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成立
2020-01-13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要闻选刊 国家拟立法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记者了解到,为期五年的”青艾工程”在防治艾滋病的活动 中将充分发挥慈善机制、教育系统以及专业职能机构的作 2006年12月24日,广受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法(草 用;并计划募集资金1亿元,为全国1万所学校开腱艾滋 案)》提交正在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 病防治专题活动提供赞助;并对艾滋病患儿、艾滋病孤儿 政府 议。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统一按25%征收是草案 进行多种形式的救助,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人、企业、核心内容,这意味着我国内资企业距离和外资企业“公平 及各种慈善机构为保护少年健康、提高全民素质做出贡 竞争”的新时代已不再遥远。草案同时对现行企业所得税 献。启动仪式后,为期两天的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和性健 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 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扩大到全国范围,统一实行15%的优 康教育论坛随即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国际知名华 人医学家、专家学者,以及台湾性学会专家,将围绕艾滋病 惠税率。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会议上就草案进行说明时指出, 防治与学校教育、学校性健康教育等专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 现行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同时,对 交流。一些特殊区域的外资企业实行24%、15%的优惠税率,对内 资微利企业分别实行27%、18%的二档照顾税率,税率档次 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成立 H前,记者从科技部获悉,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 据科技部负责人介绍,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 多,使不同类型企业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差距较大。企业 要求统一税收待遇、公平竞争的呼声较高。另外,现行企业 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再有现行内资税法、外资税法实施1O 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较大漏洞,扭曲了企业经营行为,造 员会正式成立。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针对新 会委员共2o人,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全国人 情况及时完善和修订;以部门规范性文件发布的许多重要 大、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总部的相关负责 税收政策也需要及时补充到法律中。因此,有必要尽快统 人组成,体现了领导和专家结合、以专家为主的原则,具有 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 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权威性。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 金人庆还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企 院士徐冠华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 业整体效益近年来有较大提高,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好的 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中国工程院副院 增长势头。草案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 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任副主任委员。 财政减收的影响不大,国家财政能够承受。应该说,现在正 据介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负 是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 责对国家科技奖励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为完善国家科技 税,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为 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 各类企业刨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是适应我国 学者组成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对国家科技奖获奖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中国经 选、奖种和等级作出决议,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 济体制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负责对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研究,解决国家 科技奖励评审工作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启动 2006年l2月23 H.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 (简称“青艾工程”)启动仪式暨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和性 健康教育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出席了开幕仪式。 一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推动 自主创新伟业 2006年l2月17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弘扬‘两弹 星’精神推动自主创新”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淡会旨在 许嘉璐指出,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 继承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弘扬 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发起 “两弹一星”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 “青艾工程”,通过公益的形式,资助学校落实艾滋病防治 步推动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教育,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艾滋病防治教 据悉,此次座谈会是在聂荣臻元帅诞辰107周年前夕 育、性健康教育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话题,性健康教育目前 召开的。周光召、陈能宽等两弹一星功勋,为我国航天科技 仍然存在许多误区。相信通过“青艾工程”的开展,能有助 和核工业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齐集一堂,深 于性健康教育局面的改变。 切怀念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到会者一致认为:聂帅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年第1期I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