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建筑工程创优措施

2021-05-15 来源:步旅网


建筑工程创优措施

1. 工程创优管理

1.1. 为了实现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达标投产、创优良样板工程”的质量目标,严格

按照ISO9001:2000版标准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开展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有章、有序、有效地实施,向业主交付满意的工程,特制订本建筑工程施工创优措施。 1.2. 在组织上成立达标创优领导小组及达标创优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和组织实施本工程施工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工程经理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由工地总经理担任,以工程总包单位广东火电为龙头,各施工分包单位为主体,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管理(组织网络图如下)。

项目经理工地总经理工地副总经理(安装)工地副总经理(土建)项目总工程师质 量 部试 验 室建筑施工部工程管理部物 资 部安装施工部江西水电广电一局技术室计划室文件中心信息中心锅炉项目汽管项目电仪项目综合项目焊接项目调试项目油保项目起重运输项目1.3. 坚持“用户至上,信守合同;质量为本,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落实本工程施

工总分包方的质量管理责任制。

1.4.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施工工艺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1.5. 加强成品保护,执行相关的成品保护措施。

1.6. 制定工程质量奖惩细则,用经济手段对创优工程进行管理。

2. 建筑工程精品创优总体目标

2.1. 建筑分部工程优良率>95%,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各单位工程观感质

量达到95分以上(优良等级)。

2.2. 钢筋焊接一次检验合格率100%、混凝土试块强度合格率100%。

2.3. 建构筑物结构稳固、体形方正、位置准确。主厂房、汽机基础、烟囱、集控楼单

项工程优良。

2.4. 预埋件横平竖直、表面平整,预留洞口方正、位置准确;不装修的砼结构外观达

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2.5. 消除质量通病,主要建、构筑物无漏水、渗水,厂区排水通畅,管沟、电缆沟无

积水。

2.6. 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达到,内外墙面、楼面、地面平整,无裂纹,色调一致,达到

优良等级。

2.7. 道路表面平整、分缝合理美观,棱角方正,路面排水顺畅无积水。 2.8. 照明、空调线路,室内给排水、消防管线布置合理、美观。 2.9. 技术和质量资料齐全、及时、准确,达到国家档案二级标准。

2.10. 建、构筑物整套启动前达到移交水平,厂房内达到生产环境标准,建筑工程达到清洁整齐,无垃圾,无杂物,道路畅通,照明充足。 3. 建筑工程创优的内在质量关键工程

3.1. 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 3.2. 汽机基座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3.3. 锅炉基础砼施工质量以及地脚锣栓安装质量 3.4. 汽机基座预埋螺栓的质量控制 3.5. 大体积砼浇注质量控制

3.6. 烟囱垂直度、表面光洁度质量控制 3.7. 给排水工程

3.8. 建筑电气及照明工程安装 3.9. 预埋件位置准确 3.10. 屋面防水层施工 3.11. 回填土施工 3.12. 地面施工

3.13. 沟道及盖板施工质量控制 3.14. 建筑工程内、外装饰工艺 3.15. 道路工程

4. 建筑工程创优目标分解

4.1. 零M以下基础工程

4.1.1. 定位放线及标高准确,无超标偏差;

4.1.2. 模板支撑牢固,轴线、标高和几何尺寸准确;

4.1.3. 钢筋材质符合设计要求,配筋准确合理,绑扎牢固、美观; 4.1.4.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平直,表面平滑; 4.1.5. 沟道、坑、池无渗漏;

4.1.6. 回填土分层密实、地基无不均匀下沉。 4.2. 汽机基座、电动给水泵基础以及防火墙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分明顺直,砼表面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工艺美观,洁净无污染,外露混凝土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验工程 基座中心线与厂房中心线位移 柱梁中心线对基座中心位移 梁柱截面尺寸偏差 表面平整度 墙柱全高垂直偏差 平面外形(长、宽)尺寸偏差 预埋件、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预埋件、预留孔水平高差 预埋螺栓偏差 同组螺栓中心与轴线的相对位移偏差 各螺栓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移偏差 顶标高偏差 垂直偏差(L螺栓长度) 达到质量标准 ≤5mm ≤3mm ±5mm ≤5mm ≤5mm ±10mm ≤10mm ≤3mm ≤2mm ≤1mm 0~+10mm <L / 450mm 9 4.3. 锅炉基础 4.3.1. 模板及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不变形; 4.3.2. 钢筋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美观; 4.3.3.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顺直,表面平滑,色泽一致; 4.3.4. 基础地脚螺栓位置准确,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工程 基础中心线与厂房中心线位移 有装配件的支承面 基础标 高偏差 其 它 截面尺寸偏差 全高垂直偏差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预留孔中心线偏差 预埋螺栓偏差 同组螺栓中心与轴线的相对位移偏差 各螺栓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移偏差 顶标高偏差 垂直偏差(L螺栓长度) 达到质量标准 ≤5mm 0~-5mm ±5mm ±5mm ≤5mm ≤5mm ≤10mm ≤2mm ≤1mm 0~+5mm <L / 450mm 7 4.4. 钢结构及钢屋架安装

4.4.1. 固定檩条的连接件间距偏差、固定檩条或其它构件的孔中心距偏差、支点处固定

桁架上、下弦杆的安装孔距偏差、支撑面到第一个安装孔距离偏差、杆件节点、杆件几何中心线交会点偏差达“验评”标准优良级。

4.4.2. 钢材品种、规格和质量、切割断面质量、焊接连接、高强螺栓连接、构件外观、

安装质量均达“验评”标准优良级。 4.4.3. 钢材采用机械下料、加工,受条件限制使用火焰切割时端面打磨光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验工程 跨度偏差 中心高度偏差 设计有要求 设计无要求 弦杆在相邻节点间平直偏差 安装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位移 屋架、天窗架垂直偏差 侧弯曲矢高 两端支承点标高偏差 起拱度偏差 达到质量标准 +5~-10 mm ≤3mm +10~0mm ≤L / 5000mm ≤L/1000mm (L栓杆长度) 且≤5mm ≤5mm (L栓杆长度) ≤h/250 且≤15mm ≤L/1000(L栓杆长度)且≤10mm ≤4mm 4.5. 楼地面、屋面工程 4.5.1. 所有分项工程或工序,如地面、找平层、防水层等,先做出质量样板,以样板为

标准,作为进行操作、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4.5.2. 屋面坡度合理正确,无积水现象,防水层无损坏,无渗漏现象,屋面排水通畅,

水落管牢固、美观。

序号 1 2 检验工程 水泥地面 耐磨地砖地面 达到质量标准 表面光滑无积水,坡度顺直,无空鼓、起砂、裂缝; 平整度≤4mm 地砖色彩美观一致,图案完整美观,铺嵌无空鼓、松动,无缺棱掉角,接槎平整,拼缝均匀,无积水现象,平整度≤2mm 4.6. 门窗工程 4.6.1. 相关几何尺寸准确,无变形,翘曲最大值3mm,门框、窗框对角线相差<3mm,

正侧面垂直度<3mm,水平度±2mm;

4.6.2. 门窗框与墙体联结牢固,与墙体无裂缝,无空鼓,不漏风;

4.6.3. 门、窗扇安装后,表面平整光滑,开启灵活自如,关闭严密,无回弹及倒翘,小

五金安装,尺寸准确,位置适宜,槽深一致,边缘整齐;

4.6.4. 五金配件齐全,安装位置正确牢固可靠,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锈蚀;

玻璃表面干净无污染。

4.7. 装饰工程

序号 1 检验工程 抹灰工程 达到质量标准 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接槎平整,粘接牢固,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均匀,棱角整齐顺直,无空鼓,无爆灰,无掉粉,无裂缝,感观良好,阴阳角方正≤4mm。 镶贴外观质量:应平整牢固,无歪斜、缺棱掉角及裂纹,表面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碱、受损、污痕。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 突出物周围套割板(砖)与整板(砖)吻合,边缘平整。 无掉粉起皮,漏刷和透底等现象;喷点均匀刷纹通顺,无流坠,疙瘩、溅沫,刷浆后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隔断的骨架构造、固定方法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固定后的骨架牢固可靠、不松动摇晃。罩面板用粘贴或钉子固定牢固,无脱层、接缝密实平整,无空鼓,其外观质量表面洁净,无折裂,锤伤,胶合板无刨透处,无缺棱掉角。隔断垂直度≤3mm,骨架平整度≤2mm。 无掉粉、起皮、漏刷、透底、反碱、咬色,无滚坠、疙瘩,颜色一致、刷纹通顺、无砂眼。灯具门窗及施工环境四周保持洁净无污染。 裁割玻璃尺寸正确,安装朝向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平整。油灰填抹,底灰饱满,油灰与玻璃粘结牢固,边缘与裁口齐平,四角成八字形,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麻面和皱纹。玻璃表面、表面洁净无油灰,浆水,密封条、涂料等斑污。 制作尺寸正确、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方正、线条顺直,不露钉帽,无戗茬、创痕、毛刺、锤印等缺陷。安装位置正确,割角整齐,交圈接缝严密,平直通顺与墙体紧贴,出墙尺寸一致。 2 饰面板(砖)安装 刷浆工程 3 4 隔断工程 5 涂料工程 6 玻璃工程 7 细木制品工程 4.8. 烟囱、灰库 4.8.1. 烟囱、灰库上部结构采用滑模装置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体系,滑模装置制作的

构、部件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内容 平台的位置偏差(以筒身中心为准) 提升架垂直偏差平面内 提升架垂直偏差平面外 千斤顶横梁水平偏差平面内 千斤顶横梁水平偏差平面外 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 围圈安装的水平度 模板断面尺寸偏差上 模板断面尺寸偏差下 模板半径偏差 两相邻模板高低差 允许偏差(mm) ≤3 3 ≤2 ≤2 ≤1 ≤15 ≤3 0~-1 +2~0 ≤3 ≤1 4.8.2. 滑模施工应尽量减少停歇,混凝土振捣停止3小时以上时,应按施工缝处理,继

续浇筑时加铺5~10cm厚同等级砂浆。凡超过2小时不能连续浇筑时,则不能一次将一步滑完,应每隔0.5~1小时滑升1~2个行程,超过6~8小时后,可将其余滑升量连续滑完。

4.8.3.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分明顺直,砼表面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工艺美观,洁净

无污染,外露混凝土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壁厚偏差 任何截面上的半径偏差 烟道口高和宽偏差 烟道口标高偏差 烟道口中心线偏差 内外表面平整度 筒壁扭转 混凝土表面露筋、蜂窝 混凝土特性 工程名称 筒身中心线垂直偏差 ≤130 ±20 ±25 ±20 ±20 ≤15 ≤25 10m内≯100、全高≯500 不应有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不宜超过0.4m2且不得超过该面积(一节)的0.5%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0 +15~-5 ≤20 筒身全高±0.1%

允许偏差 (mm) 混凝土表面麻面 钢筋的接头和搭接长度 主筋间距偏差 主筋保护层偏差 预埋暗榫偏差 筒首标高偏差 4.9. 主厂房建筑设备安装 4.9.1. 给排水工程:

4.9.1.1. 管道连接正确,走向合理,坡度正确,工艺顺直美观;

4.9.1.2. 上下水及消防设施齐全,功能良好,无渗水、漏水现象,压力实验一次合格; 4.9.1.3. 管道穿墙处设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合理填塞;

4.9.1.4. 管道、阀门等表面铁锈、污垢清除干净,油漆均匀、无漏刷、色泽均匀一致,

工艺美观;

4.9.2. 通风、空调系统

4.9.2.1. 风机安装牢固可靠,观感良好;

4.9.2.2. 部件组装牢固,调整、制动和定位装置灵活、准确,格孔间距均匀,叶片平

直,宽度一致,关闭严密;

4.9.2.3. 风管道制作美观大方、不漏风;咬缝紧密、平直、均匀,表面平整,圆弧均

匀,折角平直,两端面平行;

4.9.2.4. 空调组件组装紧密,传动装置灵活,空调整体的水平度精确。 4.9.3. 照明工程

4.9.3.1. 照明箱、灯具布置位置合理准确,安装高度规范统一;

4.9.3.2. 开关插座安装端正牢固,标高、位置规范、准确,开关灵活,操作方便; 4.9.3.3. 明敷线管布置合理,整齐美观; 4.9.3.4. 接地良好、可靠;

4.9.3.5. 照明器具无二次污染,不留施工痕迹。 4.10. 室内外沟道盖板

为了保证盖板的安装质量,预制混凝土盖板应做到:表面光洁、平稳、顺直;盖板安装后应平、直、稳。

序号 1 2 3 4 检验工程 表面平整度 长度偏差 厚度偏差 对角线偏差 达到质量标准 ≤3mm ±2mm ±2mm ≤3mm 5.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遵循“事前策划、过程控制、事后总结”的原则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建筑物平面位置、高程控制、预埋件位置、结构质量、装修质量的控制,工程施工前对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 5.1. 保证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质量措施

5.1.1. 认真审核全厂的平面图,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建筑物轴线和高程的测

量。

5.1.2. 测量器具必须在有效的检定期内使用,在测量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在完好的状

态,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5.1.3. 测量时必须两人以上工作,并进行多次复测,测量后还必须由土建工程师进行复

核。

5.1.4. 测量后及时在建筑物或地面作出明确的标记,并做好记录。 5.1.5. 对已确定的测量控制点要进行保护,防止人为的破坏。

5.1.6. 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巡视,发现有被破坏的控制点应及时进行维护和复检校

核。

5.2. 保证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措施 5.2.1. 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 露筋;

 蜂窝、麻面,冷缝、变形;  预埋件不平整、偏移;

 薄壁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 强度不足。

5.2.2. 混凝土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 钢筋下料尺寸是否过长;垫好保护层;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移动钢筋。  板表面清理干净后刷脱模剂;混凝土振捣均匀,不漏振、过振;控制混凝土的

进仓速度。

 清理干净,提前湿润,浇筑前用同配比的砂浆铺垫;施工缝设置位置适当;混

凝土分层厚度适宜,不过早拆除支撑模板。

 埋埋件时,预埋件用Φ4mm螺栓将预埋件与模板表面紧贴牢固,保证埋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平面位置的准确。

 混凝土浇筑12h之后,派专人进行养护,保持湿润,连续养护14d。砂、石、水

泥、按规范规定抽检,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配料误差,按规范规定进行混凝土取样。

5.3. 汽机基座清水混凝土结构 5.3.1. 汽机基座模板安装工序 5.3.1.1. 质量控制

汽机基座一般要求不抹灰而做清水混凝土墙,外观质量要求高,即要达到高级抹灰的效果。要达到混凝土表面美观的目的,必须使用大模板。本工程汽机基座计划采用竹胶合板支模,增强表面的观感效果,模板制作按汽机基座造型设计图进行配模设计,合理布置模板的拼缝位置和施工缝留设位置.对拉螺栓孔位置。 5.3.1.2. 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范措施

5.3.1.2.1. 模板的大面扭曲和平整度、垂直度超标

根据施工方案,柱段混凝土垂直方向一次分段,横板纵向较大,容易出现垂直度超标的现象。为此,可使用50×100mm的钢方通作模板加固楞条,加强模板的整体性,同时,模板安装加固之后,用经纬仪检查其轴线偏差,如超标则要重新校正,同时,模板楞条刚度、模板侧向抗力必须经过验算。 5.3.1.2.2. 模板拼缝高低差超标

大模板拼缝高低差超标主要是因为模板边沿变形,模板厚度不统一造成的,模板加工时必须经过挑选分类,对变形的模板,必须修理好之后再使用。 5.3.1.2.3. 模板拼缝处漏浆

模板拼缝漏浆主要是由于边线不直,四边不垂直而导致的模板接缝不严密造成的。

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预防,一是在模板接缝处夹海绵条;二是在模板内侧拼缝处钉装饰木线条(φ25半圆形),这样既可以防止漏浆,又可以将混凝土清水墙表面作艺术造型分格。

5.3.2. 混凝土浇筑工序 5.3.2.1. 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质量除了要保证其强度和密度之后,还要特别注意保证其表面质量,即光滑无麻面,色泽一致,边角方正,施工缝处无戴帽现象,对拉螺栓孔规则,补灰颜色统一。

5.3.2.2. 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5.3.2.2.1. 表面粗糙、露砂石影和麻面,预防混凝土表面粗糙的方法首先要保证模板内

模面光滑,用无缺陷的模板,同时模板表面涂脱模剂,另外就是延长拆模龄期,通常混凝土的侧模拆除时间较早,为防止由此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脱皮现象,要保证混凝土浇完三天之后才能拆模。对表面露砂石影和麻面的现象,主要是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要分层(约30cm)按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振捣,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5.3.2.2.2. 混凝土色泽不均,引起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批号的水泥、混凝

土浇捣时停歇时间太长出现冷逢等。所以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人力、材料和机械,确保水泥足够、施工连续。

5.3.2.2.3. 戴帽现象,主要是施工逢处模板变形而出现漏浆引起的。所以模板拆模时必

须保留上次的一块模板不被松动,同时考虑将施工逢留设在模板内侧拼逢处木线条的中间,这样拆模时就看不到施工缝的痕迹了。

5.3.2.2.4. 螺栓孔孔位痕迹杂乱,补灰颜色不统一的缺陷,主要通过在模板设计过程中

精心考虑螺栓孔布置,做到合理美观。同时补孔用材料要经过试配,使其颜色接近基层混凝土颜色。

5.3.3. 钢筋安装工序 5.3.3.1. 质量控制

关键是控制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接头的质量(焊接质量、搭接长度),以及避免出现露筋现象。

5.3.3.2. 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汽机基座钢筋安装的薄弱环节是钢筋位置出现偏差而导致露筋,施工时必须加密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并将其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脱落而导致钢筋产生侧向位

移、露筋。 5.4. 锅炉基础 5.4.1. 模板安装工序 5.4.1.1. 质量控制

锅炉及设备基础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汽机基座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锅炉及设备基础一般为两个以上台阶,但要求一次成型,基础顶面标高与平整度要求高。 5.4.1.2. 薄弱环节预测和预防措施

容易产生模板侧向位移、下沉或上浮,施工时要求加强模板外侧的支撑,确保模板不发生侧移,同时要做地锚将模板用铁线拉紧,避免混凝土施工时侧模因混凝土浮力而上浮;做底撑防止施工过程中模板被踩压下沉。

避免模板拼逢漏浆的方法:因基础高度一般较小,且内空较大,人可伸手进行操作,可采用在拼缝内侧打玻璃胶封堵的方法。 5.4.2. 混凝土浇筑工序 5.4.2.1. 质量控制

锅炉基础虽然不是清水混凝土,但其质量效果近似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与清水混凝土汽机基座基本相似,施工时除按“创省样板工程”标准要求之外,我单位还将按照“无垫片工程”的标准严格要求基础顶面的高程和水平度,使设备安装时不用增加额外垫片,实现“无垫片工程”目标。另要防止基础顶面出现浮浆。 5.4.2.2. 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 混凝土顶标高超高主要是测量误差引起。可通过交叉检查的手段来消除。  混凝土顶面平整度超标主要是控制方法不得当导致的。施工时可以通过在模板

周边混凝土顶标高线处钉三角线来控制,以木线条为高程控制线,用靠尺刮平。

 防止浮浆出现的办法是混凝土浇筑到标高时,将顶层浮浆铲走,再用混凝土补

充振实。

5.4.3. 预埋件制安工序 5.4.3.1. 质量控制

预埋铁件要求控制好表面平整度且与混凝土表面一致,各埋件边成一线,铁件边角方正,预埋螺栓要垂直,位置准确,顶标高不超标,同时要做好保护,防止后续工序施工时损坏。

5.4.3.2. 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 预埋件边角粗糙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用手工气割切割造成的,避免的方法是用机

动剪板机下料。

 预埋件与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问题,可通过用独立支架支撑埋件来预防,埋件

与支架要与模板脱离,同时埋件顶面标高由模板周边的三角木线条来控制。  预埋螺栓的偏差主要靠在垫层或底层混凝土上的埋铁做独立刚性支撑架来固

定,同时,混凝土进仓时避免碰撞螺栓和支撑架。振捣时振动棒不要触碰到螺栓及其支架。

5.5. 汽机基座预埋螺栓的质量控制

5.5.1. 汽机基座预埋螺栓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汽机设备安装的质量及投产后的稳定运

行,因此汽机基座预埋螺栓是土建工程中关键的质量控制工程。

5.5.2. 由于汽机基座预埋螺栓的深度较深,而且位置在框架梁上,钢筋密度大,在混凝

土浇筑振捣时容易受振而发生位移,严重的位移偏差将超出设计标准,甚至无法安装设备,造成返工处理,影响汽机基座的混凝土结构质量。

5.5.3. 为确保汽机基座预埋螺栓或孔洞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位移偏差,达到设计和验收规

范要求,在预埋螺栓或孔洞工艺中除有专项技术方案保证外,质量控制应有以下措施:

5.5.3.1.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专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流动性; 5.5.3.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技术方案的要求,按每层300~500mm的标准控制

混凝土浇筑;

5.5.3.3.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指导。同时应每隔

1小时用经纬仪监测预埋螺栓或孔洞的位移情况,发现有位移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5.5.3.4. 在振捣时应严格按浇筑工艺进行,振动棒不能直接振动钢筋、预埋套管和模

板。

5.6. 大体积砼浇注质量控制 5.6.1. 施工准备 5.6.1.1. 材料要求

 水泥:应采取中低水化热品种的水泥

 细骨料:中粗砂,含泥量<2%,符合筛分曲线要求。  粗骨料:选用20~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

 外掺料: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以及改善混凝

土和易性与可泵性。粉煤灰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缓凝型或早强型减水剂,掺量通过实验确定。

5.6.1.2. 机具设备

 测温设备采用电阻型测温仪。

 结构支模、扎筋、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等所需的机具设备,根据不同工程

对象按通常施工要求设置。但必须确保连续浇筑,并不得出现冷缝。

5.6.1.3. 作业条件 5.6.1.3.1. 技术准备:

通过理论计算,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搅拌、输送、浇筑、捣固、温度测量、养护方法、设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方案以及水电、施工设备机具故障时的应急措施等。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向参加施工人员作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5.6.1.3.2. 材料准备:

砼供应站用于配制混凝土用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实验室已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5.6.1.3.3. 机具准备:

准备好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机具设备,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就位和试运转,施工需用工具亦按数量作好准备,放在规定地点备用。 5.6.1.3.4. 现场准备: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场地整平、清理;修筑现场内临时运输道路;敷设供水、供电、照明线路;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浇灌场地,确定车辆进出次序及停放位置,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有条不紊进行。 5.6.1.3.5. 验收准备:

混凝土基础内埋设的水、电、风、油、润滑管道已铺设好;一次埋设的地脚螺栓已经固定好;基础内外模板已支设好,并支撑牢固;板缝已堵严,并涂刷隔离剂;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搭设好进入基础的脚手马道和浇灌脚手平台,经检查办理验收手续。 5.6.1.3.6. 组织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成立指挥组,下设工程组、物资组(含设备)、行政组(含医疗)等,并通过专题会议落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理人员及各专业工种的组织分工。 5.6.1.3.7. 应急准备:

落实水电、施工设备机具的应急准备;与气象部门联系,落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段的天气情况,并做好应急准备。 5.6.1.4. 施工前理论计算

 最高温升  外约束应力

 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 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5.6.2. 施工工艺

5.6.2.1.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或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配混凝

土搅拌车运输浇筑。

5.6.2.2.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的一般要求和规定。

5.6.2.3. 大型设备基础一般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由于大型设备基础体积大,水泥水

化热高,积聚内部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峰值较高,而表面散热较快,使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受混凝土自约束,易使基础产生表面温度裂缝;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冷却,加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当受到外部基岩或厚大混凝土垫层的约束,亦会产生裂缝,有的贯穿整个截面。因而在大体积设备基础浇灌时,应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减少地基约束、加强温差控制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等措施,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5.6.2.4. 常用防裂技术措施: 5.6.2.4.1. 原材料措施

 配制优质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极限拉伸,

增强抗拉强度。 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 选用C3S及C3A含量低的中、低热水泥。  合理选用骨料

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用水

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性。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按重量计应不大于15%。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控制在小于1%,砂控制在小于2%。  合理选用外掺料

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减少水泥用量,减少

混凝土的温升。同时可降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延缓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  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特性,而且能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化热。但应注意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  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内掺水泥用量10%~12%的U型混凝土膨胀剂,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干缩和冷缩在结构中产生的约束应力,防止或减少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出现,从而实现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 5.6.2.4.2. 施工工艺措施  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少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次之,水泥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施工中采取加冰拌和,砂石料遮阳覆盖,混凝土输送管道用草袋包裹洒水降温等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 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采用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法(详见下图),不留施工缝,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 一次浇筑完成。由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且浇筑能力不足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分段分层踏步式推进的浇筑方法,推进长度由浇灌能力而定,一般为1.5~2.5m,每层厚度30~35cm,坡度一般取1:6~1:7。

混凝土浇灌顺序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采取两边向中间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不使产生实际的施工缝。

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应采取在侧模,砼设计标高处留设孔洞等措施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形成的泌水排出坑外。

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先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适当延长

拆模时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降梯度;降温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能使混凝土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弛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

对大面积的底板面,本工程采用先一层塑料薄膜后二层麻袋作保温保湿养护。结构侧面模板不拆除,利用模板的密封性养护砼表面。麻袋应迭缝、骑马铺放。养护工作必须根据测温值与温差,及时调整养护措施(调节降温速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一般应不少于15d),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塑料薄膜复盖保护,事实证明及早回填是较好的养护方法。此外,在控制内外温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推迟保温层开始覆盖的时间,以避免增加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 信息化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根据工程工程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不同情况,合理、经济地布设测温点,并绘制测温点布置图。一般可沿中心线呈L形布置测温点,点与点距离不大于4m,在高度方向,点与点距离一般以0.5~1.0m为宜。可采用在每个测温点上埋设测温片进行测温。

测温频率:应设专人三班测温,并做好测温记录。1~3d每隔2h测温一次,4~15d每隔4h测温一次,15~30d每隔8h测温一次。每次测温后,应立即汇总整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与温差数值,提供给施工指挥部门,以指导现场的施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裂缝控制要求严格的重要工程工程,应逐步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较精确地测出混凝土表面至中心各层的温度分布及其随龄期的连续变化和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提高控制水平,确保温度收缩应力处于受控状态。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因此以上控制裂缝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又互为联系,互相影响,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一种或数种措施同时使用。 5.6.3. 质量标准

5.6.3.1.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标准,按《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GY2108-2003)的要

求执行。

5.6.3.2. 成品保护

5.6.3.2.1. 施工中,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和支撑上搭脚手板,以保

证模板牢固、不变形。

5.6.3.2.2. 基础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6.3.2.3. 基础内预留孔洞或埋设螺栓,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护,以避免预留孔洞内

进混凝土或预埋螺栓螺牙被混凝土污染。

5.6.4.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6.4.1. 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不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前应

周密地规划解决好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下料,捣固、浇筑次序、质量控制、现场布置、运输道路、路线、车辆调配以及劳动组织、统一指挥、各专业工种协调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制定详细的方案,认真实施,使施工有条不紊和有节奏的进行。

5.6.4.2. 混凝土浇筑,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方便检查,应在基础内模板上每隔一定

距离,测上标高,划上分层线,使之便于观测和控制;同时应注意使各浇灌区浇筑进度应大体均衡,以避免各区层次不一,高低不平,造成较大高差,而使模板走动;或振动低处,使高处已振实的混凝土受侧振而松塌。

5.6.4.3. 振捣混凝土要避免振动预埋螺栓和固定架,大型预埋螺栓浇筑过程中,应对主

要螺栓中心线进行监控,发现走动,应及时纠正,以保证螺栓中心线标高正确。

5.6.4.4. 混凝土分层浇筑,应严禁大流动性混凝土与低流动性混凝土混合浇筑,或两种

不同品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混合浇筑,以免造成强度不均。

5.6.4.5. 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

生的泌水从四周侧模板缝隙、孔洞中渗出或排出,以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浮浆,损害各层之间的粘结力,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影响混凝土质量。

5.6.4.6.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工种都要设专人加强对钢筋、模板、螺栓、预埋

铁件的看管、修复,防止走动。

5.6.4.7. 对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道部位等的浇灌,四周混凝土应均匀上升;

同时避免碰撞,防止造成位移或歪斜。

5.6.4.8. 大型设备基础的浇灌,如因突然性停水、停电、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生故障、运

输道路堵塞等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5.6.4.8.1. 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互不相依的设备与机组之间,输送轨道与主基础之间

,可留垂直施工缝,但与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少于250mm,并且不

小于五倍螺栓直径;伸入相邻基础块体的钢筋必须留出。

5.6.4.8.2. 在地脚螺栓底部以下150~200mm处,或能包住螺栓1/3L或3/4L(L—地脚螺

栓埋入深度)以上部位,或基础底板与上部块体或沟槽交界处,可留水平施工缝。

5.6.4.8.3. 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结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

不得大于1。

5.6.5. 记录

测点 温度值 时间 A B C N 浇 环 境 温 度 A0 A1 A2 A3 B0 B1 B2 B3 C0 C1 C2 C3 N0 N1 N2 N3 筑 温 度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

说明:A、B、C、D…..N为测温点的编号;A0、B0、C0……NO为各测温点处混凝土的表面温度;A1、A2、A3……An,B1、B2、B3……Bn等为各测温点沿块体混凝土高度所设测点的温度值。 5.7. 给排水工程 5.7.1. 质量控制

5.7.1.1. 给水管道在设计的压力不漏水,水压实验一次合格。 5.7.1.2. 排水管道畅通,闭水实验一次合格。 5.7.2. 存在的薄弱环节预测和预防措施 5.7.2.1. 地下埋设给水管道有漏水

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道水压实验。

 管道支墩设置间距要合适,并且要牢靠,确保不会沉降。

 管道周围填土要用人工分层夯实,不得用大型机械设备填土并压实。 5.7.2.2. 排水管道堵塞

 安装后及时堵死封密管道的甩口,防止杂物掉进管道中。  卫生器具安装前认真检查原甩口,并掏出管内杂物。  管道安装时认真清除管膛内的杂物。

 选用符合国标的零部件,并按规范正确安装管道的零部件。 5.8. 建筑电气及照明工程安装 5.8.1. 质量控制

5.8.1.1. 开关、插座高程一致(按设计规定的高程H±2mm)。 5.8.1.2. 配电箱、配电板高程一致,箱体垂直,贴脸和门面深浅一致。 5.8.1.3. 灯具安装齐整一致。 5.8.1.4. 金属管接地线保护接地可靠。 5.8.2. 存在的薄弱环节预测和预防措施

5.8.2.1. 开关、插座高程不一致安装开关、插座前必须用水平仪或水平管测量高程并定

位。

5.8.2.2. 配电箱、配电板高程不一致,箱体垂直度偏大,贴脸和门面深浅不一致。安装

装配电箱、配电板必须用水平仪或水平管测量高程并定位,深浅度要认真量度,确保一致。

5.8.2.3. 灯具安装不整齐一致

5.8.2.4. 多行灯具安装时,在配线时必须弹好十字线中线,并按中心点定好位。 5.8.2.5. 灯具安装后,必须在两灯具端头再拉线再作一次调整。 5.8.2.6. 金属线保护接地线不可靠

5.8.2.7. 发现地线截面不够,必须按规定重做。 5.8.2.8. 按设计要求选择材料。 5.9. 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质量措施

5.9.1. 在开工前对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及分册进行复核,确保设计图纸正确状态。 5.9.2. 预埋件安装与混凝土的施工或墙面砌筑的工作同时进行,对每一个预埋件应根据

其设计位置进行放线。

5.9.3. 在混凝土浇灌后对其预埋件再次复核,必要时尚可进行少量的调整。

5.9.4. 对于构支架预埋件,为控制杆件标高,误差只允许-3~0mm,杯口找平时要预低

10~20mm,以调整杆件的标高。

5.10. 保证屋面防水层施工质量措施

5.10.1. 首先用水泥砂浆进行屋面找正层施工,在施工工前将屋面杂质及垃圾进行清理干

净。

5.10.2. 找正层施工后在其表面涂上冷底子油作为结合层。

5.10.3. 所用水泥、砂、APP卷材、冷底子油、隔热砖等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所用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5.10.4. 防水层按三层油毡处理,每铺一层油毡采用浇刮热玛蹄脂。

5.10.5. 卷材铺设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卷材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

的搭接缝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主导风向搭接、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且宜留在屋面或天沟的侧面,不宜留在天沟的底面。

5.10.6. 所用卷材应干燥,玛蹄脂要充分脱水,胶粘剂要搅拌均匀,勿使裹入空气。 5.10.7. 铺卷材前要清理干净基层,施工人员不得在卷材上随便行走破坏防水层。 5.10.8. 如卷材发生气泡时,可用针剌破,排净空气,再用针管注黏结剂,用力辗压,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5.10.9. 防水层搭接油毡收口要处理,处理面再浇刮面层热玛脂,并铺设绿豆砂(经烘

干、炒热)经检查验收合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开始屋面隔热层施工。

5.11. 保证回填土施工质量措施

5.11.1. 填方施工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

择压实机具,并通过压实实验确定回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

5.11.2. 基础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对其基坑的回填必须将有机物清除干净后进行。 5.11.3.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夯实,分层厚度根据土质和压实系数而定。

5.11.4. 回填土应尽可能避开雨天,或先排除槽内积水,方可填土夯实,且应随倒随夯,

不准留有虚土,并尽快完成基础垫层。

5.12. 保证地面施工质量措施

5.12.1. 在做水泥沙浆地面前应对基层清扫干净,均匀扫水泥胶2~3道。 5.12.2. 对房间地面进行冲筋分隔,每条冲筋均应进行找直找坡。

5.12.3. 待冲筋强度满足要求后,在两冲筋间均匀地铺上水泥砂浆,用刮尺以冲筋为准刮

平、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粉吸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在操作人员操作半径打磨完后,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6~0.8)均匀满涂在面上(约1~2mm 厚),用铁抹子抹光,向后退操作,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

5.12.4. 在水泥砂浆初凝时进行第二遍压光、在水泥浆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对不需要

压光的地面应进行搓毛处理。

5.12.5. 水泥砂浆地面完工后12h内,要及时进行湿润养护。

5.13. 保证沟道及盖板施工质量措施

5.13.1. 沟道开挖由测量班对沟道进行定位放线,每边应加宽不少于300mm的工作面。 5.13.2. 土方开挖时要有专职的测量人员对沟底高程并对沟底板砼垫层标高测出,对砼施

工人员交底清楚,沟道处在填方区时,对回填区进行夯实且配置钢筋网,防止下沉。

5.13.3. 沟道侧板在浇筑砼前要准确预埋固定扁铁,严格控制标高,每15M长设置一条

施工沉降缝,施工沉降缝要用沥青灌填密实。

5.13.4. 沟顶采用浇灌压顶砼,并用角铁镶边框。安装角铁边框时应拉通长直线,保证角

铁安装通直水平。

5.13.5. 在沟道抹灰时要严格控制沟底标高和排水坡度,在沟底板每隔不大于2m的间距

用水泥砂浆制作灰饼并拉线控制标高及排水坡度,抹灰时在沟道的一边延着沟壁预留一条积水槽,使小部份积水从积水槽排出,对沟壁抹灰时砖墙面一定要经拉毛处理。

5.13.6. 制作电缆沟盖板前,采用钢板拼装沟盖板预制场,由专人下料制作沟盖板角铁框,并在角铁框纵向布置Ф10,100长的钢盘和设置一层钢丝网,角铁框平放在钢板上进行盖板的浇灌,并在终凝前及时做好压光、收面工作。

5.13.7. 安装电缆沟盖板时应在沟压顶接触面用2mm厚的橡胶垫粘贴,找平整。 5.14. 保证建筑工程内、外装饰工艺质量措施

5.14.1. 建筑工程内外装饰的每道工序施工前,应先做样板间或样板块,经鉴定合格后再

安排大面积的施工。

5.14.2. 抹灰前应提前对砖墙面进行浇水湿润、对砼面应进行凿毛处理。

5.14.3. 内墙抹灰首先要打点(贴灰饼):先用垂球及靠尺全面检查墙体表面的垂直度及

平整度,距离墙壁两边阴阳角10~15cm,中间间隔2M左右,用底层抹灰砂浆打点,在窗口、垛角处要增加做点。

5.14.4. 然后进行标筋,在上下两点之间先抹出一条长梯形灰埂,作为墙面抹灰填平的控

制标准。

5.14.5. 抹灰时要掌握好标筋的强度,防止刮坏标筋产生墙面凹凸不平现象。 5.14.6. 面灰抹灰应在底灰稍干后进行。

5.14.7. 外墙抹灰与内墙抹灰工序一样要挂线打点、标筋,但外墙抹灰要先在四个角先挂

好自上而下的垂直通线,然后决定抹灰厚度,抹灰操作必须一步一架往下抹。

5.15. 道路工程质量措施

5.15.1. 路基必须压实处理,保证路基高度、宽度、纵横坡度和边坡符合设计要求。 5.15.2. 对于通过道路的排水管应埋设,埋设后回填石粉,浇水夯实。

5.15.3. 道路混凝土要求一次成型,3.5m宽的道路一次成型,中间不设纵向压缝,5.0m

宽的道路中间设一道纵向压缝,3.5m宽的道路路面做成弧型起拱,路中起拱2cm。5.0m宽的道路路中高出边6cm

5.15.4. 3.5m宽的道路直段模板采用[18槽钢加工制作定型模板拼接,弧度半径采用砖

模,用红砖筑作边模,砖内边批挡光面,面上刷隔离剂,待混凝土成型达到强度后才拆除砖墙。

5.15.5. 混凝土道路应设置横向伸缩缝,设置伸缩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

求。

5.15.6. 混凝土浇筑完1小时后就要进行压光处理,用压纹机压出路面纹路,24小时后用切割机按放样弹线切横向缩缝。

5.15.7. 横向伸、缩缝及纵向压缝留置位置准确、缝宽一致、填缝紧密。

5.15.8. 道路的分缝(伸缩及缩缝)要统一合理,施工缝留在伸缩缝处,伸缩缝施工时两

侧各留5mm,公路做好后用切割机切割,保证缝口顺直,伸缩缝在路面浇完后根据规划位置弹线切割,公路的分缝根据直段总长等分,但每段长度应接近施工规范标准(6m)。转弯处路面将弧度两等分。

6. 工艺质量控制管理

6.1.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日记制度、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培训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总结制度。 6.2. 工程施工前的质量保证措施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跟踪控制。对提供施工所用的建筑主、辅材料的各供应商进行调查、比较、选择具有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供应能力的供应商。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进场。 6.3. 工艺质量的控制

6.3.1. 质量部和施工部按照有关质量验收评定的标准及我公司所制定的施工工艺内部控

制标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等有关文件对施工工艺进行控制;

6.3.2. 成立施工工艺QC小组,解决质量通病;

6.3.3.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及维护计划,加强检查和奖惩的力度;

6.3.4. 质量部通过日常巡查等方法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工艺质量问题,及

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跟踪整改的结果,确保工艺质量;

6.3.5. 按区域或系统对施工工艺质量进行系统检查,确保整体工艺质量整齐美观; 6.3.6. 质量部定期组织施工工艺的检查评比工作,实施质量奖惩,宣扬良好的工艺质

量,对工艺质量差的施工工程进行整改。

6.4. 施工现场设备的防护

6.4.1. 制定成品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进行防护;

6.4.2. 成立监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成品保护措施的实施;

6.4.3. 对违反成品保护措施的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其整改,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7. 实施工艺精品工程工程的具体要求

7.1. 主厂房工艺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

主厂房上部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必须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根据主厂房的施工特点,强调如下几点: 7.1.1. 钢结构的表面处理

高强螺栓摩擦面用砂轮打磨处理,打磨方向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钢结构油漆前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等级达到St3级; 7.1.2. 钢结构油漆

钢结构底漆在厂内进行,面漆厂内刷两度预留一度,现场安装竣工前再刷一度面漆,油漆涂刷环境温度宜在5°C~38°C,相对湿度不大于85%;

7.1.3. 钢结构的成品堆放。

堆放场地应平整干燥,并用垫木垫起,每层构件之间用木垫分隔。屋子架等构件侧面刚度较小,应竖直堆放; 7.1.4. 钢结构运输

钢结构装卸及运输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构件变形及油漆层损伤;

7.1.5. 工程竣工前钢结构面漆涂刷

应选择同批号的油漆,保证油漆的颜色一致,同一构件油漆涂刷的方向一致; 7.2. 成品保护的具体要求

成品保护得好坏直接影响土建交安和土建观感质量,加强成品保护是确保工程高质量移交的重要措施,也是工程创精品的重要环节。施工中必须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对工程成品加以保护; 7.2.1. 钢筋砼工程:

 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2m高

范围阳角采用12cm厚胶合板保护,防止在浇筑上土建施工过程或设备安装过程中损坏阳角一层框架砼,下层框架纵横梁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上层砼浆污染下层

结构压型钢板,现浇砼后及时用水冲洗粘结在钢柱、钢梁上的砼浆; 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满涂黄油并用塑料纸包裹,预埋套管、预留孔等用焊有铁脚薄钢板覆盖,必要时地脚螺栓可外套PVC塑料管再浇筑砼支墩加以保护;  地下沟道上止口通长设置L30×30角钢护角。现浇楼梯踏步棱角也采用L30×30

角钢护角,以一个梯段为一单元整体固定;

 结构及设备吊装,钢丝绳、手拉葫芦等临时支承点、锚固点、梁柱阳角采用软

性橡胶护垫加以保护。

7.2.2. 钢结构

 钢结构柱楼地面以上2.0m范围内,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油渍污染钢结构表

面;

 钢构件现场堆放应平整、干燥,并防止雨天泥浆飞溅污染表面。必要时用塑料

薄膜覆盖。

7.2.3. 楼面工程 7.2.3.1. 块料面层楼地面

 块料面层施工部位设置安全围栏临时封闭,养护期间不准上人,其它工种不得

进入操作,养护期满后应及时铺塑料薄膜上覆彩色纺织布加以保护;  严禁在已做好的块料面层上直接拌和砂浆、调拌配制油漆、涂料等作业;严禁

存放油漆桶、油品桶以及严重锈蚀铁件类等杂物;

 在块料面层上搭设脚手架,立杆底部必须垫上木板;油漆工、电工以及安装用

的临时活动架、马凳、竹梯等必须包裹胶皮,防止划伤;

 楼梯踏步块料面层施工结束,踏步棱角及时采用钉木板条护角,以一梯段围一

单元整体固定;

 手推车运料时,应采用质量良好,不漏浆手推车,并严格控制装车质量,手推

车车脚用橡胶皮包裹;

 存放块料面层,不得雨淋、水浸泡,长期日晒;采取板块立放,光面相对;板

块的底面支垫松木条;

 铺贴抛光砖、花岗岩、塑料地板面层时,作业人员应穿软底胶鞋,做到随铺贴

随揩净;

 块料面层一旦沾上油漆、涂料、油品以及铁锈等污染物应及时清理揩净,并重

新上蜡打光;

 不得随意在块料面层施工后凿孔洞、开槽。若确实需要,应先用砂轮切割机沿

板块拼缝处割缝隙,再可开孔。

7.2.3.2. 水泥砂浆、细石砼楼地面

 切实保护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堵头,以免灌入砂浆等造成堵塞;  在楼地面上搭设脚手架,立杆底部应垫木板;拆除时,楼地面上铺设两层脚手

板,钢管、扣件等采用人工传递,严禁高空乱抛;

 临时堆放设备、管道等时,下部应垫木板;拖运时必须铺设轨道或采用带橡胶轮的专用手推车;以防划伤,造成面层空鼓、开裂、起砂;  其它保护措施类似块料面层保护。 7.2.4. 门窗工程

 硬木门框1.2m高范围采用竹胶板或1cm厚木板条钉设保护,防止砸破门框,破

坏裁口,影响安装和装饰质量;

 合金门窗应入库存放,半成品堆放时搁支点底部应垫平、堆放整齐,防止变

形;门窗保护膜要封闭完整,再进行安装,安装后及时将门框两侧用木板条捆绑好,以防止碰撞损坏;

 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堵缝时,堵后应及时将水泥砂浆刷净,防止砂浆固化后

不易清理并损坏表面氧化膜;

 抹灰前将铝合金门窗用塑料薄膜包扎或粘贴进行保护;在门窗安装前及室外内

外湿作业未完成前,不能损坏塑料薄膜,防止砂浆对其表面的侵蚀;  铝合金门窗的保护膜应在交工前在撕去;宜轻撕,且不可用铲刀铲除,防止将

其表面划伤,影响美观;

 如铝合金表面有油漆、涂料等胶状物时,用棉丝沾专用溶剂进行擦洗干净;如

发现局部划痕用小毛刷沾染色液进行染补;

 架子搭拆,室外内外抹灰、管线施工,设备安装运输过程,严禁檫、砸铝合金

门窗边框;

 若交工前保护膜已破损或撕去,应及时重新粘贴保护膜并包扎牢固。 7.2.5. 建筑装饰 7.2.5.1. 抹灰工程

 抹灰前必须事先把门窗框与墙连接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嵌塞密实,铝合金门窗

框用玻璃丝嵌缝,门口钉设木板条保护;

 要注意保护好墙上的预件、电线槽盒、水暖、设备预留孔等,不要随意抹堵;  在抹灰层凝结硬化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7.2.5.2. 内外墙饰面砖工程

 认真贯彻合理施工顺序,少数工种(水电、暖通、支吊架,安装等)的工作内

容应及时或提前施工,防止事后凿墙损坏面砖;

 瓷砖墙裙、墙体阳角1.2m高度钉设木板条保护,以免碰坏;大面积墙面必要时

可粘贴薄膜加以保护,以防污染;  拆架时不要碰撞墙面柱阳角。 7.2.5.3. 油漆、涂料工程

 油漆、涂料施工前必须先清理周围环

境;地面、窗台等清扫干净,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油漆质量;

 涂刷时,不得污染地面、踢脚、墙裙、

窗台、门窗及玻璃等已完的工程。油漆未干前室外内环境保持干净,必要时清扫地采用地面洒水拖把清理,不应采用扫把打扫地面等。防止灰尘沾墙面油漆,油漆完工后应立即滴在地面或窗台上和污染墙面上及五金的油漆清擦干净。油漆干后应及时将墙、柱2m高范围用塑料薄膜粘贴或包扎;

7.2.6. 轻钢骨架、铝合金吊顶罩面板工程

 轻钢骨架、纸面石膏板及FC板等入

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妥善保管,

保证不变形、不损坏、不受潮、不污染;

 轻钢骨架及铝合金吊顶罩面板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照明、消

防等);支承轻钢骨架的吊杆,不准固定在通风管线及其它设备构件上;  已装轻钢骨架上不得上人踩踏:其它工种的吊挂件不得固定在轻钢骨架上;  轻钢骨架铝合金吊顶罩面板安装必须待顶棚内的管道保温、暖通、消防、照明

管线等所有工序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7.2.7. 彩色压型板围护工程

 彩色压型板厂家加工制作成品后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加以保护:运输堆放过

程中,必须垫上木版,按规格、分批、分类堆放整齐;

 压型板装车、卸车都要做到轻拿轻放,严禁运输或搬运时单头在地上拖运;钢

丝绳绑扎点必须采用角钢或橡胶衬垫护角加以保护彩板;

 安装时,塔设专用操作平台,平台面采用竹胶板铺设:彩板选料、切割时必须

先弹线后切割;操作平台四周场地平整、畅通;

 提升时,压型板另一头必须有人抬送,严禁随意在地上拖动,以免压型板撞变

形,油漆划伤剥落;

 型板安装后,墙面2m高范围以及女儿墙压顶板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包扎牢固,

以免污染、划伤、锈蚀。

7.2.8. 屋面工程

 防水卷材施工时作业人不准穿戴钉子鞋子;防水卷材层上不得放置金属器具、

材料以及较重的设备,防止戳破、划伤卷材层;

 防水卷材层施工完毕,应及时做好水泥砂浆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时,塔设材料

运输通道,下垫木板;手推车车脚用橡胶皮包裹;  天沟、雨水口等处及时清理,不得有杂物堵塞。 7.2.9. 对安装设备成品保护措施

 顶棚、屋面网架油漆、涂料施工时,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层上满铺彩色纺织

布二层,防止油漆、涂料滴下时污染设备;

 楼地面变形缝提前钉好异形板,用油膏嵌缝;边沿做好水泥砂浆截水止口,防

止施工时污水污染并损坏设备;

 砌筑砖墙、抹灰时,对周围已安装的设备必须搭设防护棚,上铺脚手板,再覆

盖一层纺织布,防止落物砸坏污染设备;

 搭设脚手架时,作业人员必须轻拿轻放,钢管、扣件、工具等必须人工传递;

严禁高空乱掷、乱砸,防止砸坏设备、保温材料等;

 对已沾染到的设备上的水泥砂浆、油漆、涂料应及时用棉纱擦干净,必要时沾

取松香水、醋酸等擦干净;

 本着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原则,教育广大职工,做好成品保护交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