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均衡 D、完全竞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因为( ) A、研究方法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判别标准不同 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 A、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 增加 D、难以确定
2、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没有影响
3、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A、减少 B、不变 C、 增加 D、难以确定 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所引起
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是一回事.
5、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6、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 D、价格下降 7、按照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垂直直线 B、水平直线
1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8、需求规律说明(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得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增加 9、需求定理是由( )所决定的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D、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0、供给曲线是表示( )
A、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供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C、供给量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D、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11、供给规律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的变动是(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关的 D、反方向同比例 12、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
A、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 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13、均衡价格是( )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B、固定不变的价格 C、支持价格 D、限制价格 1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价格下降的绝对值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绝对值 C、价格变化的相对值除以需求量变化的相对值
D、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值除以价格的相对变动值 15、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
A、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 B、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C、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 D、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16、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
A、面粉 B、大白菜 C、服装 D、化妆品. 17、哪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 )
A、小汽车 B、衣服 C、食盐 D、化妆品. 18、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二、问答题
1、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需求(供给)的变动是指由该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动,比如消费习惯、工资变动等等,在图上表现为需求(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是指由该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表现为一条需求(供给)曲线上不同点之间的关系。
2、需求定率和供给定理分别是什么?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以及心理预期
2
等),消费者对于一般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呈现出反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应量和商品价格之间是正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叫供给定律。
三、计算题
1、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Q1/2,分别计算价格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解: Q=(100-P)2 , 当P=60时,Q=1600, 当P=40时,Q=3600,
QPQPP/2(100P)QPPQQ60 当P60时,EP2(10060)3160040当P40时,EP2(10040)4/33600EP
2、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TR=PQ)方程为:T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解:TR=100Q-2Q2 = (100-2Q)Q, P=100-2Q, Q=50-P/2 MR=100-4Q, 当MR=20时,Q=20. 此时,P=60
EPQPQP1P160/1.5 QPPQ2Q220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2、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先增后减 3、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边际效用为正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为零 4、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
A、MUX/PX 3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的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垂直 D、水平 6、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先答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然后举例说明,有很多例子,如一位同学所答人:)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第一件商品时效用最高,第二件不如第一件商品的效用高,如果对同一件商品的消费继续进行下去,后面消费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将越来越低。 例如,某人一定时间内不停地吃同一种食品,最后会讨厌吃这种食品,甚至不再消费这种食品;又如:同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再重播,最后观众会讨厌看这部电视剧。这就是典型的边际效应递减效应 2、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线上不同的点表示不同的消费品组合,他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效用)都是相等的。 特征:(1)斜率是负的(一阶导数为负),同时其形状都是凸向原点的(二阶导数为正)。(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3)越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说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三、计算题 1、已知效用函数为U=X2+Y2,求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MRSYX,以及X=10,Y=5时的MRSXY、MRSYX。 解:由题意知:U=X+Y,即 MUX= 22dUdU=2X ①, MUy==2Y ② dYdX因为 MRSXY= MUXMUYX, MRSyx=, 代入上式公式①②得:MRSXY= ③, MUYMUXYMRSyx= Y ④ XXY1= 2 ,MRSyx== YX2当X=10, Y= 5 时,MRSXY= 4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 A、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 B、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变化 C、生产技术发生变化 D、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投入改变对产量的影响 2、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总产量( ) A、一直增加 B、一直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先增后减 4、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 ) A、总产量最大 B、总产量最小 C、平均产量最小 D、平均产量最大 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与平均产量相等 6、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 A、无差异曲线 B、等成本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7、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 ) A、MPK/PK A、成本增加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技术水平提高 9、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 ) A、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交之点 B、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切之点 C、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离原点最远的等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10、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二、问答题 1、简要说明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变化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开始都趋于上升,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均趋于下降。 第二,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当边际产量递增时,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当边际产量越过最高点开始递减时,相应地,总产量以拐点为转折点,开 5 始以递减的比率增加;当边际产量降到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当边际产量最终减为负值之后,总产量趋于递减。 第三,边际产量先于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不断递增,直到最大值;而一旦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开始递减。由此可见,平均产量必然在等于边际产量时达到最大值。 2、举例说明收益递减规律? 答:收益递减规律也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其他投人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即产出的增加赶不上投入的增加。该规律另一种等价的说法是:超过某一水平之后边际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 (有位同学这么举例,不错) 比如洗衣服这个工作,可以一个人专门洗,一个人负责甩干,一个人负责晾起来。三 个人比一个人的产出要高得多。这也是分工的结果。 但是如果变成了20个人来做的话(没有增加洗衣、甩干、晾衣服的设备),一些人就 开始聊天,说笑。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从而降低了产出。 俗话说:“人多打瞎乱,鸡多不下蛋。”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3/8K5/8,又设PL=3元,PK=5元。 ① 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② 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③ 求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的值。 解:①由题意可知: Q=L 3/8 K 5/8 , C= LPL+KPK ,PL=3 , PK=5 dQ3dQ5 MPL=dL =8 * L-5/8K5/8 , (1) MPK=dK =8 * L3/8K-3/8 (2) 当 MPLMPK时,成本最低,(1)、(2)式代入得:L=K (3) PLPK因而,当产量Q=10时,把(3)代入生产函数,得:L=K=Q=10 (4) 最低成本支出:为3*10+5*10=80 ②与①解法相同,L=K=25, 最低成本支出=3*25+5*25=200 ③由上面(1)、(2)结合 MPLMPK,有L=K, PLPK代入Q=L3/8K5/8,L=K=Q 又总成本TC = LPL+KPK=8Q=160, L=K=Q=20 第五章 6 一、选择题 1、固定成本是指( ) A、厂商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 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需要的费用 D、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的费用 2、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 A、管理人员的工资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 厂房及其设备折旧 D、正常利润 3、在短期平均成本上升阶段,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 A、等于平均成本 B、大于平均成本 C、小于平均成本 D、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 4、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 A、1年以上 B、部分生产要素可以随产量得到调整的时期 C、10年以上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5、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D、按一固定比率减少 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 )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7、利润最大化原则是(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二、问答题 1、AVC、SAC及SMC的变动规律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答:⑴变动规律:AVC、SAC及SMC三条曲线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先递减而后递增,呈现出U型。 ⑵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总成本平均曲线SA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分别相交于它们的最低点。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的点在与平均可变曲线相交点的右上方,即平均可变成本先于平均总成本开始递增。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如何构成的,其特征如何? 答:⑴构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例如,有三条短期成本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生产规模上平均成本的变化情况,越是往右,代表生产规模越大,每条SAC与LAC不相交但相切,并且只有一个切点,从而形成一条包络曲线。之所以这样,就是为求降低成本而选择生产规模的结果。 ⑵特征: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与短期平 均成本相同。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有区别,这就在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 7 增加都变动较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2-8Q+100,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的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解:由题意知:MC=3Q2-8Q+100 又 MC = dTC , 所以 总成本 dQTC=MCdQ=Q – 4Q 3232+100Q + C , 又 当 Q = 5时, TC = 595 ,所以可得:C = 70 TC= Q – 4Q +100Q +70, FC = 70 AC = TC70 =Q2 -4Q+ 100 +, QQ32VC = Q – 4Q AVC= +100Q , VC=Q2 – 4Q +100 Q 2、已知某产品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1.2K1/2 L1/2,长期中,令PK=1美元,PL=9美元。求该产品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解:法一: 由生产函数得到:MPL0.6K1/2L1/2,MPK0.6K1/2L1/2最优要素投入满足: MPLMPK,得出:K9LPLPK QQ,K3.60.4代入生产函数有:LTCLPLKPK5QAC5,MC5 法二: 由题意可知:Q=1.2K1/2 L1/2 , LTC = L PL + KPK , PK=1 , PL=9 设 F(L,K,) = L PL + KPK + ( Q - 1.2K1/2 L1/2) 根据拉格朗日定律可得:Q = 3.6L , Q = 0.4K ,所以 LTC = K + 9L =5Q 即 ATC = 8 LTCdLTC = 5, LMC = = 5 QdQ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