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船型研发的成果,对乌江库区尾水段浅水急流航道工程船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主要对船舶的主尺度、型线、总体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实船运行测试,相比于母型船相同功率下,工效提高达35%以上。 关键词:乌江;山区浅水急流航道;工程船;设计与应用
一、概述
工程船舶在我省山区急流航道整治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船舶的适用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国内各水系的各种类型工程船舶多种多样,从70年代开始至今,相继诞生了多种类型的工程船。随着各水系航道条件的极大改善,原有工程船舶已不能适应年代的需要,存在着单位功率负载指标偏低,高能耗,研究适应“乌江”库区尾水段山区急流航道的工程船舶具有重要意义。从2009年开始,建设单位与船舶设计人员多次对“乌江”库区尾水段航道条件进行考查,积极向省内外有关专家科技部门咨询,结合我省整治“两江一河”和“赤水河”工程船舶的特点,以节约船舶能耗,降低燃油,提高船舶技术经济指标,经济实用性,以人为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施工设备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为开发设计方案。现就对我省研制的针对山区急流航道施工船舶作一介绍。 二、建设方案 1、航道条件
乌江流域是长江主要支流,随国家水电能源开发,已成为多级库区,水运条件得到改善,梯级库区距离长,坝体段与坝尾段水位变化相差较大,低水位时坝尾段航行条件属典型山区急流航道,地质地貌的变迁变成了滩大、急、险、浅、窄、淤石增多,天然的原始航道。 2、船型研制的可行性
通过对整治“赤水河”,“两江一河”施工船舶的详细论证,总结收集实船作业经验,鉴于三水系航道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在枯水期(未开闸),水流缓慢,便于施工,航槽水深受限制,船舶吃水受限制,自身不能到达施工地段。洪水期(开闸时)施工,水位太高滩大、急、流、险、船舶在滩上定位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加之河水浑浊,整治效果极差,投资大,工效低,根本不能解决施工的需要。为此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以下方案。 比选方案对比表
3、母型船特点 3.1 抓石船
主要特点是:配套挖掘机功率小,效率低,船舶主尺度偏小,吃水偏大,上滩能力差,航速低,船舶调迁困难。 3.2 运石船
主要特点是:“两江一河”航运建设工程运石船卸石方式采用液压翻斗顶推卸货;“赤水河”水运工程运石船采用液压侧开式卸货。两种船型装载吨位量少,货物重心高,卸物时两两液压缸同步运行存在不确定性,船舶稳性存在安全隐患,单位成本运输费率高。 4、设计方案
4.1船舶主尺度优选
(1) 船长:为了保证主机功率的最大发挥,承受最大载货量以及急流航道上滩能力需要,结合航道条件,阻力性能,经济性等综合考虑首选拟定船长。
(2)型宽:山区河流船舶由于受吃水的限制,为了保证船舶稳性和一定的载货量,增加船舶的适航性,机舱布置合理性,船员生活舒适性,造价低廉为原则,优选取拟定型宽。 (3)型深和吃水:由于受山区航道自然因素限制,船舶型深和吃水基本上是个定值。 4.2 优化船舶性能
(1)船舶的快速性:为了选取阻力性能比较优秀的主尺度,根据急流航段的特点:滩多、长、狭窄、浅、流速快。从母型船统计资料中显示,随着船长的增加,特别是对船舶的上滩能力是有利的,但船长增加一定值后,对阻力的影响就不太明显了。船长不变,船宽增加受航道条件限制,在C、J2级航道船宽的阻力基本是个定值,所以根据阻力计算选取现在的主尺度。此尺度比在内河船常用范围内。
(2)船舶的操作性:由于“乌江”库区尾水段是典型的山区急流河段,船舶操纵性要求高,靠离码头,航道曲率半径对船长都有限制,所以船长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航道是否允许。本水系基本上都是采用平板舵,回转直径在1.2~1.5L范围内。Dmax小于最小航道曲率半径,因此优选拟定船长是最佳的。 4.3船型系数的优选
(1)方形系数Cb:山区河流船舶由于受吃水限制,方形系数往往取得较大,方形系数的增大,会使阻力增加,所以我们严格控制船舶自重致使方形系数与阻力成正比或略小。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和实船统计情况,实取经济方形系数为Cb=0.73—0.76
(2)棱形系数Cp:根据定义棱形系数CP对阻力影响较大,取较小的CP对减小阻力是很有利的,特别是运石船尾机型船舶,过小棱形系数给机舱布置和轴系布置造成困难,艏部也要有一定甲板面积,所以艏尾型线都得有一定的宽度,因此CP值不能太小,据母型船统计资料取CP=0.87~0.89
(3) 舯剖面系数Cm:方形系数和棱形系数选定后,舯剖面系数就为定值Cm=Cb/CP=0.84~0.88
(4)水线面系数CW:山区河流船舶由于B/T较大,稳性要求较高,所以水线面系数CW往往取得较大,水线面系数CW越大,对阻力是不利的,但对山区河流适航性较实用,针对这一矛盾,通过改变船舶的型线设计,吃水与水线面系数CW成正比例(选用折角型线),满载吃水时,水线面系数CW选取达到最大CW=0.97 4.4 优化组合的船舶型线
船型的优劣是提高船舶快速性、施工作业的舒适性、安全可靠性重要因素之一,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船型的选择,结合“赤水河”、“两江一河”水运建设工程工程船舶的使用情况,“赤水河”、“两江一河”水运建设工程船舶采用首部平头浪型,舯部采用园舭型线,尾部遂洞线型,遂洞线短且比较丰满,来流不畅,对螺旋桨供水较差,尾浪较大,导致兴波阻力和形状阻力的增加,机桨不配,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上滩能力较差,运输周期长,大功率低吨位,单位成本量大,经济效益低。
本次拟定船舶,结合省内外优秀船舶进行了优选,首部采用平头压浪型;舯部采用折角带园舭型线,舭部弧度达250~290mm;尾部开式遂洞型线,遂洞线长,遂洞两边瘦削,使水流比较顺畅,尾浪小,螺旋桨供水较好。所以兴波阻力和形状阻力较小,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较高,上滩能力较好,船的快速性有较大的提高,运输周转周期短路,单位成本降低。
型线特征
4.5 船舶推进的比选
为了使螺旋桨设计较理想,选用楚思德B4型螺旋桨,配齿轮箱;同功率、同额定转速动力系统,作了2:1和3:1减速比进行实船比较,3:1速比螺旋桨收到马力比2:1速比要适当增大,特别是上滩能力有明显增大。 4.6优化船舶总体布置方案
为了使船员舱室布置比较合理,船舶比较美观,装载方便,操作灵活等特点,进行如下设计:
(1)运石船:本船采用了内河常用的尾机型,机舱设置在船尾部,内设动力设备,发电机机组等, 双机双舵,液压舵机,主机齿轮箱驾机合一控制。驾驶窒位于机舱之上,尾部主
甲板上设船员室和生活区。总体布置时考虑了船舶的浮态调整,特别是空载时船舶产生尾倾,为了保证空载时船舶的浮态,在船首设置油舱、绞滩舱、压载舱,保证浮态正常。
(2)抓石船:本船采用中机型,机舱设置在船舯部,内设动力设备,发电机机组等, 驾驶窒位于艏甲板会议室之上,双机双舵,液压舵机,主机齿轮箱驾机合一控制。机舱围壁之上设船员室,尾部主甲板上设挖掘机工作舱。总体布置时考虑了船舶的浮态调整,特别是挖掘机工作时舱内移动船舶浮态变化,为了保证工作时、航行时船舶的浮态,在船首设置油舱、绞滩舱、压载舱,保证浮态正常。 4.7 优化结构设计
本船采用钢质,单底横骨架式电焊结构,根据急流航道的要求,首尾设防撞舱。为了使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又必需满足船舶建造规范前提下,有效地控制船舶重量,提高航速达到节能的目的,在结构上作了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在总体布置上就考虑了结构的处理,结构按现执行《规范》《法规》进行设计,货舱、挖机舱是大开口,对舱区域进行了加强处理,强力甲板、舱口围板、舷侧列板加厚;增加支柱或插板,增设舷侧纵桁以此来满足长大舱口船舶结构强度;上层建筑围壁采用钢质结构。 4.8 设备的优选
由于“乌江”库区尾水段属于典型山区急流航段,虽然航道受库区水位影响,航道条件有所改变,但还是滩多、急,选定主机功率考虑船舶上滩能力,确保主机功率的最大发挥,以及承受最大负载,达到增收节能的原则进行选取主机功率。通过对现阶段优选母型船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拟定方案的主机匹配是能满足要求的,工程机械挖掘机由原220型改型为320型效率大大提高。 4.9 船舶干舷与稳性
干舷与稳性按现行执行《法规》及《修改通报》进行计算校核,满足急流航段航行、施工工况要求。 4.10 其它
船舶舵系、轴系、管系均按《规范》及《修改通报》进行设计;船舶舾装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防污染设备、船舶电气、信号、通讯设备等按现执行《规范》及《修改通报》配备,并配备机械绞盘机一套,供起锚和绞滩用及相关施工工程机械;船舶配50Kw发电机组一套,供工程机械、应急泵、消防泵、探照灯使用;信号设备按内河船舶碰撞规则配备;通讯设备配无线电电台一台,扩音器一套;配有效响应器一套,满足规范要求。 5.结语
拟选船型方案是在广泛收集了现有优秀船舶基础上进行了调研,在保证船舶主机功率的最大发挥,承受最大负载以及急流航道上滩能力需要,结合营运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拟选方案的主要特点是: 5.1船型简单
平头压浪型折角型线,尾部为开式遂洞式型线,方形系数大、载货多、吃水浅、适合山区河流特点。 5.2航速快
由于该船为山区河流浅水急流船舶,吃水浅,操纵灵活,过滩能力强、能耗低,是负载较高的经济性船舶。 5.3适用性强
船舶具有良好的浮态及吃水的调整,运石船保证吃水在1.2m以下、抓石船吃水在0.9m以下全年可航行,同时保证了船舶经济指标。同时运石船采用主甲板凹陷底开门液压缸推动卸货方式,同时载重量增加,运输成本费率提高,安全可靠。
作者简介:韦清平,(1966.12-),男,汉族,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船舶工程技术 船舶设计与制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