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本义是悲哀、伤心。用作动词:
(1)爱护,体贴。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珍惜,爱惜。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3)喜爱。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吝啬,舍不得。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
A.沛公安在?(《鸿门宴》)
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
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
B.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C.如被冰雪。(《促织》)
(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
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B.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
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意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如:
A.本末倒置。(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C.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根源。)
(2)用作量词,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作量词的“本”,或可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册”“份”等。如:
A.别具本章。(《狱中杂记》,本、份。)
B.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册。)
附虚词用法:
副词,意为“原本”“本来”。如:
A.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原本。“本说”指“原来的说法”)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本义是边疆、边陲、边远的地方,名词。如:
A.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鄙”在此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为边境”,“以鄙远”意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的边境”。)
(1)用作形容词,意为“庸俗”“浅陋”“地位低下”。如: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
(2)用作动词,意为“看不起”“轻视”。如“鄙视”,“鄙薄”。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是双手拿着武器。用作名词:
(1)兵器,武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2)士兵,军队。如:
A.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士兵。)
B.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军队。)
(3)战争,军事。如:
A.兵旱相乘„„(《论积储疏》,战争。)B.纸上谈兵。(成语,军事。)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 本义是重病。
(1)用作名词。意为“疾病”“病残”。如:
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
(2)用作动词:
①怕,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②疲劳,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③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成为病态”。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仔细看、观察。
(1)用作动词
①仔细看、观察。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②考察、调查。如: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语“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察今》)
④推荐、选拔。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2)双音词“察察”,原意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为洁白,形容词。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察颜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与“暮(夕)”相对。
(1)读zhāo,名词,意为“早晨”。如成语“朝三暮四”“朝气蓬勃”,又如:
A.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B.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读cháo,主要有两个用法:
①动词。意为“朝见”“朝拜”(专指臣见君),“拜见”“拜访”(泛指下对上或平级之间)。如:
A.弱国入朝。(《过秦论》,朝见。)
B.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在这里活用为使动词,“使(让)„„朝见(朝拜)”之意。)
C.临邛县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见,拜访。)
②名词。意为“朝廷”,“朝代”。如: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ãng)。本义是增加,为“增”的假借字。
(1)读zēng,名词。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如曾祖、曾孙。
(2)通“层”,意为“重叠”。如: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杜甫《望岳》)
附虚词用法:
副词,起加强或延缓语气作用。有两种情况:
(1)表过去发生过,可译为“曾经”。如:
A.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表出乎意料,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竟(然)”“还”等。如:
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
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登高。如:乘鄂渚而反顾兮„„(《涉江》)
(1)用作动词
①乘坐(船、车),驾(车)。如:
A.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
B.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赤壁之战》)
②趁着,凭借。如成语“乘虚而入”。
(2)用作名词,读shâng,指兵车。如: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3)用作量词,读shâng,辆。如: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万乘”原指“一万辆(兵车)”,后在文言中常用来比喻天子的地位和权势。)
(4)用作数词,意为“四”(古代一辆兵车配备四匹马,因以引申为“四”。)如:以乘韦(四张牛皮)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乘韦,四张牛皮。)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十三、【诚】
★“诚”本义指说话诚实、不虚伪。词义扩大,引申为“诚实”“真诚”,形容词。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附虚词用法:
副词。有两种情况:
(1)表确凿语气,可译为“确实”“的确”“实在”等。如: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果真”“如果确实”等。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必矣。(《赤壁之战》)■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十四、【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用作动词:
(1)拜官,授职,任命。如:除臣洗(xián)马。(《陈情表》)
(2)消除,除掉。如: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3)整治,整理。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辞】
★“辞”本义是诉讼的供词、口供。
(1)用作名词
①言词、词句、语言。如:其辞微„„(《屈原列传》)
②托辞、借口。如: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③命令。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④古代一种诗体,与“赋”同类。如:楚辞,《归去来兮辞》。
(2)用作动词
①推托,推辞,不接受。如“不辞辛劳”。又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告别、告辞、辞别、离开,如: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辞。)
B.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离开。)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十六、【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
(1)动词
①跟随,跟着,跟从。如: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B.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C.乘牛车,从吏卒。(《赤壁之战》,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跟从”“(后面)跟着”。)
②顺从、听从。如: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傍着、挨着。如: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④参加、参与。如“从政”。
(2)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如:
A.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作名词,合纵的盟约。)
B.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作动词,结盟。)
附虚词用法:
用作介词。表方向、地点、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译为“由”“自从”“在”等。如: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十七、【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本义是危险,形容词。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附虚词用法:
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推测或不肯定,可译为“大概”“也许”“恐怕”等。如: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记》)
B.殆与余同。(《石钟山记》)
②表接近,相差很少,可译为“将近”“几乎”“差不多”等。如: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B.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指难录〉后序》)■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十八、【当】
★当”本义是(两者)相抵。
(1)读dàng,动词。
①抵、相抵。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
②当作,算是。如成语“安步当车”。
(2)读dāng,动词。
①抵挡、抵御、阻挡。如: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占着、立着。如: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立着。)
③应当、应该。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掌管,主持。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征。(《勾践灭吴》)——家中嫡长子死了,免除他家中的征税三年。
(3)读dàng,形容词,意为“恰当”“适合”。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附虚词用法:
读dāng,用作虚词,有两种情况:
(1)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可译为“在”“对”“向着”等,如: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望》)
B.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鸿门宴》,译为“在”。)
(2)副词,表肯定或推断,可译为“就”“必定”“大概”等,如: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就。)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必定。)
C.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石钟山记》,大概。)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
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 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十九、【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1)用作名词
①道理、真理、规律。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道理。)
②主张、学说、思想、道德、道义。如: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思想、道德。)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王道、正确的政治措施。)
③方法(策略)。如: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
(2)用作动词
①赶路。如: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赤壁之战》)
②取道、经过。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③说、讲、谈论。如:
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骄?赤壁怀古》)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无道:没有谈论过。)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1)动词
①找到,抓到。如:逐而得之。(《促织》)
②能够,可以,应该。如:
A.予自度不得脱。(《〈指南录〉后序》,能够。)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应该。)
(2)名词。意为“收获”。如: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3)形容词
①对、正确、适合,如成语“相得益彰”,又如:此言得之。(《六国论》)
②得意。如成语“洋洋自得”。
附虚词用法:语气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无义。如: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3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1)
二一、【度】
★“度”本义是量长短的标准。
(1)读dù。
①用作名词,意为“限度”,如成语“荒淫无度”“挥霍无度”。
②用作动词,意为“考虑”和“度过”“越过”。如:
A.置之度外(成语,意为“考虑”。)
B.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
③用作量词,表次数。
(2)读dúo,动词。
①量长短。如: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度”与“絜”互训。)
②推测,估计。如: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二二、【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1)动词
①不是,没,没有。如:非仲尼、墨翟之贤。(《过秦论》)
②非难,反对,指责。如成语“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2)形容词,意为“错误”“不对”。如成语“是非分明”。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二三、【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1)动词
①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②恢复。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2)形容词,意为“繁复”“重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通“覆”,动词。
①遮盖,掩蔽。如: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②翻过来。如:樊哙复其盾于地。(《鸿门宴》)
附虚词用法:
副词,表动作行为的重复或持续,可译为“又”“再”“更”“还”“重新”等。如:能复饮乎?(《鸿门宴》)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二四、【负】
★“负” 本义是依仗、靠着,动词。如成语“负隅顽抗”。又如: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多个动词引申义:
(1)承担。如成语“忍辱负重”。又如:宁许以负其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背(着)。如成语“负荆请罪”。又如: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赤壁之战》)
(3)背弃,违背。如成语“忘恩负义”。如: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4)与“胜”相对,意为“失败”,此义与现代汉语同。如;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过秦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二五、【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用作动词:
①遮盖,掩盖。如成语“欲盖弥彰”。
②胜过,超过。如:英才盖世。(《过秦论》)
附虚词用法:
(1)副词。用在句首,表下边的话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盖其又深,则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2)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的意思。可译为“(大概是)因为”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二六、【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1)名词
①原因,缘故。如:何故而至此?(《屈原列传》,“何故”即“什么原因”)
②朋友,交情。如成语“非亲非故”,又如:
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B.故人具鸡黍。(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即“朋友”。)
(2)形容词。与“新”相对,意为“旧”。如:
A.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六国论》,“故事”即“旧例”。)
B.故国神游„„(《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即“旧地”。)
C.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旧的知识”。)
附虚词用法:
(1)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有时用复音词“是故”“以故”来表达。如:
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2)副词。有三种情况,一是表原先就是那样,可译为“本来”“原来”“从前”。二是表情况和原先一样,可译为“仍旧”“仍然”。三是表有意这样去做,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故意”“特意”“特地”等意思。如:
A.此物故非西产。(《促织》,本来,原来。)
B.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仍旧。)
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仍旧。)
D.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二七、【顾】本义是环视。用作动词:
(1)回头看。如成语“瞻前顾后”。又如: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回来,与“返”同义。如:顾反,谏怀王。(《屈原列传》)
(3)看,望见。如:顾野有麦场。(《狼》)
(4)探望,拜访。如成语“三顾茅庐”
(5)照顾,顾念,顾虑,关心。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附虚词用法:
(1)副词。有两种情况:一表违反常情或出乎意料或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不过”“反而”“难道”等;二表范围,可译为“只”“仅仅”“只不过”等。如: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难道。)
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只是,只不过。)
(2)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但是”等。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八、【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1)用作形容词,意为“固执”“顽固”。如: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2)用作动词,意为“坚持”“坚守”,如成语“固执己见”。又如: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
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附虚词用法:
用作副词,有几种情况:
(1)表本来如此或理应如此,可译为“本来”“原来”“一向”“确实”等。如: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
B.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2)表态度坚决,可译为“一定”“坚决”等。如: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追根寻底,可译为“究竟”等。如: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4)用作连词。同“故”,表结果,可译为“所以”“因此”等。如: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1)回家(国),回到,回来。如:
A.相如既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返回,退回,送回。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归附,归属。如:
A.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4)聚集,汇集。如:众士仰慕,若水之归东海。(《赤壁之战》)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三十、【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用作名词:
(1)国都,京城。如:
A.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B.国破山河在„„(《望岳》)
(2)泛指“地方”“地域”。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硕鼠》)■安邦定国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三一【过】本义是走过。
①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超过。如成语“过犹不及”
③拜访,探望。如: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④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用作名词。意为“过错”“过失”。如: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
三二【何】本义是肩挑、肩扛。
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之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
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国破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代词。表询问或反问,有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等。如:
A.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B.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作“操”的宾语,这里前置。)
③作定语,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哪”。如: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若何”“奈何”的用法:
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若何(何若、若„„何)”和“奈何(何奈、奈之何)”用法相同,表询问怎么处置,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等。如:
A.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
B.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三【恨】本义是怨恨。
(1)动词,意为“怨恨”。如:如: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2)名词,意为“悔恨的事”。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三四【胡】
本义是牛下巴颏垂吊着的肉,也指兽类下巴颏垂下的肉。被假借为其它用法和意义:
(1)名词,泛称我国古代西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即“匈奴”。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2)形容词,意为“任意乱来”。如成语“胡言乱语”。
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疑问副词。表询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2)用作疑问代词。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胡以”即“以胡”,意为“凭什么”。)
三五【患】本义是担忧、忧虑。
(1)动词。意为“担忧”“忧虑”。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名词。意为“忧患”“灾祸”。如成语“防患于未然”,又如:
A.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B.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危害”。)
三六【或】为古“域”字,借为“惑”,动词,意为“迷惑”“迷失”。如: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军队没有向导,迷失方向,走错道路,落在大将军的后面。
主要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如:
A.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C.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三七【疾】本义是一般的病。
(1)动词,意为“痛恨”“痛心”。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2)通“嫉”,意为“嫉妒”“妒忌”。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吴兵法》)
(2)用作形容词
①快。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②猛烈。如成语“疾言厉色”“疾风知劲草”
③大,强大。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三八 【及】
本义是追赶(上)。用作动词:
(1)追赶。如:及诸河„„(《殽之战》)
(2)比得上。如:
A.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吴兵法》,“不及”即“比不上”。)
(3)到,到达。如:及城里,亦然。(《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介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可译为“等到”“到了”“到„„时候”“在„„时候”等。如:
A.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在„„时候。)
②表介绍出参与这一动作行为的次要对象。可译为“跟”“同”等。如: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用作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译为“和”“并且”等。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九【即】 本义是节制饮食。用作动词:
(1)接近,靠近,走近。如成语“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2)就位。如:吾初即位。(《史记?楚世家》)
附虚词用法:
(1)用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①表时间紧,可译为“马上”“立刻”等。如: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②表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样,可译为“就”等。如: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
③用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判断语气作用,可译为“就是”“便是”等。如: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相连或事理相因,可译为“就”“又”“却”等。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却。)
②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即使”等。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3)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条件,可译为“在”“就”“就在”等。如:项伯许诺,即夜复去。(《鸿门宴》)
四十【既】
本义是吃完少量的食物,引申为“尽”“完”,形容词。主要被假借为虚词。附虚词用法:
附虚词用法:
(1)用作介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时间,可译为“等到”“到了”“到„„时候”“在„„时候”等。如:
A.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促织》)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在„„时候。)
②表介绍出参巧记120个文言实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