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树人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2015.11.1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2015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扬州 ―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庆献上一份厚礼。作为一名扬州人下列举措不符合上述宗旨的是
A.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 B.节约用纸 C.乱扔垃圾 D.随手关灯 2.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水果榨汁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A12O3 B.HgO C.HNO3 D.H2O 4.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扬州正在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GaAs)是光源材料,Ga为+3价,则As的化合价为
A.﹣3 B.﹣5 C.+3 D.+5 6.―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7.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事 实 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 水蒸发为水蒸气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解 释 分子不断地运动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8.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石灰石上滴上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将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9.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10.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1.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大量的水扑灭
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溶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 12.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可以粗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图2探究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3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3.盛装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14.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先是俯视液面读数为60ml,加入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65ml,则该生实际加入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5ml B.大于5ml C.小于5ml D.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每题2分,共10分)
16.下列图示的各物质(或元素)相对含量错误的是
17.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第一句台词:
有的人缺钙,有的人缺铁,但我特缺面子!下列有关钙元素和铁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缺钙会得侏儒症B.缺铁易得贫血症 C.人体补充过量的钙易得白内障等疾病
D.钙元素和铁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1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能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19.下列关于气密性检查的装置及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20.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CO、CO2的混合物 C.该气体最多可能的组合有2种
D.该气体若由3种物质组成,则3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35:11:8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21.(10分)(1)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1个氨气分子 ▲_ ; ②两个铜原子 ▲_ ;
③3个亚铁离子 ▲_ ; ④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_ ; ⑤海洋中含量最高的阴离子 ▲_。 (2)填写专业术语名或物质名称 ....
①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中作为▲ ; ②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其中▲ 性; ③实验室中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 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⑤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来检验。 22.(10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有利于理解和认识化学问题。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②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 ③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
(2)下图为A、B、C、D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A、B、C、D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填序号);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填序号);
③A微粒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
④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H2O和NH3
(3)分别盛有下列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 (填字母)
(4)右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文字说明。
每盒该纯牛奶中含钙至少▲g,若儿童每天至少需要0.6g的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每人每天要喝▲盒这种牛奶。
23.(9分) 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将操作中试管位置正确的序号填在对应操作后 ①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 ____▲____; ②向试管中倾倒液体____▲____;
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___▲_____;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____▲____; ⑤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_____▲___。
(2)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组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镊子 ②细口瓶 ③广口瓶 ④胶头滴管 ⑤试管 ⑥10mL量筒、 取用块状的固体用▲; 量取8.7mL的稀盐酸▲;
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白磷应该存放在盛有冷水的 ▲ 。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24.(9分) 生活处处皆化学,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化学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1)生活中的化学。自来水生产流程简化图如下:
纯牛奶 配料:鲜牛奶 保质朗:6个月(4℃) 净含量:250mL/盒 钙含量:(每100mL) 钙≥0.11g
①流程中试剂A常用▲ (填一物质名称),试剂C的化学名称叫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
②流程中的过滤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居民在饮用之前要将其煮沸,煮沸的目的为▲和杀菌消毒。 (2)医学中的化学。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无色针状晶体,味苦,在水中几乎不溶。
①根据上述信息我们知道青蒿素的物理性质有 ▲ (写一点)。 ②青蒿素由▲元素组成。
③141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_g。
④100g含酒精为46%的酒精(C2H6O)水溶液与 ▲ g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25.(6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 (选填序号)。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填编号)
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可多选); A.氯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加热前就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好
序号 A B 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二氧化硅 能否生成氧气 能 不能
(3)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右表所示系列实验: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C D E 加热氧化钠 加热水 电解水 不能 不能 能 26.(15分)2015年12月将在巴黎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国会议。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利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填标号)。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4)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__▲_;
②转化关系图中由H2CO3→CO2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③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和炭黑,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发生装置A的优点是 ▲ 。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是▲。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 质是▲;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
(6)某同学欲测定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 ,其设计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 连接仪器,▲;
② 将实验所用药品装入各仪器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在实验过程中,若烧瓶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水准管▲(填―上提‖或―下移‖)。 ④ 等恢复至室温,并▲后,再次记录量气管刻度;
【交流讨论】利用甲装置,即使操作无失误,由于加入的酸要占一定体积,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某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乙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 mL,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气体的读数为
V2 mL,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mL。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CBCBA DBCAA CBABB A BC C BC BD 21、(1)NH3 2Cu 3Fe2+H2S Cl- (2)催化剂 吸附 蒸馏 水 肥皂水
22、(1)152.0 63 Eu2O3 (2) C BC B B (3)AD (4)0.275 2 23、(1)B C E D A(2)① ④⑥(或⑥) ⑤ ③
24、(1)①明矾 ClO2 ②漏斗 引流 降低硬度(2)无色晶体等 C H O(碳氢氧) 40 225.6
25.(1)A(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d BD
二氧化锰 (3)高锰酸钾适合制氧气 反应条件 加热26.(1)ABC (2) AB (3)A (4)CO 分解 二氧化碳+镁
点燃 -2
氧化镁+碳
(5)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下层 不可燃等(答对一个给分) H2CO3(碳酸)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6)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下移 调整水准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V2-V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