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无害化处理

来源:步旅网


无害化处理制度

根据国家法规,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和种猪场的生物安全要求,特制度一下制度;

1、由饲养人员每天巡查,及时将病、死猪捡出,放到指定地点。

2、病死猪由专职兽医人员解剖并记录,对病死猪进行病因分析,必要时采样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

3、病死猪集中收集消毒,采取焚烧的方法处理。

4、严禁病死猪流出猪场。

5、病死猪处理完后对环境进行集中消毒。

配种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

1、全面掌握全县从事家禽配种业务的技术人员情况,建立健全配种人员档案管理。

2、组织配种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基础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人工受精操作规程及相关知识,并经省考试合格颁发《人工授精技术员资格证书》,实行配种员认证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

3从业人员道德规范,以此来管理和规范配种员队伍。

4、加强执法检查,依法规范配种员队伍。严格按照《畜牧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

无证经营和不按相关规定及要求从业者,依法取消从业资格。

5、严禁患有人畜共患病的配种员从事配种工作。

6、严格按照农业部和河北省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要求执行,不得加价出售精液,按规定收取配种服务费,违反规定,将取消其配种员资格。

7、认真做好与配母猪输精记录。

8、公布生猪人工受精服务承诺和24小时服务电话,做到随时送配。

兽药使用管理制度

1、养殖场应配备专业兽医技术人员。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46-2001兽药使用要求进行,遵循兽药使用原则。

3、购置兽药必须来自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件号的生产企业后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最好是通过GMP认证的企业,所有兽药的标签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购进药品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4、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大力推广中草药。

5、兽药试用前,必须经兽医进行诊断,并出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6、用药必须登记,内容包括生猪编号、发病时间、症状、治疗经过、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有效成分等。

7、场区内设有专门的兽药室,各种药品要分类摆放整齐,尤其是激素类药品、驱虫药和毒性较大的药品,要特别注意。

8、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过期、失效的药品,在药品达到失效期前,兽药管理人员及时向场(区)内负责人做出汇报,请示作废处理。

9、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工程生产的兽药。

饲料使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48-2001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

2、必须从合法渠道购进合格的饲料产品。各类饲料及原料应具有《饲料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并索要其《饲料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每批饲料的化验合格证(饲料原料除外)。

3、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守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的用法、用量使用。

4、购进的每一批成品料,应做好详细记录,数量、品牌、来源、品质、使用时间等。

5、饲料、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原料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和异臭异味。

6、使用配合饲料,棉饼占配合总量的比例不超过12%,以防止引起种猪棉酚中毒,造成死亡等不良后果。

7、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选择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所规定的品种》。

8、禁止在饲料级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外的兽药品种,特别是影响家畜生殖的激素类药,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物质、催眠镇静类药和肾上腺素药等。

9、自配或购进单位混合饲料,应留样保存一年,并记录好各种数据,以便日后查询数据。

卫生防疫制度

1、猪场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地疾病流行情况,有选择进行疾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制定免疫程序和采用合理的免疫方法。

2、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

3、驱虫程序应根据生猪年龄,生长阶段,用途和疾病等清苦进行制定。

4、不在疫区引猪及其产品;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5、养猪场场区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行政区相隔的原则。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

采取单一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达到防止交叉污染和弊病传播的基本要求。

6、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上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设在生产区的下、侧风向处。

7、建有消毒室、隔离舍、病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距离猪舍的下风。

8、卫生消毒制度;

消毒设施;猪场大门入口处设置了水泥机构消毒池,池内经常放有消毒液,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室和淋浴室。猪舍入口设有消毒池,并备有消毒盆供进入人员消毒。定期对猪场及相关设施如车辆等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生猪体表消毒、饮用水消毒。

消毒剂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低毒、高效、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主要有火碱、过氧乙酸、消毒百分百等。

进猪前对猪舍进行甲醛熏蒸消毒。

在猪场入口处,对进场人员用紫外线照射消费。

场周围及池内、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进出车辆和人员严格消毒。

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录像行走。

每批猪调出后,都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器消毒和熏蒸消毒。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商品猪上市前,经兽医卫生检疫部门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