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语文园地八

2023-06-18 来源:步旅网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了解钅、木、氵、火、土字旁的构字意义。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语说句子。

3.认识“我的发现”中的字,会区分“礻”和“衤”及“冫”和“氵”的字。 4.积累《舟夜书所见》这首古诗。

5.学习“我爱阅读”中的课文《李时珍》。了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原因和经过,体会他不怕艰辛及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5.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字典词典(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我的发现)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认读。 钩

铲梅柿源涨炬灿垮坟

2.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构字意义。 3.展示搜查资料,分组交流。

(1)钩,一般指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也是中国武术器械之一,由戈演变而来。铲,中国古代民间起土用的农具,也用于建筑等领域。也是武术器械之一,是薄体阔刃的长兵器。

1

(2)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红白颜色,分五瓣,香味浓,果实味酸。柿,落叶乔木,花黄白色。果实叫柿子。 (3)源,水流所出的地方。涨,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 (4)炬,火把。灿,光彩耀眼。

(5)垮,倒塌,坍塌。坟,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 4.总结构字规律想想有相同部首的汉字都与什么相关。 如:钩,铲都与金属有关,梅与柿都与树木有关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并讲一组词的词意。 忽然突然立刻马上一瞬间一眨眼 逐渐渐渐慢慢徐徐慢吞吞慢悠悠 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造句:这件事真的很突然。街上的人忽然多了。

2.让学生自己查词典了解其余各组词的词义。掌握近义词。如:立刻:表示动作行为紧接着某个时刻。 马上:立刻。

造句:同学们听到这句话,立刻鼓起掌来。 马上:快进去吧,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 ……

3.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还有哪些近义词。 如:观察观看,轻快轻松,增加增添……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体会太阳的害怕情绪。 5.学生仿照句子,说一说。

如:小明着急死了,匆匆忙忙地跑回了家。 李明杰开心极了,高高兴兴地跑进了教室。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教材四组字。 2.总结构字规律。

2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2.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写。 (2)解诗题。(逐字理解) 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3.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指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 “孤”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萤”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分是“虫”,不要写成“火”。 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5.解释大意。

(1)读句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

(3)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3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一只孤零零的萤火虫,静静地映在水面上。 (4)读第二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6)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一陈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6.展开想象,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2)让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见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通过图文对照,从中体会到诗人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及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3)让学生讨论:在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7.教师小结。 二、我爱阅读。

1.导入。

李时珍是明朝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从小立下志向,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他一生中的巨大成就就是编著了世界医药科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本草纲本》。

2.带着问题讲解课文。

(1)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李时珍创作过程的段落。 (阅读第3、4自然段)

(2)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让李时珍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医药书?自己默读 第三自然段,勾画相关词语。

(3)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找,李时珍为编写药物书做了哪些准备?

4

(4)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经历了千辛万苦,那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5)最后,李时珍用27年完成了《本草纲目》,正是有了李时珍这样执着和救死扶伤的精神,才有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教师课堂小结。

------------------------------------------------------------------------------------------ 学好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5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