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
——读《三国演义》有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乱世英雄梦,《三国演义》中展现的每个人都有其个性鲜明的一面,有性格复杂的魏王曹操,有忍字当头的奇才司马懿,有鞠躬尽瘁的司马丞相……
走进三国,你才会明白尔虞我诈的纷乱年代的精彩与辛酸。
(一) 那个多是非的曹操
面对曹操,我们应剥去种种的歪曲之词,还原真实。
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陈寿曾评价他为“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三国的作者褒刘抑曹,使曹操的形象大打折扣,后人根据野史,以故事、戏曲等形式,对曹操极尽歪曲丑化,因而曹操这个反面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曹操的一生并非皆是过失,他是三国里比较复杂的人物,他一统北方,建立了自己强大的事例,纵横天下数十年,他有功,也有过。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加之奉行“能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信条,做过许多过头错事,滥杀了无数无辜生灵。在中央的过分专政:集生杀大权于一手,不顺从者就
能处死,诬陷杨彪,杀害孔融,神医华佗也死于曹操之手,曹操手下多了无数冤魂。谭其骧曾评价过曹操的屯田制:摧抑豪强兴办屯田诚然对人民有利,但所谓屯田制,实际上是一种用军事手段强制束缚军民在土地上进行官六私四或对半分的高度剥削的制度。并且不论是佃兵(军)或屯田客(民),由于他们的劳动生产得受政府设置的农官的直接管辖,身分因而降落,走上了农奴化的道路。
但不可否认,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他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
曹操不称帝虽是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是出自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可比性,然周文王后世成为圣德之君,曹操却沦为汉贼。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曹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二) 那个忍耐极强的司马懿
历史上魏蜀吴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司马懿脱颖而出,名垂千史。
他上承魏之强盛,下启晋之统一。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司马懿本就不是魏之忠臣,也不尽忠于曹氏,他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做得完美无缺。在他的人生,每一个重要机遇,他总能在最佳时期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他懂得把握时机,将每一个机遇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司马懿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的欺侮与不敬,他能忍……他人生规划的璀璨亮点就是一个忍字,一个忍字贯穿于他的一生,也造就了他的成功。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