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反思

2020-10-08 来源:步旅网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意味着学生享受教育权利的平等。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学龄儿童都坐进了课堂,满足了“人人有书读”的愿望,但在班集体教学中课堂上“变相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一些教师开始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一、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并非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而更多地涉及新概念的根本转变,仅把合作学习看成徒有其形式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分组、自然的合作并不能使学生相互协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不能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功。

有效参与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参与的有效性,主要看参与对小组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的贡献。就个体而言,表现为面对学习情境入神、入境,这才是真正的、实质的有效参与。 美国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五个:1.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2.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3.个体责任;4.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5.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

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布里奇归纳了六条小组规则——道德素质:1.通情达理、以理服人;2.平心静气地遵循诸如每次只能一个人讲话这样的原则;3.说真话;4.给每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5.相信每个人都一样蕴藏着与讨论有关的知识;6.尊重所有参加小组讨论的人。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到小组中有秩序地进行交流或活动,达到或超过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一次有效的合作。 二、创设合作情境,激励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认知的发展。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合作中,应体现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意见时,不用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更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倡导合作精神,学会享受

探究性学习时,许多探究的内容、知识的理解是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完成的;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放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交流中,享受成功,享受快乐。比如第十一册第二单元“比的应用”中的例2,课本是这样解的,先求得数:3+2=5,再求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100×3/5=60(公顷),100×2/5=40(公顷)。可以放手让学生交流、合作,并鼓励他们,看哪些同学最聪明,能列出与课本不同的解法?这样挑战性的激励,就像奖励学生吃人参果一样,学生信心十足,觉得我是课堂小主人,老师尊重我的想法,只要我方法合理,可以同书上的解法不同,那我就是最聪明的人了。又纠正部分学生“唯书是从”的传统观念。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结果做出许多解法。(1)求大豆的面积100÷(3+2)×3;求玉米的面积100÷(3+2)×2;(2)把玉米的面积看作单位“1”,大豆的就是玉米的■倍,单位“1”是100÷(■+1)=40(公顷)。(3)把大豆的面积看作单位“1”,玉米就是大豆种的面积的■,单位“1”是100÷(1+■)=60(公顷)。虽然本题是比的应用,但同学们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说明不但可以按比例分配解,而且可以用分数解。 四、加强合作讨论,共同发展

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并对所学的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

互动功能、激励交往机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相互协作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率,真正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学习上来。例如,“加减法简便运算”课中安排一次这样的小组交流练习:说出下面几道题你的算法。①645-545-23;②(645-368)-32;③645-(170+30);④645-(245-47)。学生在交流算法与想法时,会说出题①直接从左往右计算好;题②不必去掉小括号好算;题③先算括号里的;题④去括号,再计算更简便。学生在同伴、老师的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最深的感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搭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感到被人尊重和悦纳的机会。例如,拼摆图行中,一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在汇报合作成果时,甲口述操作步骤,乙依此拼摆,丙协助完善拼图,在群策群力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种貌似平常的合作,并非个体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学生思想与思想交往锋、磨合、补充、沟通的基础上达到学习的理想与目标,同时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与人共处。

总之,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心理气氛,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古雷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