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2023-11-02 来源:步旅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普遍心理问题严重。

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既重大而又艰难的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形成合力,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家庭教育缺位。一是监护缺位,据西安市教育局调查显示,59%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监护,11%的留守儿童由外公外婆监护,15%的留守儿童由叔伯姑舅姨监护;12%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监护,有3%到5%的留守儿童无人监护;二是亲情缺位,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父母与孩子一周联系一次占4.4%,两周联系一次占22.6% ,一月联系一次占62.0%,半年联系一次占8.6%,还有2.4%的父母一年与孩子联系一次,14.4%的父母一年回家探亲一次,3.2%的父母几年不回家。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获得父母的关心,使孩子缺乏亲情抚慰与关怀。三是教育认识缺位,有的进城务工农民受现实环境的误导,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也一样能够在城里赚钱。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即使读书了,出来还是一样打工,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学习。学校教育缺乏家庭的配合。家庭教育的缺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不程度地形成焦虑紧张、自卑内向、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2、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学习兴趣缺乏。

国家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确保了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入学,但是将农村留守儿童送到了学校,学校能否管得住他们,他们的学习是否理想,则要另当别论了,有研究者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中等及中下等水平,成绩处于优等的占11.7%,良好的占

22.08%,中等水平的占32.44%,成绩差的占33.24%,综合来看成绩在中下等水平的占2/3。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再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的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有的撒谎逃学,有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个别农村留守儿童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一句空话,他们过早体会到生活的压力和父母疼爱缺失,他们只能寂寞的成长,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农村留守儿童这样的认知状态对于社会来说是危险的,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容易受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学校服务半径增大,大部分学校缺乏寄宿条件,走读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很少有专人接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缺乏保障。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管,水塘里游泳,网吧中沉迷,吸烟喝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身体、精神经常受到损害。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屡见报端。

4、人生观、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意识淡薄。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在行为习惯和价值

观念上也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道德养成教育和纪律约束,容易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偏差,养成了自私自利、好逸恶劳、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有的还染上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嗜好,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的产物和结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带来的问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既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因素;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需要我们综合的分析。

1、亲子教育陷入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具有时间上的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性以及互动频率低等特点,致使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正式的“次价群体交往模式”,外出务工的家长实际上仅仅是孩子学习与身心发展的旁观者,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59%的由爷爷奶奶监护,11%的由外公外婆监护,15%的由叔伯姑舅姨监护;12%的由其他人监护,有3%到5%的无人监护;在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中仅仅5%的在本县工作,95%的都在外地工作,5%的父母每周与孩子联系,15%的家长每月与孩子联系,79%的父母不固定与孩子联系,1~5%的父母不与孩子联系或者没有直接联系。即使与孩子电话沟通,所涉及的内容也只不过是对学习和生活的简单询问。由于长期缺乏情感交流导致彼此之间产生陌生感。

2、单亲教育力不从心。

单亲是指父母一方在家陪伴孩子情况,而监护人又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缺乏耐心,甚至有的单亲监护人几乎不与孩子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就与孩子之间产生了隔核。甚至有的家长稍有不如意,就采取“呵斥教育”,残缺的家庭教育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3、隔代教育不力。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来看,超过60%的监护人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7%的为70岁以上的老年监护人;从监护人文化结构看,有54%的为小学文化,还有20%的监护人不识字。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祖辈对农村留守孩子过分溺爱,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却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确引导,还有另外部分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对孩子要求甚严,一旦犯错非打即骂,容易使这些留守孩子产生敌意和报复心理,同时由于隔代教育年龄差距大,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4、亲友监管名存实无。

农村留守儿童15%的由叔伯姑舅姨监护;12%的由其他人监护,因为亲友与这些留守儿童不是亲子关系,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不敢管”“不愿管”的心理。出此之外,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与亲友子女生活在一起,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会让他们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性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