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3、《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1 2 3 4 填土 粘性土 红粘土 砂土 厚度 (m) 2 3 5 5 渗透系数(m/d) 7 5 6 4 二、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d)Sd/ln(1+R/ro)=π5.875(2×6-5.5)5.5/ln(1+73.769/4.75)=235.218m3/d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d为基坑水位降深(m); Sd=(D-dw)+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35.218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πrs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3个。 3、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0.5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q=πk(2H-Sw) Sw /(ln(R/rw)+Σ(ln(R/(2r0 sin(jπ/n)))))
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 Sw= H1+s-dw +ro×i =7.5+0.5-2.5+4.75×0.15=6.213m
根据计算得S1=5.552m >= Sd=5.5m,需要布置管井数量19个,大于根据涌水量计算的管井个数,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4、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0>l
y0=[H2-0.732Q/k×(lgR0-lg(nr0n-1rw)/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2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