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2022-11-09 来源:步旅网
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不少来自小学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主要与家庭有关1.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立性培养。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也有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3.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看到老师让孩子在学校捡树叶而自己聊天,家

长认为这样的活老师自己不参与,孩子也不用干。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是对幼儿不公平,而幼儿自己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很有趣。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4.留守儿童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父母外出打工无法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照看孩子。一方面祖辈的知识水平通常较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对策与建议

(1)培养活泼开朗,胆大好问的外向型性格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和蔼可亲,和颜悦色,时时处处尊重和关怀着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使孩子心情愉快,乐观兴奋。经常带孩子到街上去玩,到商店去玩,到朋友家去玩,边走边向她讲解所看到的事情,要明确自己时时刻刻是孩子的老师,必须一边玩,一边在无意中教给她知识,寓教于乐。鼓励和表扬孩子多提问题,积极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要温柔的向她讲道理,帮助她认识错在何处,绝不能声色惧厉地斥责,这样,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自由地发展。必要时指挥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把家里的纸片拣出去,等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爱劳动,肯动脑筋的性格。

(2)养孩子思维敏捷,敢于探索,肯动脑筋的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让孩子做事,不是直接指导孩子去做,而是让她想一想,说出自己如何去做,说对了,就表扬,说错了,就耐心地辅导,指出错在何处.注意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诱导她去想一想,

再回答。比如:是树木高些,还是楼房高些?是汽车大些,还是自行车大些?是汽车快些,还是板车快些?要经常鼓励孩子做游戏,搭积木、弹琴、画画等等,让孩子去探索,去想象,这样,培养了孩子肯动脑筋,富于创造的性格。

(3)培养孩子生活规律,讲卫生,懂礼貌,诚实虚心的性格

既要让孩子生活自由,又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比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吃饭,按时做作业,讲故事等等,逐渐形成习惯。家里的物品摆设,教育孩子哪里拿,哪里放,不要乱丢乱扔。教育孩子还要讲卫生,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等,并向孩子讲解:不讲卫生,就会生病。在生活中,有时孩子摔破了碗,或损坏了其它用具,决不能严厉批评,要让他自己承认错误,主动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要虚心,不要骄傲,拾到东西,要主动交给老师或家长。客人来了,孩子能请客人坐凳,请客人喝茶,拿出最好的水果或食品招待客人,客人走了,能主动说一声“再见”,“请再来玩”等等。经过反复的教育和培养,孩子逐渐形成了讲卫生,懂礼貌,诚实,虚心的好性格。

总而言之,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虽然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学校老师的系统教育,精心地诱导和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家庭、社会的都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