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8、三打白骨精

2020-07-27 来源:步旅网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8、三打白骨精

主备学校:中山西路小学 课型:阅读课 审核:中山西路小学六年级语文组 授课时间:2012.3.5----3.6 【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课文的主要特点是: 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围绕“三变”、“三打”和“二责”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虽然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实际使的是美人计,二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实际使的是是苦肉计。三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实际使的是离间计。 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唐僧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㈢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等。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相关词语的意思:造化、哀告等。 2、能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

3、以“三变”——“三打”——“二拦”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拦”过程中,品读语言,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4、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难点】

抓住“三变”、“三打”这一关键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 【资料链接】 走近名著:

《红楼梦》 曹雪芹 林黛玉 葬花 《三国演义》罗贯中 诸葛亮 空城退敌 《水浒》 施耐庵 武松 景阳冈打虎 《西游记》 吴承恩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吴承恩根据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经的史实,注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创作而成。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同音字:

Zhāi 采( ) 书( ) 一罐( ) Mán ( )怨 隐( ) ( )不讲理 Zhòu ( )语 ( )纹 暴风( )雨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① 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mēng měng) 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

②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pǐ pī )脸一棒。 .③ 唐僧喝(hē hè )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3、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再读一读。 ① 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 ( ) ..②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 ) ..③ 唐僧一再推辞。 ( ) ..④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 ) ..4.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 ★★ ★★★ (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 (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 (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

2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二、课堂研讨 一、检查预习导学 二、导入

1.出示课题:8.三打白骨精 齐读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人物 事情 )

请学生上台完成板书:孙悟空(打)→白骨精(骗)→唐僧(拦)孙悟空

2、同学们,这也是一篇小说,任何一篇小说中都会有: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把“人物、情节和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我们这节课就来认真研读一下。 三、新授 1、环境: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环境?(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这就是环境,课文中虽然描写的很简短,但就这两个词给你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起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拿出原文指名读。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2、情节:

跟刚才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有妖必有故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的?

妖精“三变”的情节:

(1).说起因:有情节就有故事的发展,咱得先从故事的起因聊起。谁来说说起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就是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看看文章中怎么说的?指名读。

出示句子:“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白骨精怎样的性格特点。 (2)、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白骨精“三变”的语句。 一变美貌村姑:

用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美貌。) 原著比较:

出示:“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

3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藏柳,声如莺啭林……”

《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故意重音强调)的文字描写后,批了一个字: “妙”。妙在哪?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变八旬老妇:

①、出示:“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② 自由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突出理解“闪”

③ 看着样子,听着哭声,真够可怜的。然而你同情吗?(是“苦肉计”) 那这“哭”里又藏着什么呢?“哭里藏刀” 三变白发老者:

原著中有这么关键的一句,读读,看看妖精这一变,又妙在哪儿? ①出示原著:“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②指导分析:这不是佛家人的做法吗?这样的吃斋念佛之人可经常念叨—— “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经常诵读的句子,那么,这白发公是真心向善吗?(无心向善) ③那这“伪善”里又藏着什么呢?(想吃唐僧肉) 小结:

白骨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变村姑美人计;二变老妇苦肉计;三变老者离间计,可谓是一计生一计。所以说白骨精是有意作恶。 孙悟空“三打”的情节

仔细读课文,结合妖精的每一次“变”,找一找孙悟空是怎么打的? (1)把描写“三打”的句子直接提炼出来,读一读:

出示:“‘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2)提炼打的三个动作。

出示: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

(3)联系妖精的变化,说说为什么三次打的动作不同?

劈脸一棒: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迎面看见有妖精来不及多想,所以迎面劈脸一棒,动作迅速。

悟空认出白骨精,举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脸一棒,你看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

4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不猛?这就叫——猛打。

当头一棒:从上往下打的。这个八旬老妇人,走路颤颤巍巍,一步一哭口,一定是低头,所以,顺势“当头一棒”!

如果说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这儿的急打是急中有准备,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抡起一棒:悟空把所有的愤怒都集中在这一棒上,心想必需打死他。而且,这次他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叫来众神作证,万一唐僧再责怪他,也好让他们帮助说话。所以,这一次是想好了,劲儿运足了,那是从下使劲——抡,把金箍棒扬起,多有力量!

小结:这一藏,躲过了紧箍咒;这一笑,迷惑了妖精;这一叫,又征服了师父,你看悟空多么的机智啊,所以说,这三打叫(巧)智打。

(4)有人说“一部小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从这三打中我们又看到孙悟空性格呢?

唐僧“二拦”的情节

面对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态度呢?

(1)、第一次:扯住孙悟空,责怪悟空无辜伤人性命。第二次:唐僧从马上摔下来,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2)、出示句子: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

唐僧因为 而摔下马来。一个“摔”字,我们感受到唐僧的 3、总结:

真不容易,孙悟空大显神通,运用自己的智慧终于打死了白骨精,这就叫(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四、复述课文:

出示复述要求:1、故事情节完整 2、复述时尽可能用上文中的词语 3、人物形象饱满、有特点 (1)指名复述 (2)同座位复述课文 五、当堂训练

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按要求填空: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

5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一个“夺”字写出了猪八戒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

这个老妇人其实是 ,这个“闪”字与这句中的 -相矛盾,因而传神地写出了 。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 .

唐僧因为 而摔下马来。一个“摔”字,我们感受到唐僧的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孙悟空看见 , 他心想 ,“笑”字写出了 。 四:巩固练习:

1、收集、交流《西游记》中其他故事,召开故事会。 2、阅读《三打白骨精》选文: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 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 附板书:

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 机智 狡诈 糊涂 猛打 村 姑 急打 老妇人 巧打 老公公

6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山西路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教学后记】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