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本文意图梳理企业网络研究的基本逻辑,并指出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对企业网络研究框架的一些思考。关键词:企业网络;两分法;组织租金中图分类号:&22’())
文献标识码:*
企业网络理论成为研究热点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虽然目前对企业网络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但学者们多认为,企业网络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各个生产环节上长期合作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产业组织形态。它具体表现为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分包制、特许经营等形式。另外,学者们还一致认可的是,企业网络已成为新经济环境中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的企业网络,对全球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尽管该理论引起关注已有十余年,但由于研究热点的分散以及研究方法的混乱,其研究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如格兰多里所言,+尽管上述研究成果很多,但只能算是对该领域所做的初步理论探索,因为这些探索还没有形成一个一致性的理论框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尚没有列入正式理论研究的行列。+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国外企业网络的研究现状,根据作者的理解指出国内在该理论的研究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其出路。
作为产业组织的企业网络研究
企业网络理论的两条研究线索分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治理机制的理论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企业网络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当科斯打开企业理论的潘多拉魔盒之后,企业网络与魔盒中所涌现的众多新奇事务一并出现。科斯的贡献在于将企业明确地定义为与市场并列的资源的配置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市场通过价格配置资源,而企业通过权威配置资源。借此,很多人发现,这样的两分法似乎也不能完整地形容产业组织的状况,在企业和市场之间,还有很多种中间状态(理查德森,1,72年,威廉姆森,1,7-年,青木昌彦,1,8’年)。在这种中间状态中,企业间的合作大量存在,资源的配置既非完全通过价格实现,也非通过权威来调配。企业网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引入到经济学中,并被作为一种产业组织而定义。例如,./0012341554678519/:;:/9<121/:以及=:>0<
5/?<@等人对于企业网络的定义,他们认为,从经济纬度来看,网络组织是超越市场和企业两分法的一
种杂交组织形态;从历史纬度来看,网络组织是各种行为者之间基于信任、相互认同,互惠和优先权行使等所组成的长期关系系统,是随时间推移组织交易方式的一种手段;从认知纬度看,网络组织是大于个别行为者(企业)诀窍总和的集体诀窍的存储器,这种组织方法的优势是允许集体学习过程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从规范纬度看,所有网络都是由旨在确定每个成员的义务和责任的一套规则所定义的,这些规则规定了集体活动的领域,并确保与网络的外部环境相比,网络组织受到始终如一的规制。安娜·格兰多里同样坚持了产业组织视角,她认为,\"(企业间)网络的核心特征是一系列协调机制,即网络是企业和市场的替代。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指出,这种协调机制包括规则和惯例、经纪和中介组织、企业间权威、联合决策及其激励和谈判计划(从价格到担保和抵押)等诸多方面。……企业间网
4价格、退出机制和各种外部规则。\"
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
络被定义为一组拥有不同偏好和资源,通过一系列机制协调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协调机制不仅仅包括
作为一种产业组织而言,企业网络研究的重点在于其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契约的实施有自我实施和第三方实施两种。相对于第三方实施而言,契约的自我实施由于避免了监督成本而更能够节约交易费用。企业网络中促进契约自我实施的因素包括,首先,交易频率与未来合作不确定性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当企业之间长期合作,进行中间产品的买卖。合作所带来的未来收益的预期,可以维持现有的企业在没有任何治理机制的前提下,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这可以通过博弈论中的多次重复博弈来解读。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即便企业当期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大于暂时维持合作的收益,但在未来是否还存在合作的机会并不确定的背景下,企业也通常不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由于机会主义的减少,企业有了节约交易成本的空间。当合作在企业之间成为一种常态时,企业网络便开始形成。其次,企业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抵押机制也促进了契约的自我实施。抵押机制改变了企业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状况,维持了企业间的合作。第三、企业网络中普遍传播的声誉,促进了契约的自我实施。在企业网络与在市场中,声誉有着不同的作用。企业网络中,企业声誉的传播速度和频率要远远强于市场环境中声誉传播的速度和频率。声誉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交易的期限来表示。在企业网络内,一个好的声誉意味着企业未来交易机会的增加。在长期重复博弈中,交易机会的增加可以体现为交易期限的延长。交易期限的延长同时意味着企业当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增加。因此,有助于克服当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最后,企业网络中所存在的各种中介组织,也是传播声誉和加强惩罚机制的交易治理机制。
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和市场的边界为交易成本所决定。企业边界的扩展,即纵向一体化之后,企业内部交易取代市场交易,意味企业规模经济的增加;市场分工取代企业内部分工是专业化的体现。企业网络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交易治理机制同时实现分工专业化和企业合作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这是企业网络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存在的原因。总之,将企业网络看作是一种产业组织,我们研究和区分的是其在交易治理机制上的特殊性。声誉、抵押、信任以及各种协会等因素都成为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
作为分析方法的企业网络研究
企业网络的另外一条研究线索是新经济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将企业网络作为一种产业组织看待不同,作为一种方法的企业网络研究继承了经济社会学中的网络分析方法,并将其用在了企业间关系以及资源配置的研究上。
网络分析方法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70年代时逐步成熟。与经济学既有的从个体行为开始的研究方法不同,网络方法着重分析社会结构。他们首先使用’社会测量图’尽可能全面地表示社会结构。在图中,企业表示为一个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用线来表示,线代表着资源、信息等的流动。借助于这些点和线,可以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结构图。在社会结构图的基础上,网络分析关注的是图中作为’线’的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关系,格兰诺维特做了很好的分析。他根据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四个纬度,将组织间的关系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同时,格兰诺维特还指出了强联系在信息上的趋同,以及弱联系经常成为传递信息的有效渠道。另外,根据网络的密度和规模,不同的网络有着不同的结构。在社会测量图的基础上,那些在图中明显联系次数较广的小群体,被称为’场’。每个’场’中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情景定义’。网络理论研究的初期,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对于个体行为以及资源配置的影响。之后,波特、林南等人将关系的研究深化,他们将这些关系概括为社会资本。即决定经济绩效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生产管理,物资资源等因素,还包括企业的社会关系。将这些社会关系规类为资本,意味着这些关系与经济绩效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以上理论应用到企业中,我们可以将某个地区的企业用点来表示,那些有联系的企业通过线来连接。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总体的企业网络图。在其中,通过网络密度的计算,那些有着经常联系的企
企业网络理论的现状及国内研究中的困境
5业可以被归为各种!场!中。很多对于企业网络的研究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例如,安德列李帕里尼和··亚历山德罗洛米对于摩德纳生物医学产业的研究。该研究首先应用图论,将产业中的若干经常企业通过点与点连接的图形表示。然后通过计量来研究这一图形的结构。他们使用网络密度、外向联系和内向联系等工具来解构企业网络。
总之,与将企业网络作为组织相比,将网络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强调的是结构主义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该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该理论回避了经济学从对个人行为的假设出发,寻找福利均衡的思想,而是强调社会结构对于个人行为的强制性。即个人行为嵌入在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特点。其次,该理论分析的重点是企业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不同传递的信息不同,而且对于交易的治理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关系的不同也意味着结构的不同,这种结构又影响着经济绩效。最后,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企业网络是将企业网络作为与市场和企业相并列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将网络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意味着不存在这种区分。所有的企业都是网络中的一员,网络的方法适用于任何市场结构中。
当前国内企业网络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出路
从九十年代末期,我国理论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杨瑞龙、冯健(\"#$%)从研究企业的边界出发,认为企业间网络是市场对产业组织效率选择的结果。罗仲伟(\"$$$)总结了网络的特性,并从风险和不对称信息、团队博弈及自利与公共物品,机制设计、价值创造和开发等角度研究企业间网络组织。孙国强(\"$$&)从交易的角度强调了企业间网络中的协同性。黄泰岩(&’’’)等给出了企业间网络的一个学理上的定义。刘东(\"$$%)则总结了企业间网络的各种具体形态。在理论研究如火如荼之前,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涌现出很多企业间网络的组织形态。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出现围绕具体产业的小企业集群、许多大型企业之间出现各种战略联盟、分包制及供应链在很多产业中兴起,特许经营以各种品牌的连锁店出现在很多城市中。这些为企业间网络研究提供了很多鲜活的案例,但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过,由于企业网络理论在西方兴起时间不长,且同时在很多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出现,目前尚无有说服力的统一范式。我国学者的研究往往追随西方学者研究的某一角度而进行。虽然关于企业网络研究的大量文献开始出现,但关于该理论的渊源、该理论在当前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研究方法等一些基本问题上并无阐述。由于这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再加上国外尚无成熟的研究范式可借鉴,国内在研究方法甚至研究对象上都显得有些混乱。
这些混乱首先表现在对研究方法的迷失。由于企业网络理论同时在新经济社会学和管理学及新制度经济学中兴起,这些学科对于该现象的研究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体系,而且交叉在三个学科中,因此,在研究初期,清晰的把握各种概念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国内对于企业网络定义便体现了这种迷失。例如,被引用最广的黄泰岩教授对于企业网络的定义。黄泰岩教授认为,企业网络的定义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那些与企业活动相关的一切相互关系以及由所有信息单元所组成的(维向量空间,它构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狭义是指!企业与市场相互作用与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业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这种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事实上是在两个概念体系、两种研究方法中跳跃。狭义的概念采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治理机制,而广义所谓的)维向量空间则错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研究方法取代了定义,失去了定义本身的内容。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算是)维向量中的一个结点,无论何种企业又都在)维向量空间中。作为一个定义,它失去了概括研究对象的特性和研究范畴的本质。其原因在于,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被误认为是一个定义。
其次,国外对于企业网络的研究虽然有着不同的角度,但这些研究多能一而贯之地坚持自己的视角,他们或者坚持从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企业网络,或者采用网络方法来进行产业组织的结构研究。然而,这种区分并没有被国内学者所坚持。国内很多相关的文献,从交易的视角出发,得出网络组织的定义之后,便开始使用嵌入性等社会学的概念加以诠释。从治理机制的角度看待企业网络,意味着理论会
6 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
从个体假设出发,通过对个人选择的分析,来研究那些避免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成本的治理机制。从方法意义论的网络研究出发,则关注的是社会结构对于资源配置,尤其是信息流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和研究范畴。
最后,企业网络理论的真正热点并没有被国内学者所注意。国外当前企业网络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1)对于企业网络的收益的研究日渐清晰,但对于其成本很少涉及;(2)企业网络属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范畴,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企业网络作为交易治理机制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区别,而忽略了企业网络内部各种形态之间的比较;(3)对于企业网络的研究多集中于静态研究,而对动态演化分析较少;(4)对于网络的必要条件分析较多,而对于网络结果分析较少(格兰多里,1997)。这些理论热点并没有被国内学者所注意,相反,国内学者所关注的仍然多是从产业组织演化的角度探讨企业网络出现的原因和背景。甚至对于已经有章可循的治理机制视角的研究都坚持的不够彻底。
企业网络的研究框架
无论对于国内或者国外学者而言,当前企业网络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建立清晰、完整的理论框架,借此避免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概念体系中跳跃。在此基础上,逐步丰富各个领域的研究内容。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完整的企业网络的研究框架应该包括企业网络的收益、企业网络的成本,以及深入到内部的企业网络的协调机制。同时,经济社会学中的网络分析方法也应该继续被企业网络分析所采纳。
企业网络的收益应该在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展开,对此,我们可以借助组织租金的概念。应该比较的是企业网络作为一种企业间长期合作的形态与市场采购或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差别。另外,不同形态的企业网络也有着不同的组织租金。对于收益的分析,不仅仅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企业网络租金的存在,还应该找到企业网络中组织租金存在的源泉。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网络中组织租金的大小。其次,企业网络的成本包括交易成本、组织生产的成本、学习成本及机会成本等。象在经济学其它领域中一样,成本和收益都受一些因素影响发生着动态变化。对于这些因素的分析也应该在这个研究框架下逐步进行。企业网络的协调机制是其作为一种产业组织的特色所在。企业网络的协调机制不仅仅包括生产方式上的协调,包括产品数量和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还包括交易中对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克服。这些方式具体体现为抵押机制、声誉、信任等环境因素对于交易的影响。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来分析这些因素,对此我们需要得出的结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产生信任,而且声誉机制可以发挥作用。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中介组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企业网络的协调机制还应该包括生产和创新方面的协调。企业网络与信息的传递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网络中,信息的及时传递对于生产和交易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可以归类到协调机制的研究方向上。最后,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同样重要。社会计量学派的网络分析中,那些已发展成熟诸如,网络密度、网络规模、网络明星、网络结构等工具,是当前我们比较分析各种形态的企业网络的最佳工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等因素的比较,鉴别企业集群的效率,分析战略联盟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等。
总之,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企业网络理论在过去的发展中,已经展现出其令人着迷的魅力。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框架,避免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中随意跳跃,该理论会对很多现实现象给出更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 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安娜.格兰多里: 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麦克尼尔: 新社会契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青木昌彦, 日本经济中的信息、激励与谈判》,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企业网络理论的现状及国内研究中的困境
巴里·韦尔曼, 网络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载 国外社会学》1’’4年第4期。杨瑞龙冯键: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中国工业经济+**.年11期。杨瑞龙、朱春燕: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经济学动态,+**4年第’期。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外国经济管理,+***年第)、,期。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中国工业经济+**.年第11期。黄泰岩牛飞亮:企业网络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年第4期。
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年第4期。刘东: 企业网络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张其仔: 新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年版。朱国宏、桂勇: 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5年版。
7/.012345,1’,+,67894:;2<=;54>?@97A8;943@& 9B79B738C3D9B7D48E》&-F497FGC%;8HI;553@J84@97F4@A87;91849;4@;99B7=@4K78549CL87555&I;EG84FA7。
M3@;2FN.1=89&1’’+&OB7N3:4;2N98=:9=873DI3EJ794943@&P79Q38H5;@F
R8A;@4S;943@:N98=:9=87&T38E&;@FU:943@&
-F497FGCP494@.P3B84;;@FM3G789V.-::275W;8K;8F1=54@755N:B332L87551’’+。
%;8HI;553@&1’’)& OB7OB738C3DOB7T48E》&J84@97F4@V87;918494;@;99B7X@4K78549CL8755&I;EG84FA7。I3;57&.M3@;2F.&1’.,&\"OB7P;9=873D9B7T48E\"0.Y;Q;@F-:3@3E4:5&K32.+)&@3.1&1>++。
07DD78CW.ZC78&1’’,&-DD7:94K7?@978D48EI322;G38;943@:W3QT48E5%4@4E4S7O8;@5;:943@I3595;@F%;[4E4S7O8;@5;:943@6;2=7&N98;97A4:%;@;A7E7@903=8@;2&K32.1(:,&5.5>55)。
%;8HV8;@3K79978&L83G27E53D-[J2;@;943@4@-:3@3E4:&N3:4323AC&P79Q38H5;@FR8A;@4S;943@:N98=:9=87&T38E&;@FU:943@&-F497FGCP494@.P3B84;;@FM3G789V.-::275W;8K;8F1=54@755N:B332J8755&1’’+。
\\;2978Q.L3Q722&1’’*&P749B78E;8H79@38B478;8:BC:@79Q38HD38E53D38A;@4S;943@&M757;8:B4@R8A;@4S;943@;217B;K438&K32.1+&+’5>..)。
P494@.P3B84;;@FM3G789V..-::275&1’’+&P79Q38H5;@F38A;@4S;943@:598=:9=87&D38E;@F;:943@W;8K;8FG=54@7555:B332J8755。
\\4224;E53@&R24K78-&1’,’&\"O8;@5;:943@>:3597:3@3E4:5:9B7A3K78@;@:73D:3@98;:9=;2872;943@\"03=8@;23DY;Q;@F-:3@3E4:5&++:+..>+)1。
\\4224;E53@&R24K78-&1’(5&OB7-:3@3E4:?@5949=943@53DI;J49;245E&P7Q]38H:T877L8755。
\\4224;E53@&R24K78-&1’’1&I3EJ;8;94K7-:3@3E4:R8A;@4S;943@:9B7;@;2C5453DF45:8797598=:9=8;2;2978@;94K75&UFE4@4598;94K7N:47@:7<=;89782C&.):+)’>+’)。
-FQ;8F^._;^;:;@FIC8=5L.R257@&1’’.&T38EO8;@5;:943@I35993O8;@5;:943@;26;2=7U@;2C545:?EJ24:;943@5T389B7N9=FC3D?@97838A;@4S;943@;2N98;97A47503=8@;23D%;@;A7E7@9N9=F475.*:10;@=;8C。
(责任编辑王刚)
===========================================(上接第141页)
[15]左丘明.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第+版。·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1,](美)-[%].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1(]刘向.说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1’]王先谦.庄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1’()。[+*]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4。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4。[+.]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4]淮南子[%].张双棣等译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
(责任编辑张忠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