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年第11期 试论硕士研究生复试的发展与规范 吴苏芳,王云兰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 【摘 要】我国研究生复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 的招生质量乃至最终的培养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谊从观念态度到实践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 进复试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复试;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吴苏芳(1977--),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 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06)1卜0024—02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明确规定:硕士生入 见》,对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首次作了规范化和制度 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研究生人学考试 化的明文规定,对复试成绩权重、管理组织、考核体 的初试阶段,注重的是对考生进行本学科专业基础 系、复试程序和监督保障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 知识的考核,复试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 二、当前硕士研究生复试中存在的问题 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这对培养高层次创 近年来,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新性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复试工作,发挥 井结合自身特点,在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进行了一 其选拔、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从而确保招生质量。 些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一定程度上确保研 一、研究生复试的发展概况 究生招生质量。但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复试中仍存在 研究生复试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不 着一些问题。 同历史阶段不尽相同【l】。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探 (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错位 索期、平稳期和发展期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之际,教育部就提出复 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以研究为主要特 试问题,要求考生到招生单位复试,复试名单可以按 征嘲。学术l生是其本质特征。学术屙『生1吏研究生教育 1:2的比例确定。但这还是一个探索期,对于复试这 的管理,尤其是选拔人才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 一环节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到 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复试当中的运用。但在 1983年才真正发现复试应该成为研究生选拔中不可 当前的复试过程中,专业人员、导师没有发挥应有的 忽视的环节,各招生学科专业全面进行复试。1984 作用。由于国家划定统一的分数线,同时又要完成学 年,教育部强调:在初试的基础上进行复试,有利于 校的招生指标,导师常常招不到满意的研究生,近年 审核考生是否确有培养前途,各招生单位要在认真 来出现的有些导师停招研究生的现象就很值得我们 总结1983年硕士生复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这 深思。就国家和招生单位来说,国家主管部门权力过 一重要环节。从1984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对于研 大,学校自主权有限。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 究生复试的作用认识比较清晰,也比较重视,处于一 分统考科目和专业课科目,统考科目由国家统一命 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阶段 题,划定统一的分数线。而各招生单位为完成国家的 的复试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说也是一个无 招生规模在进行专业课命题时都尽量降低难度,以 为时期。从2003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中的复试 增加达到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这样一来,专业考试的 工作才有了一定的发展。2003年,在研究生招生工作 分数一般都能过最低单科线,国家统考科目就成为 中,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2005年, 人学考试真正把关的科目,复试也只是走走形式而 教育部进一步扩大招生单位自主权,要求各招生单 已。就招生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来说, 位在复试阶段结合学科及专业特色进行外语听力和 管理部门管理过于集中,研究生导师自主权不够。多 口语的测试;要求各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对MBA考 年来,研究生教育总是把严格管理放在首位,导师的 生组织政治考试和考核。2006年4月18日,教育部 自主权发挥很不充分。 正式发布《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 (二)复试工作管理不规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吴苏芳。王云兰:试论硕士研究生复试的发展与规范 . 目前,研究生复试工作还不够规范,复试标准和 在复试之前,复试教师首先要接受考前培训。培训的 要求不明确,造成复试的走过场或者出现复试中人 目的主要有:明确复试的意义,了解复试的要求,熟 为因素过强,不公平现象出现。复试工作管理的不规 悉复试的程序。 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规范复试程序。加大复试权重以后,导师个人 复试内容比较单调,不够全面,问题缺乏针对性 的人为因素是否会影响、有违公平、公正的录取原 和区分度,缺乏对综合紊质和创新意识的考核;评价 则,这是我们要加以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因此, 指标体系不够全面,致使一些从事该专业研究所必 复试工作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流程,建立完善的评 需的素质和能力在面试中不能有效地得到考察,同 估体系,编制统一的记录表格和评分表格。灵活的复 时部分评价指标(女口创新能力、科研水平等)涵义界定 试方式在规范的程序保障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 模糊,造成主考老师对指标的理解不一,评判也各不 用,尤其是在差额复试的要求下,如果没有规范的程 相同;评分标准不明确,全凭主观印象,缺乏量化标 序保证,不仅考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导师的利益也 准;复试程序不规范,组织实施不力,如面试顺序任 会受到损害。 意指定、面试时间长短不一等等,从而在客观上造成 3.科学地安排复试内容。复试的重点是对学生能 了对考生的不公平。另外,复试时间的安排也不合 力、素质及潜力的考察。试题的形式应灵活多样,难 理,国家给招生单位限定的时间不利于考生的调剂。 度在初试试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力求避免具 三、做好复试工作的对策 有标准化答案的考题。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基本 复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态度认识上的偏 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即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逻 差,也有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下从认识到实践各个方 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 面论述做好复试工作的对策。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多元的能力。另外,外语的听说 (一)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复试工作的重要性 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应成为复试的重要内容。 初试和复试在研究生入学选拔中承担的任务和 4.采用灵活的复试形式。由于各专业特点和要求 功能各不相同,初试考察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复试 的不同,复试形式不可能也不应该干篇一律。根据专 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研究生选拔不可或 业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或口试和笔试 缺的一个重要阶段,更能考察考生科研潜力和创新 相结合,以考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反应能力;具体的 能力。但有些招生单位为了多招研究生,增加上线人 试验操作可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小范围的集体 数,初试的专业科目出题尽量简单,复试就走过场。 面试可以从整体上观察考生的合作精神等等。不管 这可能能够满足该招生单位在数量上的要求,但不 方式如何,都应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科学的评判指标 利于质量的提高,影响学校声誉。要提高学校的声 体系,有明确的考试评语或分数。 誉,促进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5.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是实现招生工 选拔优秀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高层 作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复试工作 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提高高校声誉的最主要 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研究生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人 的途径,而声誉在学校事物中常常被首先考虑,它直 组成监督小组,对复试的全过程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接巩固本科的领域。用经济学的名词说,“学校的威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复试在公正的环境中顺利进 信愈高,它的名望愈大,它所能吸引学生的地理市场 行。复试的结果应向考生公示,使考生了解初试成 愈大。同样,威信愈大,学校内学额的需求愈无伸缩 绩、专业名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复试办法、复试名 性,同时愈加容易提高学费而不同样大地降低学生 单、复试成绩、录取名单等招生的全过程。同时,对考 的质量。结果,学校能够以提高的威信— 塞是高价 生有疑问或有争议的复试结果,可以进行复议复核, 的,而且含有更加高的费用——换取更高的学费,而 为每一位考生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依旧吸引足够数量和具有可以接受的质量的学 生” 。 [参考文献】 (二)规范复试工作的各个实践环节 [1】江莹.试论研究生复试发展轨迹及程序公正[J】.中国高 1.制定严谨合理的复试组织方式。组织方式是一 教研究,2005,(1 0). 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复试方式具有灵活多样和判 [2】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标准的非单一眭的特点,要保证其公正和高效,严 2001. 谨的组织方式不可或缺。招生单位应成立以主管研 [3】[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 究生工作的校长为组长的复试领导小组,成员由各 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有关专家,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督导员和纪检人员 等组成。各学科、专业成立至少五名教师组成的复试 小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当安排外校的老师。 【责任编辑包玉红】 2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