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志路精细化工园区过境段改线工程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监 理 细 则
编制人:吕雁国 审核人:何军齐 审批人:王修利
中煤志丹县甘志路改线工程总监办
二O一五年八月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监理细则
一、一般要求
(1)、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施工负责人和专职的质量检测人员在现场,施工质量的检查要详细、齐全,数据真实。施工现场必须有施工记录,以备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 (2)、必须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拌和厂的设置除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拌和厂应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
②.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必须设置防雨顶棚;
③.拌和厂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④.拌和厂应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人员和仪器设备,并能及时提供使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保证施工质量检测的需要;
⑤.拌和厂必须有应急自备电源。
(3)、材料的质量、取样方法及频率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4)、在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工序温度指标,保证施工质量。 (5)、凡本工程的所有设备、计量器具,在施工前必须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调试、鉴定其精度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6)、每道工序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并填写相应的工序质量检验报表,经监理工程师抽检、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二、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及开工报告 1、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
在正式开工前一个月,承包人应向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递交一份其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报告详细叙述试验段工程所在位置,试验方案及各项准备工作情况。
2、试验段方案
内容包括试验段概况、开、竣工时间,用于试验路段的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以及备料、拌和、摊铺、碾压等设备一览表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及操作计划等详细书面说明。 3、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的批复
路面监理工程师根据汇总试验、测量复核资料,现场检查承包人施工准备情况提出初审意见,经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正式批复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并下达试验段开工令。
4、试验段报告
试验段工程结束并验收完毕后,承包人应向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递交试验段工程总结报告,报告应包括:
(1)、试验段开工申请报告及批复; (2)、原试验段方案及执行情况;
(3)、推荐使用的施工方案及工艺;包括的技术参数有:
①.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②.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③.通过试铺确定用于正式施工的透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机械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松铺系数及接缝方法等。
④.通过试拌和试铺,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用于正式施工的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等;
⑤.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⑥.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进度计划; ⑦.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⑧.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⑨.其他需要说的事项。 5、试验段报告的批复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现场考察试验段工程,审阅有关试验,以及施工、测量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后,书面批复试验段报告,同时确定应用于本合同段的施工方案及有关工艺。 6、开工报告及批复
承包人根据批准的试验段报告,填写开工报告表,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通知单。
二、沥青路面的施工
1、施工测量及放样 (1)、仪器设备及人员
承包人必须具备全站仪一台,S3自动补偿水准仪3台以上,并配备能完成本合同测量、放样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2)、施工要求
在新完成并经验收的基层上测量恢复中、边桩,直线段每10m设一排桩,平曲线每5m设一排桩,必要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还应设置护桩或指示桩以便施工检测之用,并进行水平测量、填写《中线(轴线)偏位检验记录表》、《路面标高自检表》、《路面、路基横坡检查记录表》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 2、基层处理 (1)、机械设备 沥青洒布机一台。 (2)、施工要求
①.对原基层的标高、横坡及平整度不合格的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整,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②.基层应清扫干净,并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沥青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及喷洒温度,喷洒透层沥青。 3、拌和、运输 (1)、机械设备 ①.拌和设备
承包人必须采用电脑计量、装载机上料,拌和机应能按用量(以质量)分批配料,并装有温度计及示温的成品储料仓和二次除尘等装置;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符合要求。
②.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应采用大吨位车辆,且车辆应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应密闭坚固。 (2)、施工要求
①.经试验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变动后,应重新检查材料,审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试拌各项指标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
投入生产。
②.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应有备用设备。
③.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0º~165°,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当混合料温度超过195°应予废弃;
④.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试验确定;
⑤.承包人应为抽取试样提供安全方便的设备,拌和机内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拌和的材料,应及时清除;
⑥.拌和厂试验室应及时按规范要求对各种矿料、沥青及混合料取样试验,并应逐盘对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做好现场生产记录,以备监理工程师复查。
⑦.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前除按规定频率进行试验外,还应进行外观目测,看沥青混合料外观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花白石子、有无成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粒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⑧.运输车辆的能力必须满足拌和能力、运输距离及沥青摊铺温度的要求。 4、摊铺和整形 (1)、机械设备
承包人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必须是自动式摊铺设备,安装有可调的活动平板或整平组件。整平板在需要时可以加热,能按照设计的标准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并备有修边的套筒,摊铺机应有一套夯板和可调整振幅的震动整平板的组合装置,夯板与震动整平板的频率,应能随意变换,并能各自独立调整。 (2)、施工要求
①.摊铺机的性能,刮平刀板,自动找平装置必须符合要求。
②.当一次不能摊铺全幅时,应分幅摊铺,路中一侧应事先设置与面层一致的挡板,且接缝、错缝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③.下层摊铺后,在上层尚未摊铺前,下层不得受到污染,若下层被污染,必须及时清扫,若监理工程师检查清扫效果较差,承包人必须增洒粘层沥青进行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摊铺上层。
④.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参数执行,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拉线检查
摊铺的平整度、横坡度、标高、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
⑤.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保温。
⑥.当遇雨或下层潮湿,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⑦.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除非沥青混合料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等情况方可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⑧.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得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5、碾压 (1)、机械设备
压路机必须具备12t以上三轮钢筒式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各一台,质量不小于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次/min的振动夯板及人工夯锤、热烙铁等各两台以上。 (2)、施工要求
①.摊铺整形后,应在沥青混合料处于110°~140°时进行碾压,其最佳压实温度应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参数执行,碾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不得产生推移、开裂、拥包等现象,且碾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10℃。
②.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压实机械和不同的碾压速度。初压后,应再次拉线检查沥青路面平整度、路拱、标高、厚度等,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③.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得随意停顿;也不得在未碾压成形或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急刹车,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保证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受破坏。如沥青混合料有粘轮现象时,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
④.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⑤.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⑥.碾压结束前,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表面平整,无轮迹、无松散、裂缝推挤、啃边、粗细粒集中、拉沟等现象;同时,接缝应紧密、平顺、无明显缝隙,横缝与路中心线垂直。
⑦.碾压结束后,应按照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填入《路面压实度检查表》、《路面平整度检测表》、《宽度检验记录表》、《厚度检验记录表》等相应表格中,报路面监理工程师抽检、签认。
⑧.碾压结束后,还应按照规定频率对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及其他项目进行抽样试验,并将试验数据填入相应的报表,报试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签认。
⑨.碾压结束后,同时还应恢复中、边桩,按照规定频率进行中线、纵断面高程及路拱横坡水准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填入《中线(轴线)偏位检验记录表》、《路面标高自检表》、《路面、基层横坡检查记录表》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
⑩.如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纵断面高程、路拱横坡及试验数据达不到规范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抽查签认不合格,应查明原因进行整改,直到监理工程师满意为止。 6、开放交通
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层温度低于50℃,且其他交通附属工程已完工,报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批准后,方可开放交通。 四、沥青路面实测项目 1、压实度
(1)、标准:压实度(马歇尔稳定度击实成型标准)规定值95%,压实度(试验路密实度为准)规定值98%。
(2)、检查方法:每200m每车道检查1处。 2、平整度
(1)、标准:δ规定值1.2mm;IRI规定值2.0m/Km; (2)、检查方法: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δ; 3、弯沉值
(1)、标准:小于等于竣工验收弯沉值。
(2)、检查方法: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4、抗滑
(1)、标准:a.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b.构造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方法:a.摆式仪:每200m测1处;横向力系数车:全线连续 b.铺砂法:每200m测1处。 5、厚度
(1)、标准:路面总厚度允许偏差-8mm,上面层允许偏差-4mm。 (2)、检查方法:每200m每车道检查1点。 6、中线平面偏位
(1)、标准:路面中线平面偏位允许偏差20mm。 (2)、检查方法:用经纬仪每200m检查4点。 7、纵断高程
(1)、标准:路面允许偏差±10mm。
(2)、检查方法:用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8、宽度
(1)、标准:有侧石允许偏差±20mm;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值。 (2)、检查方法:每200m用钢尺量4处。 9、横坡
(1)、标准:路面允许偏差±0.3%。
(2)、检查方法:用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五、路面其他附属工程 1、排水沟
为方便路面施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靠路面一侧水沟未施工,因此,路面施工完成后,应按路基浆砌工程的有关质量要求施工剩余水沟,且必须与路面协调一致。 2、路缘石
路缘石按设计预制安装,与路面协调一致,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3、其他交通设施
其他交通设施如标线、标牌等应按设计位置施工,且应与路面协调一致,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六、路面施工程序及监理工作程序框图
监理工作项目 施工程序流程 监理内容及质量要求
①.审查施工工艺流程,沥青混合料配合 比,以承包人建议的配合比作对比试验 监理检查、审批 施工前期 ②.检查承包人进场的机械、试验设备 ③.检查放样及下承层整修,清扫情况 合格 ①.沥青混合料级配含油量 监理检查、审批 不合格 试验路段检②.随时检测拌和摊铺,碾压各阶段温度 ③.测定压实度、厚度及各项指标 合格 监理检查、旁站 材料拌和 监理检查、旁站 监理检查、旁站 监理检查 监理审批 混合料运输 ①.控制混合料加热温度,出厂温度; ②.控制混合料进料计量; ③.抽查拌和料的集料级配、沥青含量; ④.外观要求拌和均匀、无粗细粒料分离、无花白、石子,无成团结块 ①.运输车辆覆盖,防止污染,防止降温; ②.控制混合料运达工地温度; ③.运输车辆底应无积水,为便于卸料,只能涂刷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涂料。 混合料摊铺 ①.正确放样(宽度、标高、横坡度等); ②.清扫表面透层油符合要求,保持铺筑连续,尽可能减少中间停机次数 ③.随铺随拉线检查平整度、横坡度,标高、厚度 混合料碾压 ①.控制初、复、终压沥青混合料温度 ②.按顺序碾压控制适合的碾压遍数、检测压实度 ③外观检查、表面平整、无轮迹、无松散、裂缝推齐、啃边、粗细料集中、拉沟等现象 接 缝 ①.接缝紧密,平顺,无明显缝隙 ②.横缝应与路中心线垂直 检查验收 几何尺寸量测 合格 填报《中间交工证书》 中间计量 施工后期 其他交通设施施工 监理检查 监理审批 施工结束 开放交通
中煤志丹县甘志路改线工程总监办
2015年8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