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软件危机就是指人们在开发软件和维护软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忽视软件开发前期的需求分析。开发过程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方法论的指导。文档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忽视与用户之间、开发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忽视测试的重要性。不重视维护或由于上诉原因造成维护工作的困难,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对这个产业认识不充分,缺乏经验。没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2请简述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三要素是指过程、方法和工具
软件工程的基础是过程层,它定义了一组关键过程区域的框架,使软件能过被合理和及时的开发;软件工程的方法提供了建造在在技术上需要“做什么”,它覆盖了一系列的任务,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支持等;软件工程的工具对过程和方法提供了自动的或半自动的支持。
3请对比瀑布模型、快速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 瀑布模型的优点是:过程模型简单,执行容易;缺点是无法适应变更。快速模型的优点是:软件产品的开发基本上是按线性顺序进行的(它所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增量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和组件化,优点是:将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可以分批次地提交软件产品,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以组件为单位进行开发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风险;
开发顺序灵活。它的缺点是要求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可以被模块化
螺旋模型的优点是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的软件的重用,也有助于把软件质量作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减少了过多测试(浪费资金)或测试不足(产品故障多)所带来的风险;更重的是,在螺旋模型中维护只是模型的另一个周期,在维护和开发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风险驱动但是这也可能是他的一个弱点。
4什么是软件过程?他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不同?
软件过程:是指一个为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软件产品开发时完成各项任务的一系列工作步骤,包括中间产品、资源、角色及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工具等范畴。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称范型。从这些两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一个要素而已!
5某大型企业计划开发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涉及销售、供应、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的信息管理。该企业的想法是按照部门优先级别逐个实现,边应用,边开发。对此,需要一种比较适合的过程模型。请对这个过程模型做出符合应用需要的选择,并说明选择理由。
答:可以采用增量模型。它是瀑布模型与原型进化模型的综合,它对软件过程的考虑是:在整体上按照瀑布模型的流程实施项目开发,以方便对项目的管理;但在软件的实际创建中,则把软件系统功能分
解为许多增量构件,并以构件为单位逐个创建与交付,直到全部增量构件创建完毕,并都被集成到系统之中交付用户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