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园课堂与课程的再造
各位领导同仁上午好,按照局长的要求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我们和睦路小学对于课堂与课程新学期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有一些还不是很成熟,望领导多批评。
我们和睦园秉持这样的观点:学校才是课堂和课程生长的地方!我们追求这样的理想:让课堂和课程更适应学生的发展、更焕发教师的个性!
一、 课堂构建: 回归本真,动静两相宜
二、 课程再造:回归本真、雅贤不思齐
当课改进入深水区,对于课堂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一、 课堂构建: 回归本真,动静两相宜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和睦园对教育的期待。
所谓的“静”体现在以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授课的同时,学生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授;而所谓的“动”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上,反映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理念大力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诸多教师践行新课改的重要行动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校的有些教师矫枉过正,有的把过多的时间都给学生分组讨论、解题分析,有的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谈见解,还会追求提问的数量和时间等等。这些现象有时会阻碍课堂的有序推进,我们尝试着从把握课堂教学的“动”和“静”关系,来思考,这是本学期我们学校课堂教学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
这是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学校是主题学习和学习力课题实验校,以语文学科为例展开一点谈。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日渐更新,“生本”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初步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使得教学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新景象:语文课堂更具人文,资源的开掘更趋丰富、教学形式更见多样。然而,静下心来反思,还是有一些容我们思考的空间,我想从四个方面来思考,因时间原因重点谈前两点:
思考一:既突出“人文”,且不忘“语文”;
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和巩固,在课上明晰它的生成,在课后和平时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每课课前三分钟对各类基础语文知识有步骤地进行类别巩固,让学生熟练地内化和呈现。
语文知识从文本中来,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注重的文本的人文性,“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必须寓于学生或说或写的发声表达中体现,所谓言为心声,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能、技巧问题,而是表达中的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趣味。其中对人文的感悟和由心而生的表达是以阅读的知识结构和由此而日臻强化的阅读认识能力为支撑。有了坚实的认知结构,自会出现“呼朋引伴”式的阅读“同化”效应,也会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读书嘛,这个过程它只会静悄悄地走来,静悄悄地发生。所以,语文课我们考虑也要我多一点地坚守语文本位,扎实我们的教学导学和实践,当然不必担心其人文功能的落实,在与文本的深入接触中也自然不会旁落。
思考二:既注重“整合”,且不迷失“本真”;
简单地说,我们采用“以内容分类的”群文结构,进行着“高密度、综合性、人文内涵集中”的主题教学。但是我们有些老师在这个教学中迷失,或裹步不前,或不见原点,我们课堂上建议我们的老师注重四环节中的“导学”和“实践”,先抓实教材再外延丛书,知方能变,变才会通,看似传统,不可否认它就是规律,尚不致于当你听课后离开教室的时候老师再重开文本。
思考三:既推崇“感悟”,且扎实“语用”;
思考四:既讲求学习“模仿”,且不消融“个性”。
课堂既需要“动”,也需要“静”,追求“动”“静”结合,“动”“静”和谐相生,也行这样才更适合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群体。
习总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诸葛亮的前句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这是诸葛亮用毕生感悟留给他的后代箴言。
二、课程再造,回归本真、雅贤不思齐
校本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的重要平台。我们和睦路小学本着让校本课程接地气,聚人气,让和睦阳光课程研发为学生提供享用一生的技能本领。
我们想校本课程不应只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的全部生活,学生的生活经历、个人知识、直接体验,都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对学生情感、生活、成长的各种影响。我们只会仰视那射箭、高尔夫、人生规划课程等等那样如浮云中的高端课程,而是依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从生活实际出发,本着“给学生享用一生的技能本领”的教学目标,搭建了和睦阳光课程的基本架框。编写了和睦阳光校本课程的教学活页体系纲要。
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发展性课程——和行、和礼、和美(普及生活礼仪、安全、节能等)课程
生活实践技能类---择菜、梳小辫、钉扣子、整理物品、织毛衣等课程
实践性课程——主题实践、节日实践,普及生存技能和生存体验
项目学习---和弟弟妹妹共成长、和睦娃童眼看家乡等
学校开设了五大类十项,四十多门课程,这些通过课堂和实践活动得以实施。
综上我们和睦路小学已初步将和睦文化,外化为学校环境,固化为和睦课程,同时内化为师生言行,让大家感受到的是生态活力、阳光和睦,教师们用阳光心态育阳光和睦学子,进而打造和谐和睦园。我们相信: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只要坚持就有奇迹。
心之所向,教育之道自在,因为心怀真诚,因为用心领悟,正如美国一位作家所言“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们不好高骛远,如我们不敢相信贫穷的河南农村培养出一个朱婷,那就是当地教育的成果,我们也无法奢望一定能培养出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我们只是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平凡幸福的人,努力让他们有自由的灵魂、独立地思想、真实地生活。所以和睦园中,我们相信种子自身的生命力,我们将静静聆听种子萌动的声音。需要我们做的是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其他的就交给阳光和岁月,岁月中不忘初心、静心育人,与他们相伴度过阳光灿烂、美好幸福的六年时光。具体的一些做法还没有提及,有机会欢迎领导同仁到和睦园来指导工作,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