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共3题,共10分)
1. (3分)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觅食、轻捷、质扑、收敛 B 乘凉、监赏、啄食、缘由 C 书塾、消释、颠倒、鼎沸 D 绅士、蜡梅、渊博、恭敬 2. (3分)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 秘密 ) B 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 把枕头垫高睡 ) C 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正派 )
D 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后,真是人声鼎沸。 ( 人声喧闹 ) 3. (4分) 填空题。
(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______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二、单项选择题(共7题,共21分)
4.(3分):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盛开期间采取措施控制游客数量 B.近年来,全省各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的“不打烊书店”,成为人们夜间休闲阅读的主要方式。 D.我市鲁峰和聂品华两位先进分子在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5.(3分): 选出修辞手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6.(3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节日前,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7.(3分): 下列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 (稀少) 觅食(寻找) B.敛进(收拢,收缩) 鉴赏(鉴定)
C.人声鼎沸(开水) 拗(用力弯曲)
D.攒成(簇聚)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8.(3分): 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④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9.(3分):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蟋蟀 云宵 桑椹 轻捷 B.荒园 和蔼 蜈蚣 签赏 C.陌生 后窍 绅士 喉咙 D.私塾 恭敬 急噪 消释 10(3分):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确凿(zuó) 蟋蟀(shuài) 秕谷(bǐ) 收敛(liǎn) B.菜畦(wā) 书塾(shú) 觅食(mì) 珊瑚(shān) C.盔甲(kuēi) 斑蝥(máo) 渊博(yuān) 缠络(chán) D.竹筛(shāi) 鼎沸(dǐng) 宿儒(sù) 锡箔(bó) 三、综合性学习(共4题,共16分)
1. (5分) 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_______和⑤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2. (2分)关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历来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百草园”的快乐自由是一脉相承的,也有人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你怎样认为呢?请你为正方或反方设计一段辩词。 正方:我方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与“百草园”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样,充满了童真和稚趣,感情基调依然是欢乐的。
反方:我方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 (_____________ )方辩词:_____________
3. (5分) 假如你与同学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壁上张贴广告,或乱涂乱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
4. (4分)学习小组开展了主题为“灿烂童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童年放歌】
(1)同学们谱写了一首童谣。请你补出童谣中空缺的内容。 灿烂的童年,躲藏在你的梦中。
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天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假如童年是一只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 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森林。 灿烂的童年,它印刻在你的记忆中。 【童年图影】
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教育问题,也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宣传语。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
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
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
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
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
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
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
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5. (2分)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分) 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 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分) 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