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年1月法律

2020-12-05 来源:步旅网
试卷代号:2188座位号E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法律基础与实务试题2012年1月l|分数题号II-II二lI三lI四I!总分iI|得分|评卷人|II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叫)1.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法国宪法B.美国宪法C.英国宪法D.俄国宪法2.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成立时或合同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一旦有一方因不履行合同而违约,其罚则效力即予体现。这种担保方式指的是()。A.预付款B.违约金C.订金D.定金3.假设以下各项中的行为人都智力状况正常,那么下列哪一项行为应被认为是犯罪()。A.甲是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打了李某一记耳光,但尚不足以造成对李某身体的伤害B.乙今年22周岁,盗窃了价值200元的财物C丙今年15周岁,深夜对马路上的行人实施抢劫,劫得财物价值500元D.丁今年45周岁,因迟延履行合同,导致对方当事人损失2万余元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A.无期徒刑B.死刑,缓期一年执行C死刑,缓期二年执行D.死刑,缓刑二年1165I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A.人民法院统一行使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局共同行使D.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行使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可引起()。A.第二审程序B.复核程序c.审判监督程序D.执行程序得分l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每题4分,共20分)1.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非经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A.拘留B.逮捕c.任何案件的法院审理D.刑事审判2.小王新近在商店购买了一台彩电。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该彩电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爆炸,小王因此遭受财产损失。小王十分气恼,一定要向商店讨个说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商店如有过错就应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责任B.商店只有在无过错的前提下,才承担责任c.只要小王要求商店承担责任,商店无论有元过错,都要承担责任D.商店承担责任与否,不以自己有无过错为要件3.张某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A行为,并造成了一定后果,社会影响较坏。但这-行为在我国刑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关于B罪的规定与A行为最为接近。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对张某应该定罪,只要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就应该严厉处罚B.对张某应该定罪,即定为B罪,因为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类推c.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这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D.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他的行为没有触犯刑法1166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正确的是()。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c.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5.关于国际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法适用于国际社会B.国际法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而形成的规范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c.国际法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为保障的D.国际法由国际社会中一个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制定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7分。每题判断正确得3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理由阐述正确得4分。本大题共28分}1.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规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判断:()理由22.甲有一批货要卖出,他找到乙,向乙言明这批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和交货方式等事项,并给乙3天时间考虑。乙在2天后回复甲.表示其他都可以接受,但价格须下浮10%。据此,甲的行为是要约,乙的行为是承诺。判断:()理由:3.张某放火后乘着现场的氓乱混人人群中,甲悄悄地紧随其后,张某毫无察觉。当张某与群众在一旁观望火势时,甲已接近到张某的身边,突然用于中的水果刀猛刺张某的腿部,以防他逃跑。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判断:理由1()4.国际法的效力源于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对规则的制定。判断:()理由z1167得分|评卷人四、分析题{每题17分,共34分)1.甲因有吸毒恶习,经济上十分拮据。一日甲独自去外地出差,在火车上其座位与乙相邻。见乙出手阔绰,衣着光鲜,便心起歹念。为达到目的,甲买来白酒盛邀乙与之共饮,并频频向乙劝酒,将乙灌醉。趁乙酒醉不清醒之际,甲偷偷地将乙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拿走,提前下了火车。乙的公文包内有价值3万余元的财产。问:(1)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如果你不认为他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2)如果当时甲已满16周岁但还未满18周岁,对甲的定性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2.分析题:继严禁随身携带液态物品之后,从2008年3月27日开始,国内部分机场开始再次提高安检级别,例如不得随身携带液体物品,安检时要求旅客脱鞋、解皮带E近期,部分国家甚至启用全身扫描仪对旅客进行安检。此举引发各界对个人隐私权益的探讨。的确,这些安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人们对财产的支配权和个人的隐私权。比如,全身扫描、脱鞋、解皮带等所带来的尴尬,以及因不能随身携带液态药品、婴儿乳品而对旅客造成的不便。一方面,自然人的各项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E另一方面,飞行安全也事关重大。请根据你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或原理,围绕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分析机场严格安检制度的必要性o(字数不少于250字)1168试卷代号:218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法律基础与实务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2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I.B2.D3.C4.C5.A6.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共20分}1.BD2.CD3.CD4.ABC5.ABC三、辨析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每题7分。判断正确得3分,理由正确得4分。共28分}1.判断:X。理由:此为质押。作为担保物权,质押必须转移担保物归债权人占有,而抵押是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的。2.判断:X。理由:甲的行为是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是承诺。因为乙对价格提出了变更要求,价格是要约的实质性内容,由于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进行了变更,所以,乙的回复是一个新的要约。3.判断:Xo理由:(1)不属正当防卫,因为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2)正当防卫必须发生于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的过程中。甲的行为是故意伤害。4.判断:Xo理由:国际法规范是经由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国家的同意和国际社会的公认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上并不存在超越国家的\"世界政府\"。1169四、案例分析{每题17分,共34分)1.(1)甲的行为构成犯罪,是抢劫罪。(3分)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4分)。甲虽然没有使用暴力,但用酒将乙灌醉,使乙不知反抗,而劫走其财物,其与盗窃罪秘密窃取的方式不同,符合抢劫罪客观方面特征中关于\"其他方法\"的规定。(3分)(2)不发生变化。(2分〉抢劫罪属于恶性较大的暴力犯罪,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可构成此罪。(3分)行为人甲在实施狸罪的时候已经年满16周岁,所以完全应该按照抢劫罪定罪。(2分)2.(1)在法律上,这里有两项权益正发生着冲突:一是公共安全,即社会公共利益;二是个人权利,包括财产支配权和隐私权。(2分)这两项权益都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但是根据民事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先,个人利益必须让位和服从于公共利益。(2分〉(2月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3分)在安检中,如果任由乘客随意携带息人物品上机,那么个人权利虽受到了保护,但导致的后果是机上所有乘客(包括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将处于难以预见的高风险中,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受到影响。这种风险不仅直接导致乘客对飞行的恐惧,更会使航空公司不胜负担,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航空业难以为继。换句话说,乘客和机组成员\"不被炸\"的权利要高于隐私权和财产支配权(4分)事实上,世界各国元一例外地规定了这一基本法律原则。当然,公共利益必须是确实的、真正的,对个人权利的限制也必须是适度的、合理的。〈2分)政府不得任意以公共利益为名,限制和剥夺个人的权利。所以,政府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2分)(表述规范、流畅2分。}11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