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分界线(含图)
一.世界各地分界线
1.各洲的界线:
(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2.世界大洋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约克角连线。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146°52'E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3.我国人口密度大小的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4.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我国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6.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7.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I
自然地理图示
8.我国水文界线: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9.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10.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 1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2.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0°C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10°C积温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二.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及位置图(附地理图) a南疆与北疆(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b湖北省与重庆市:巫山。 c福建省与江西省:武夷山。 d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
e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脉. f甘肃省与青海省:祁连山脉 g四川省与陕西省:大巴山脉。
II
自然地理图示
III
自然地理图示
2.中国的人口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IV
自然地理图示
3.地势阶梯界线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V
自然地理图示
4地形区分界线
a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大兴安岭
b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太行山脉 c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d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e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 f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g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秦岭 h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 i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大巴山脉 j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古长城
VI
自然地理图示
k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淮河
(图1)地形分界线图
(图2)古长城
VII
自然地理图示
(图3)淮河
5.中国气候分界线
A.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图1) 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图2)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图3)
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图4)
VIII
自然地理图示
E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图5)
(图1)
IX
自然地理图示
(图2)
(图3)
X
自然地理图示
(图4)
(图5)
XI
自然地理图示
6 太阳能分界线:大兴安岭-北京西-兰州-昆明-折向西北到西藏南部。
7 我国五个温度带分界线
积温 (≥10°C) <1600 16003400 34004500 45008000 >8000 ~~~生期 (月) 3 4~7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为主 一年两熟为主 一年两~三熟 长作物熟制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寒温带 中温带 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最北部 长城以北,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南部 暖温带 5~8 亚热带 8~12 热带 全年 XII
自然地理图示
青藏高寒区 青、藏、川西 <2000 0~7 一年一熟
8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XIII
自然地理图示
9中国的河流分界线
A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B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C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位于横断山脉) D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10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长城(图1)
XIV
自然地理图示
B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横断山脉(图2)
C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图3)
(图1)
(图2)
XV
自然地理图示
(图3)
11中国的自然区分界线
A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XVI
自然地理图示
B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C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XVII
自然地理图示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XVIII
自然地理图示
12 中国农业活动分界线
A草场、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 B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XIX
自然地理图示
13中国的综合地理分界线
A秦岭一淮河一线:
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a气候: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⑥≥10℃积温4500℃等值线经过地方 b 地形:①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②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河流:①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水位高低的分界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c土壤:棕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 植被及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界线 d农业:①农业水田与旱地 ②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 ③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XX
自然地理图示
B大兴安岭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三 重要地形图原图
1.世界地形图
XXI
自然地理图示
2世界国家图
3中国地形图
XXII
自然地理图示
4中国山脉分布图
XXIII
自然地理图示
四 部分国家地形图
1 美国
2 日本
XXIV
自然地理图示
3 巴西
4 澳大利亚
XXV
自然地理图示
五 各大洲地形图
1 亚洲
2 非洲
XXVI
自然地理图示
3 北美洲
XXVII
自然地理图示
4 南美洲
XXVIII
自然地理图示
五 世界气候带
六 中国铁路线图
XXIX
自然地理图示
XX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