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特色浅析
2020-02-20
来源:步旅网
第36卷第11期 Vol-36 No.1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6年11月20日 NOV.20 2016 doi:10.3969 ̄.issn.1008—9640.2016.11.018 林清玄散文特色浅析 宋以芳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作家,其文章广博深远、自然真实、静心启智、清新隽永、含蓄有力。本 文将林清玄散文作为研究重点,对其选题、立意、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探究林氏散文的风格 特色,充分展现其创作的特殊艺术价值,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特色;艺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6)11—0038.02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将佛学和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作为创作基 石,使他的散文充满了佛思禅理及哲学内涵。林清玄 的文笔简洁醇厚,清新流畅,在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 量,使人读后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在人们繁 的工作和 浮躁的内心中犹如注入了一股清泉。他关爱生命,尊重 自然,感叹人生,作品选材丰富,立意深远,表达的情感 自然真实,不仅说生活,道人生,还探究生命之理,使其 散文独具清心启智而又丰富的艺术魅力,受到了人们的 广泛喜爱,在当代文坛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选题广博。恬淡质朴 林清玄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其内容从花草树木到 虫鱼鸟兽,从人生社会到云淡风轻,题材选取广泛而 博大。他把世俗与佛学相结合、宇宙与人生相融合、 都市与乡村相契合,造就了文章选题灵活自由的特点。 林清玄擅长宕开笔墨,用现在、过去和未来回环往复 的创作手法,把眼前简单的景,微小的事,与过去的记 忆和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深刻启迪。 林清玄在20世纪80年代人释以后,在其作品创 作过程中,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思想进行 充分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禅思散文”, 使其文章呈现出以自然之景或琐事引发大的思考的 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小故事大智慧”。所以,在分 析林清玄作品的过程中,人们只要细心品味,就能感 受到其作品选材正是基于“爱与美”“情与义” “善 的循环”等正面内容。同时,也能发现,他在作品创 作过程中,所选择的并不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而是 恬淡质朴的事,通过恬适的、清静的、普通的事例,充 分展现出其丰厚的文化功底,也实现了文化传承。林 清玄写了许多身边事和生活事。例如:他在写《与太 阳赛跑》时,讲述了他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 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在沉落,就和太阳赛 一、跑的故事;《最可怕的鬼故事》写的是他读书的时候, 住在宿舍和舍友一起讲鬼故事的经历;《以寻死的心 活着》《生命的化妆》等是具有光华的心灵感悟篇; 《横过十字街头》讲述了看到一个残疾妇人过马路得 到的启示;《桃花心木》讲述了他亲眼所见种桃花心 木的人种树苗的方法得到的启示;《黄金鼠》则表达 出作者注重人的内在需求以及价值体现,对于名利、 权位等外部事物的轻蔑心态。凡此种种篇目,不胜枚 举,使人感受到世间一事一物,一草一木都能被林清 玄信手拈来,而又挥洒自如…。 二、立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寻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正如他曾说过文章要“向内探索,向 外追寻”。他的散文创作通常起源于平常之物,在优 化文字语言的同时,意蕴也会得到系统性展现,透露 出生命的玄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怦然心动 的感受。例如,在《黄昏菩提》一文中,“从有蚂蚁窝 的菩提树荫走到阳光浪漫的黄昏,我深深地震动了, 觉得在乡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里生活 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 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作者由菩提联想 到生命及心情的智慧。立意也从一个场景而幻化到 另一个场景,使散文中有了十分玄妙的哲理体现 J。 由于受到佛教精神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往往充 满了禅意,体现出一种宗教情怀中的道德观念,展现 出佛学慈悲仁爱、普度众生的特点,散发出浓浓的平 民情怀及平等意识 J。正是由于这种立意情怀,林 清玄的散文多描绘社会底层人物,如小职员、流浪者 等。《有风格的小偷》就讲述了林清玄无心写了一篇 关于一个小偷被警察抓到以后,述说偷东西手法和风 格的评论性报道,竞使一个小偷在二十年后走向了光 明的故事。不仅如此,他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还将 收稿日期:2016—11-05 作者简介:宋以芳(1975一),女,山西晋中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38・ “忍让”精神散布其中,通过作品创作体现出感恩及 有文化、有学识母亲的关爱,母亲的言语和人释后的 知足的生活状态,就这种状态而言,是与佛家的超脱 经历共同塑造了林清玄散文的语言特色。例如,在 境界相互融合的。《天下第一》就是通过一个年轻人 《家家有明月清风》中,其对人生幸福的来源进行了 学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调和身心才是最重 描述,“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 要的,而不是事事逞强,不服输,与人争高低。这些 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无情的宝殿”,这段文字描述运用 故事都意在引导人们用积极的态度去“人世”,同时 了比喻和想象的艺术形式,使幸福的文化内涵得到了 以超脱的心态去“出世”,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 充分展现。又如,在《姑婆叶的繁华》中,他认为意境 正面引导,并使内心情感得到升华。这些充满佛趣、 并不是特别存在的内容,且生命中的繁华也没有特定 哲理、真情的立意都来自于林清玄本人对生活的感 的意义,是指人们带着心情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秘密, 知、探究、内化,最终外显在其作品中。人们在读他 其所描述的内容为“境界不是在什么特别的地方…… 的《常想一二》一文时,就能感受到他在灾难面前从 都来自化平常为神奇之这种繁华吧”,通过这种典雅 不怨天尤人,且不会进行猛烈抨击,而是坦然面对生 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战胜困难。 正是由于林清玄这种勇于挑战苦难的生活态度,使其 文章立意明确,体现出其个性化的创作特点 J。 三、情感自然真实,静心启智 林清玄从小生活在农村,又有疼爱自己的父母和 家人,他自由自在地在自己热爱的故乡度过了童年, 他的情感朴实天然,没有丝毫雕饰的成分,甚至在作 品中将自己的家乡地图形状比作红心番薯。林清玄 擅长展现眼前的事物及景物,并通过散文笔法及诗的 意境加以融合,提升了语言情境下的真实性情感。例 如,在他创作的《箩筐》中,描述到“如果大地是一张 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 点。”而《飞人芒花》《在梦的远方》表达的是自己 对母亲自然而深沉的挚爱。所以,读林清玄的散文, 只需要三言两语就可以拨动人们的心弦,实现艺术情 感的真实性体验 J。 在分析林清玄散文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散文的 核心在于呼唤人们内心的美善,享受人间的真情, 充分融合东方的审美与佛家禅学,使文章所体现的情 感更加自然真实,以静心启智。《学插花》提到人生 其实有缺憾反而比圆满更美好。《常想一二》是提醒 人们多想如意之事,少想不顺心的事 J。在情感自 然真实的状态下,逐渐形成了文章完整宏观的审美立 场,达到了开启人心智的目的。这种真实性情感的注 入艺术也正是人世视角、方式及方法的总体性转变。 林清玄以一种社会责任感从事散文创作。由于 其真实地呈现了身边的人和物,读者在阅读散文的过 程中,会产生一种茅塞顿开以及豁然开朗的感觉,从 而使其散文创作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同时彰显其“出 世”及“人世”态度,为散文情感的体现提供稳定的发 展空间。此外,他在散文创作过程中,对台湾社会转 型之后,由于人性失落所造成的精神危机进行了系统 性分析,如《孤独的放生者》《凡夫思想》《真心相待》 等文章都发人深思 J。 四、语言清新隽永。含蓄有力 林清玄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语言形式十分灵 活,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意境特点。由 于林清玄从小受到父辈热衷宗教事务的影响,以及 性的艺术描写,传达文章蕴含的心境、意境,充分展 现散文的语言特点 J。 此外,林清玄的散文语言还以清新幽默的禅语助 长。一般来说,幽默性的语言形式只有在活泼的环境 下,才可以展现语言的风趣特点,而在林清玄笔下, 语言在慢条斯理的述说中尽显风趣幽默,还带有禅语 淡雅清香的特点。例如,《煮雪》有这样一段描述“传 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 雪……这其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趣。”从中可以 充分感受到林清玄的语言就像清新的风,充满了感性 和厚度,使作品的语言含蓄有力。通过这些灵动的文 字和洞悉觉察的体悟,使作者的人生历程得到极值化 体现,使文章语言达到了温馨、善美的效果 J。 总之,林清玄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来源于其清静 的生活环境与丰富的人生经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 很容易读到作者的‘童年时代”‘在我们乡下’等词语, 甚至“把自己视为大地的孩子”。他注意观察生活, 感知万物,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并把 其用自成一体的视角和方式延续在他的作品中,扩大 了散文的文化意蕴,把博大的佛教文化进行了俗化演 绎,从而使他的散文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开创了散 文创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颖.林清玄散文艺术特色简论[J].飞天,2011,(4): 23-24. [2]李娟.试论林清玄散文特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6):66—67. [3]李艳辉.论林清玄散文的生态意蕴[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15. [4]许珂玮.林清玄散文中的“禅意”特质赏析——从林清玄与 他的“禅”谈起[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8):146—148. [5]贺晓玲.林清玄散文浅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10):59—61. [6]牛庆燕.重建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2):77—81. [7]陈鸿雁.林清玄自然写作中生态审美蕴涵探析[J].兰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47. (责任编辑:梁士奇J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