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我国化学工业也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工业利润的1/4来源于化学工业,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一、概况
1、化工行业高速发展
在经历了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后,2009年随着各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渐显成效,世界经济逐渐企稳复苏。中国经济更是率先起步,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实现“V”反转,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2009年我国石化工业也迅速回暖,开工率回升,产量产值稳步增长,企业亏损额减少。据统计,2009年1-11月,我国化学工业累计产值35315.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累计产值32872.3亿元,同比增长7.4%。截止至2009年11月,我国化学工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588亿元,同比增长6.5%;资产总计为32486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润总额为1718亿元,同比增长13.5%。企业数为31966家,亏损企业数为4984家,同比增长11.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40.47亿元,同比下降16%。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491.1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速同比加快4.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1763万吨,增长6.8%。纯碱产量1837万吨,增长7.2%。化肥产量6051万吨,增长14.3%;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分别增长12.8%、18.4%和18.5%。农药产量204万吨,增长12%。橡胶轮胎外胎产量59734万条,增长15.6%。电石产量1374万吨,增长4.7%。 其中,合成树脂的市场不断扩大,对合成树脂的需求高速增长,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工业总产值在GDP 所占比重逐步上升,2004 年约占0.91%,到2007 年上升到1.11%。
2009 年1-11月,我国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2363.81亿元,同比增长8.9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77 个百分点。11 月末,我国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947.96 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22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56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0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24.1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499 万人。 企业数从业人员年均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时间 资产总计(亿元) (个) 数(万人) (亿元) 1581 2009-11 24.58 3450.13 3066.37 2009-08 1567 24.15 2363.81 2947.96 2009-05 1549 23.34 1327.74 2747.45 2009-02 1497 22.267 410.2107 2395.97 2008-11 1419 22.6306 2937.576 2407.33 2008-08 1397 22.6001 2168.757 2340.60 2008-05 1375 22.062 1276.694 2250.16 2008-02 1352 21.3128 430.6068 2072.91 表一:2008-2009年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产业规模情况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合成树脂的需求进一步增多,合成树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 2、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我国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猛,正逐步改变世界化学工业目前的格局。北美(主要是美国)约占1/4,西欧(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占1/4强,日本占10%以上,即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60%以上,但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合计尚不足40%,目前大量的化工产品从
发达国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而大部分起始原料则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近十几年,发达国家加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快了向亚太地区市场和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和生产能力的转移。从新建的大型化工项目来看有两种趋势:一是转向具有原料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二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新加坡、印度、韩国及中国等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化学工业过去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格局,特别是亚洲及中东的比例有所增加。从1998年~2005年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2500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人工成本低的亚洲和原料成本低的中东,其中大部分产品将用来满足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快速增长的中国需求使“中国因素”成为促进包括化工产品在内的原材料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合成树脂为例,全球合成树脂产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西欧,非洲和中东也有一部分产能。2008年全球总产量约15000万吨,其中大部分产能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这三个地区分别占全球产能的50.5%、20.2%和14.7%。2008年,全球塑料制品消费量约13476万吨,其中北美约占24.4%,西欧21.9%,日本5.7%,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33.6%,其他地区14.4%。亚洲地区的产能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另外中东的一些石油富足的国家塑料的产量和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在全球市场中所占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消费方面,欧洲和北美地区人均塑料消费量已经超过100千克。预计到2010年北美人均塑料消费量将达到145千克,西欧人均塑料消费量达到132千克,日本将达到121千克。而中国目前人均塑料消费量只有25千克,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合成树脂产业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极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塑料行业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供需状况 1、供给方面
(1)国内产量:呈双位数增长
中国塑料产量1975年仅为33万吨,2008年中国塑料的产量是3714万吨,比上年增长10%,比三十年前增长了100倍;所有的塑料品种里面,五大通用树脂占主导地位,PVC、PE、PP、PS和ABS的总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94%。2008年我国PVC、PP、PE的产量占塑料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24%、19%、18%。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合成树脂的强劲需求促使我国合成树脂行业保持着高速增长。除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增速放缓之外,产量维持双位数增长。2009年,由于国家实行的刺激内需、拉动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显示成效,合成树脂生产再度高速增长。
2000-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年产量统计表 时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11月 年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率(%) 1079.45 1203.84 1366.5 1593.8 1791 2141.9 2528.7 3073.6 3129.6 3232.6 28.25 11.52 13.51 16.63 12.37 19.59 18.06 21.55 1.82 11.8
2006-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统计图产量(万吨)40035030030.00%250200150100-20.00%500-30.00%-40.00%20.00%10.00%0.00%-10.00%产量同比增长率(%)60.00%50.00%40.00%2006年201月06年203月06年205月06年207月0620年906月年2011月07年201月07年203月07年205月07年207月0720年907月年2011月08年201月08年203月08年205月08年207月0820年908月年2011月09年201月09年203月09年205月09年207月0920年909月年11月
(2)进口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我国是合成树脂进口大国,2000年以来,合成树脂的进口量总体呈现稳中上涨趋势,2006年以来月进口量一直保持在150万吨以上。在08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小幅下挫后,09年恢复上涨态势。但09年商品价格较08年明显下降,出现了进口量增长但进口金额出现萎缩的现象。09年1-11月累计进口量虽同比增长了22.86%,但累计进口金额较去年同期水平减少4.85%。
2000-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年进口量统计表 时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8年1-11月 年进口量(万吨) 1433.1 1649.81 1829.68 1907.3 2131 1878.8 2393.2 2429.4 2329.6 2633.3 年进口金额(亿美元) 114.86 123.02 139.08 159.23 210.32 225.62 294.70 322.32 347.88 311.57
2006年至今我国合成树脂进口量统计图进口量(万吨)350300250200150100500进口量同比增长率(%)80.0%60.0%40.0%20.0%0.0%-20.0%-40.0%-60.0%2006年201月06年203月06年205月06年207月0620年906月年2011月07年201月07年203月07年205月07年207月0720年907月年2011月08年201月08年203月08年205月08年207月0820年908月年2011月09年201月09年203月09年205月09年207月0920年909月年11月
图1. 2006-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进口量统计(数据来源:中国塑料信息库)
2、需求方面
(1)消费需求与塑料制品行业同步增长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与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合成树脂主要用于塑料制品,是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材料。在“十一五”期间,塑料产业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塑料制品总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
2009年以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逐渐好转,塑料制品业也出现企稳向好局面。上半年,我国塑料制品业产量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1-6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2015.58万吨,同比增长4.9%;塑料制品业工业总产值4861.57亿元,同比增长8.12%。出口形势虽仍面临严峻考验,但环比逐步好转,加之对世界经济复苏反弹迹象的预期,也预示着前景向好。
时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11月 年表观消费量(万吨) 2502.35 2809.67 3131.49 3409.3 3813.3 3834.8 4635 5233 5191.4 5668.6 同比增长率(%) 12.28 11.45 8.87 11.85 0.56 20.87 12.90 -0.79 18.51
2006-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统计图表观消费量7006005004003002001000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率(%)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200620年106月20年306月20年506月20年70月206年069月年201107月20年107月20年307月20年507月20年70月207年079月年201108月20年108月20年308月20年508月20年70月208年089月年201109月20年109月20年309月20年509月20年70月209年099月年11月从总体上看,合成树脂各个子产品的需求均有着较高的增长的趋势,塑料树脂及共 聚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增长较为稳定,聚丙烯树脂的需求有加快的趋势。
(2)出口
相对于进口,我国合成树脂出口数量并不多。但随着我国合成树脂新装置的持续投产,产能不断增长,多个子产品逐渐扭转了依赖进口的状况,进口依存度逐渐下降,企业转而谋求国际市场。促使合成树脂出口量总体上涨。
但在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世界经济经受重创,我国商品出口形势不好,出口下降明显。合成树脂的出口量少于上年同期水平。进入2009年,出口量有所回升,但受商品价格低于08年的影响,出口金额出现萎缩。
2000-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年出口量统计表 时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11月 年出口量(万吨) 10.2 43.98 64.69 91.8 108.7 185.9 286.9 269.9 267.8 197.3 年出口金额(亿美元) 1.79652 6.265471 8.174531 11.71237 16.7332 30.15278 43.72584 46.9785 52.0204 35.2141
101520253035
05
0.00%20.00%40.00%60.00%80.00%-60.00%-40.00%-20.00%100.00%120.00%2006年至今我国合成树脂出口量统计图出口量(万吨)出口量同比增长率(%)2006年201月06年203月06年205月06年207月0620年906月年1201月07年201月07年203月07年205月07年207月07年20907月年2011月08年201月08年203月08年205月08年207月0820年908月年1201月09年201月09年203月09年205月09年207月09年20909月年11月
图1.20 2006-2009年我国合成树脂出口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信息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