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藉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2.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3.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5、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判断(每题2分,共20分,需要改错)
1.中央银行目前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又以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说是错的。(非担保贷款,应该为信用贷款)
但是,资产负债表不同,信用为……抵押品不是发放贷款与否的关键,信用贷款为主 2.央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官方组织
错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为半官方组织
3.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 错误。 应改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限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最大规模,同时,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从而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4.货币的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区别,
经济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根据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增加包括存款货币在内的货币供应总量。货币投放适应了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增长的需要,既可以避免货币投放过多,又能确保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要。
财政发行是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在国库可以直接发行纸币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发行纸币来弥补赤字;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政府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债,迫使银行额外增加纸币发行。财政货币发行纯粹是为了弥补财政次之,没有经济增长作为基础,每额外发行1单位纸币,都没有等量的商品和劳务相对应,由此增加的纸币发行会形成超经济需要的过多货币量,会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和物价上涨。 5.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形式
(要提供担保,以政府债券、商业票据为担保) 6.全额结算和净额结算那个效率和安全最好? 全额好,可以避免信用风险
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怎样调节货币供应总量
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卖出有价证券,可直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超额准备水平,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总量。 8.央行统计信息体系中金融统计处于核心位置。
9.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比负债更有可控性,主动性。央行资产业务对货币供应又决定性作用
10.集中存款准备金是央行重要的业务,是保证央行支付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答(4个,每题8分)
1.央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有何意义?
再贴现和贷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两种方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资产业务,其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为了满足借款人不断增加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提供更多的资金供给、提高信贷规模。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些贷款不能按期偿还,或者出现突然性的大量提现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便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兑现困难的情况。面对这种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来解决部分问题,但同业拆借的数量不可能很大,特别是当遇到普遍的金融危机时,情况就会更为严重。此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便突出出来。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便是最后的解决手段。
(2)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在中央银行制度下,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量,从源头上看都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在信用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形成社会的货币总供给。随着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扩大,货币供给也相应随之增加,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和贷款便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2.如何理解央行存款业务与其发挥职能作用的关系P86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三个方面。存款业务是中央银行重要的业务之一,存款业务的开展与央行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1)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存款业务与流通中现金的投放有直接关系。在其资产业务量既定的情况下,负债方若存款增加,可以减少现金投放或增加回笼;中央银行存款的减少则意味着需要增加现钞投放。因此,中央银行存款的增减对于现金发行量和货币结构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通过准备金存款业务,可以调节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的数量,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支付能力有决定性作用,从而成为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央银行通过存款业务集中必要的资金,有利于在不影响货币供给的情况下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中央银行收存各金融机构的存款,有利于组织全国的资金清算等。
(3)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为政府经理国库,对政府融通资金。政府存款的任何变化,都是由中央银行代理国库收支、购买和推销公债、向财政部增加或减少贷款的结果。同时,中央银行作为监督管理金融业的部门,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存款变化情况的掌握,可以及时了解和监督金融业的资金运动状况,从而既可以监控金融业经营风险,通过金融监管消除和减轻金融业经营中的各种隐患,又可以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一句,保证货币政策得以顺利实施,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3.为什么说实施全额结算有利于规避系统风险P129
较之净额结算,实时全额结算具有明显的效率和安全优势。首先,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显著特征在于“实时”和“全额”。“实时”即结算在营业日清算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全额”即每笔业务单独处理、全额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方总额轧差处理,从而实现了支付信息的“随到随处理”,提高了支付效率。其次,在净额结算中,从支付信息的发出到资金的最终结算之间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即结算时隔,一般而言,时
隔越长,支付完结的速度越慢,风险越大。实时全额结算实现了支付信息的即时处理,将结算时隔降至最低(甚至为零),且所有支付业务均是不可撤销的、终局性的,从而减少了清算过程中的因素干扰,提高了安全系数。
4.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之间的关系P113
答: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是:
(1)就其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实际上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贷款的收回,其效果都是相同的。
(2)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相反,中央银行卖出证券同收回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收缩。
(3)无论是证券买卖业务,还是贷款业务,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其主要区别之处是:
(1)资金的流动性不同。中央银行的贷款尽管都是短期性的,但也必须到期才能收回;而证券业务则因证券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因此,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的资金流动性。
(2)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取问题,通过贷款业务,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未到期的证券买卖则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的价差收益。
(3)中央银行从事的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都以该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前提;而从事的贷款业务则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低,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可以从事贷款业务。 论述(8分+10分)
1.按照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是否与资金的运动相关,央行业务可分为哪些种类P63
中央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其各项职责。由于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其业务活动的种类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有很大不同。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首先,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的共同特点就是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业务活动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形成了资产负债业务,这类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状况综合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黄金外汇业务。(2)支付清算业务。支付清算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包括拟定支付结算制度与规则并组织实施、为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建设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内容。(3)经理国库业务。这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办理和管理国库业务而形成的重要业务。(4)会计业务。包括体现和反映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会计业务。 其次,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管理类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或结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管理性业务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
管理、金融调查统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业务。 2.结合我国实践分析发行央行债券的意义P96 ①历史追溯 2,怎样实现货币政策 3发行央行债券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在哪?4.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1)我国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实践。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我国从1993年开始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当年发行了200亿元的中央银行融资债券。2002年9月,为吸收因外汇占款投放而增加的流动性,并进一步丰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为中央银行票据,之后,中央银行票据不断发行。到200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余额为11 079、01亿元,占当年负债总额78 435、58亿元的比重为14、12%。 (2)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央银行债券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债券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发行的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通常是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过多,而中央银行不便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发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过程中,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尤其是国债市场不发达,中央银行债券往往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效应在于,直接减少了基础货币量,这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水平的效果是相同的。但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相比,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独到之处在于,既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又具有市场化、灵活性的优势。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超额存款准备部分地转变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这部分资金无法用于流通支付,只能存放在央行的账户上;而中央银行票据尽管不能用于现金支付,但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其可以上市交易,这样赋予了持券机构自我调节流动性的权利。最终的持券者是谁对于中央银行并不重要,关键是中央银行债券在总量上吸收了商业银行这部分多余的流动性。
(3)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重要意义。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看,中央银行采用价格(利率)招标方式能够发现真实市场价格、货币市场利率,采用数量招标方式能够以稳定的价格引导货币市场供求状况。通过发行中央银行债券,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引导、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反应来了解货币量的供求。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针对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的情况,根据市场利率变化与货币政策的需要,决策使用价格(利率)招标方式或数量招标方式,灵活调节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其中,价格(利率)招标方式发行央行债券更多一些,以发现市场利率水平,了解金融机构对利率走势的预期。中央银行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性不断加强,这为基准利率的形成、建立间接调控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答:(1)相同之处:①融资效果相同:买进证券相当于发放贷款,卖出证券则相当于收回贷款;②对货币供应的影响相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成倍扩张;卖出则反之;③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2)不同之处:①资金的流动性不同:贷款到期才能收回,证券则可随时买卖,其流动性高于贷款;②依据不同:证券买卖以证券的质量为依据,而贷款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重要依据;③收益不同:贷款有利息收入,而证券买卖的收益主要是买进或卖出的价差收益;④对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证券买卖对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而贷款业务则对其要求较低。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存款准备金制度P80 2.货币政策P93
3.再贴现政策P106 4.储备货币 5.清算业务
判断(每题2分,共20分,需要改错) (4个,每题8分)
1.央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有何意义?P105
①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充当最终贷款人 ②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2.如何理解央行存款业务与其发挥职能作用的关系P86 3.为什么说实施全额结算有利于规避系统风险P129 4.中央银行外汇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之间的关系P113 论述(8分+10分)
1.按照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是否与资金的运动相关,央行业务可分为哪些种类P63 2.结合我国实践分析发行央行债券的意义P96 ①历史追溯 2,怎样实现货币政策 3发行央行债券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在哪?4.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