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分析

2023-03-18 来源:步旅网
2017年第4期(总第200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4,2017

Total No. 200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差异分析

李涛〃

(1.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100 ;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别之间、区域之间综合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一

个国家或区域能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充分考虑区域间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创 新等硬指标基础上,将管理、制度、文化、方法等软指标纳入到创新能力整体评价范畴中进行研究,深刻分 析中国区域创新现状及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出不同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的路径与 方法。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差异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 (2017)04-0049-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新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推进,国家之 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并日益表现为以创 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充分竞争。[1]大力推动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成为各 国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是 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形成的重 要保障。[2]由于历史、资源、环境、制度、管理等因素 的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差异和区域发 展不平衡。因此,从不同维度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创 新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形成差异的原因, 找出不同区域提升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方法,对有效 破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地理空间的维度 延伸,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内容的丰富,是国家 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1990年英国威尔士卡迪夫 大学教授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3],其 后,库克等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深人研究;

创新系统,使区域创新的理论研究向差异性研究延 伸。W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甚多,既有对区域 创新空间效应的研究,也有基于区域创新能力以及 城市创新能力层面的评价。如李习保、张宗益、白 俊红、李婧、刘思明、于明洁等应用随机前沿分析 (SFA)对区域创新绩效问题进行研究;中国科技发 展战略研究小组通过构建实力指标、效率指标、潜 力指标,每年对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排名。[5 ]

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既要考虑不变因素、渐 变因素、裂变因素,更要考虑引发裂变的深层次原 因,即人和影响人的环境要素。然而,创新能力评 价的已有文献大多以科技创新的指标为基础,而对 于影响创新的人的要素和影响人的环境要素的指 标研究不够。本文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研究视 角,深刻分析区域创新现状及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差 异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坚持发展存量、发 展速率、相对水平兼顾原则,坚持整体评价与个体 评价相结合、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原则,坚持创 新体系建设与创新链条建设统筹考量原则,以保证

C h u n g对韩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将韩

国16个区域分为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三类区域

[收稿日期]2017-04-06

[作者简介]李涛(1975-),男,陕西西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6D005);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基金项目(2016SDZ05)

2017年第4期(总第200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4,2017

Total No. 200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使得研究结果真正能反映各区 域的创新实力与潜力、揭示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区域创新 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三大模块,12个二级 指标,50个三级指标,106个四级指标。本文的数 据主要来源于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 技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三、 评价方法与结果

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的加权 综合评价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无量纲化处理。即将指标分为正向指 标(数值与效用值成正比关系)、负向指标(数值与 效用值成反比关系)以及复合指标(多个单项指标 计算生成)等三类指标。对单一指标的区域数据采 用效用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最优值为100, 最差值为0。分层逐级对指标数据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

U( A, 〇 =U( B!, 〇 /(B!) +U( B2, 〇 /(B2) + U(B3,0 f(B3)……,

其中,A、B、C、D表示分层,f(B)表示权重,表 示分层分区域的指标效用值。

第二步,通过专家打分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 尽管专家打分法属于经验和主观判断,主观性较 强,但通过对专家意见的统计、分析以及归纳,能够 对大量难以直接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 理的分析和估算。

第三步,加权计算。根据专家打分的出得权 重,进行分层逐级计算,得出全国各省份区域创新 能力的基础条件、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三个单项指 标的效用值和排名,最后得出各区域创新能力的综 合效用值和排名。

第四步,分析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对影响各区 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进行分类比较,得出科学的 研究结果,计算结果详见表2。

四、 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性分析

从表2来看,我国各省之间区域创新能力大致—

50 —

可以分为三个集团。排名第1 一4位的江苏省、广 东省、北京市、上海市为第一集团,其创新能力综合 得分和分项得分均远远领先于其它省份;排名5 — 15位的浙江、山东等省份紧随其后,处于第二集 团;其它省份处于第三集团。可以看出,第一集团 和第二、三集团之间,第三集团领先省份之间与落 后省份之间创新能力差距明显。

通过分析得出,导致各省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是 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绩效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 的次要因素,基础条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 弱,并且各省之间整体上差距不是特别明显。因此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要大力推动区域 创新环境建设,提高创新转化能力。从分指标项来 看,人口素质、科技创新是人的因素在创新链条中 的指标体现,说明了提升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 创造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的重要性。科技合作、市 场环境、经济发展是管理创新在创新链条中的指标 体现,说明了管理创新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 性。以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为例,北京市是国家 政治、文化、科技中心,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最为 密集的省份之一,因此就具备了人口素质、人文环 境的基础,同时,为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北京市加强 了政策制度建设,近年来出台了《北京技术创新行 动计划》等多项文件,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战 略,使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在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 两项指标上就领先于其它省市。江苏省是我国重 点大学比较密集的省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江苏省 在创新发展战略上,重点突出了市场环境建设与科 技创新能力提升,具体指标体现上,江苏省是我国企 业数量最多的省市之一,但企业税费相对于其他省 市却非常低,这保证了企业创新投人的数量和质量。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企业最多的省 份之一,广东省的创新战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 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为重点,体现在指标上,即广东 省发明专利为全国首位,研发人员规模全国第一,这 也使广东省在创新绩效上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2017年第4期(总第200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4,2017

Total No. 200

表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1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数

1.1人口素质1.2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数占比、增长率

1.3 6岁及以上人口大中专学历人数、占比、增长率2.1政府研发经费投人2.2研发人员数量

U研发投人2.3企业研发经费投人2.4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数量

基础条件2.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3.1异国合作

1.3科技合作

3.2异省合作3.3同省异单位合作

4.1技术市场交易金额、增长率

4.2区域国内技术引进数1.4技术转移

4.3区域国外技术引进数

4.4规模以上企业购买技术经费及增长率1.1电话

1. 2互联网2.1基础设施

1.3交通

1.4科技企业孵化器

2.1区域法人机构类型数量与占比2.2企业法人单位数

2. 2市场环与

2.3高薪技术企业数量及占比2.4税费水平

2.5居民收人与消费水平创新环与

3.1文化与教育经费投人

3.2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学生数量及占比

2.3人文环与

3.3跨省、跨国人才引进数量及占比3.4区域出版印刷与公共图书馆数量及占比3.5区域广播电视数量与覆盖率4.1区域金融机构数量及覆盖率

4.2规模以上企业金融机构贷款额2. 4金融环境

4.3区域内投资机构数量

4.4科技企业获取风险投资及其他投资额1.1地区GDP

1.2人均3.1经济发展

GDP1.3人均收人1.4人均可支配收人

2.1发明专利申请、受理及授权数3.3国内、国际论文发表数

3.2科技创新

2.3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研发与生产2.4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

创新§

2.5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人3.1就业

3.3社会事业

3.2公共管理3.3社会保障4.1产业结构4.2生产总值能耗

3.5可持续发展

4.3电耗4.4污水排放4.5天气污染

表2 2016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

综合值基础条件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地区

(权重1.00)(权重0.30)(权重0.35)(权重0.35)效用值

排名效用值排名效用值排名效用值排名江苏59.41164.22251.23263.472广东56.81251.38450. 02368.251北京53.87366.21152.44144.726上海46.57454.08339.40447.304浙江37.09538.45631. 69541.328天津36.87635.23827.32847.833山东36.43734.86931.23642.987重庆35.51838.51527. 14941.319安徽31.85928.291528.35738.4011四川29.841032.741227.021030.1716陕西28.581133.251026.831126.3326湖北28.501229.161317.881738.5510湖南28.011337.16724.761223.4230福建27.711428.461417.891636.8912河南27.651519.182315.442047.125海南27.441633.061122.721327.3421贵州24.811727.331620.121427.3422辽宁24.701825.281818.761530.1417广西23.441921.422012.432736.1813甘肃22.272025.411714.842327.0125江西22.132114.413017.341833.5414黑龙江21.322222.351916.261925.5028河北21.162319.012415.202228.9620宁夏20.392421.132110.713029.4419新疆19.822520.062215.312124.1229云南19.452617.742614.062426.3127吉林18.722714.162811.372929.9818内蒙古18.342812.322911. 632830.2115山西18.322917.812510.003127.0823西藏18.013012.333113.822527.0724青海

16.06

31

17.25

27

13.20

26

17.90

31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还需要创新能力各要素之 间均衡发展,促进知识在创新体系链条中的快速流 动。M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在基础条件、创新环 境、创新绩效上分别滞后于北京市和广东省,但是

2017年第4期(总第200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 4,2017

Total No. 200

因为各项指标均衡,在综合能力上却高出了北京市 和广东省。北京市虽然在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上 远远高于江苏省,但是因为创新绩效的差异,在综 合排名上低于江苏省。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我们发现 我国区域战略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以人为核心 的知识要素在创新链条间流动的差异以及导致这 种差异形成的要素区别,在指标体现上具体表现为 各省间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软能力建设(包括市场 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科技合作、科技创新等二 级指标)上的差异。

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在国家创新 战略层面,在积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打造 区域创新领先省市、实现典型带动的同时,要高度 重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均衡性,适时出台对落后 地区的支持政策,避免区域创新能力出现极化,并 进而导致人口、产业等要素出现极化。第二,在区 域创新体系中,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软能力建设的 重要性日益显现,各区域要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 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根据本区域特点, 有针对性的加强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 造有利于知识获取、有利于知识转化、有利于知识 创造的创新环境。第三,人的因素是决定区域创新 能力的核心要素,各区域创新主体应树立以提升人 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理念,在

具体策略上,可以通过积极营造环境引进现有人 才,通过政策扶持培养已有人才,通过加大教育、人 文投人培养未来人才,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大力 扶持区域内高等院校建设,扎实做好教育工作,为 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是区 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要素与先导因素,是聚集创 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的前提条件,虽然当前随着 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已 得到快速提升,但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之间仍存 在较大差异,各区域创新主体应因势而为,进一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髙伟,刘鑫渝,官建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 (4) :37-45.

[2]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2012.

[3] 马永,王展昭.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主导产业的互动绩效浅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4 (22) :14-16.[4]

Chung S. Building a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Re­

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J]. Technovation, 2002 (8) : 485­

491.

[5]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6] 李涛,孙研.我国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

析—

基于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6(1):134-139.

[责任编辑]王立国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China

(1. China(Xi’an) Institute for Silk Road Research Xfan, Shanxi, 710100 , China; 2. Xf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Xian , Shanxi ? 710100 , China)

Abstract:

Li Tao1,2

In the times of the economy and knowledge and globalization,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has been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ore element of competition among centuries and regions and the key of the healthy, continu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or a region.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soft indexes of management,institution, culture and approach into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evaluation? analyses the Chinese regional innov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ep reason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difference on the bases of considering the hard indexes of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ket innovation. Then the approach and paths would be proposed for improving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Key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difference analysis —5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