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合一”场所火灾风险及防范对策

2022-07-14 来源:步旅网
“三合一”场所火灾风险及防范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商品生产、加工、批零销售产业逐步快速发展,居民住宅与仓储、加工混合设置导致产生了“三合一”的消防安全问题,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当前火灾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三合一”场所小火亡人伤人火灾事故多发频发,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防范和加强“三合一”场所火灾已刻不容缓。作者结合”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做好消防管理对策,以达到防范火灾效果。

关键词:“三合一”;火灾隐患;火灾防范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各类公共场所也在逐渐增多,这其中同时大批量的出现了消防管理老大难的问题场所—“三合一”场所,这些场所情况复杂,如消防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极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1“三合一”场所定义和特点 1.1“三合一”场所定义

“三合一”场所是指在住宅建筑中违规混合设置经营、生产和储存等使用功能。“多合一”是指在“三合一”场所基础上增加办公、厨房等使用功能。上述场所内的可燃物多,宿舍和生产、加工、经营等场所基本上普遍缺少实质的防火隔断,缺少与之匹配的消防设施,场所内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火灾情况下极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出现。

1.2“三合一”场所的主要特点

“三合一”场所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人员多、环境乱,消防通道堵塞,火源管理松散;(2)大多数”三合一”场所防火分隔随意、防火构建耐火等级

不达标;(3)人员关系复杂、转租或分租现象集中,消防责任主体不清,缺乏消防安全管理主体,安全责任体系空转;(4) “三合一”场所存在疏散通道数量不足、楼层内未开设逃生窗;(5)生活和生产上用电设备多,用电负荷大,电器线路敷设乱。

2“三合一”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 2.1建筑物不符合规定要求,安全保障差

一些“三合一”设置在同一单层、多层建筑物内,或者租赁、利用倒闭的厂房,有的甚者通过民用住宅改建。大多“三合一”开设无须经过职能部门审批,“三合一”场所业主为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消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功能分区布置、疏散通道疏散楼梯设置多从实用、经济角度出发,未按照现行规范设置,且随功能使用需求变动较为频繁,导致建筑主体耐火等级不足、安全疏散逃生条件差、功能分区设置不合理,消防安全保障基础差。例如疏散楼梯不足、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不同使用功能区域未做防火分隔、下店上宅等先天性火灾隐患凸显。

2.2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三合一”场所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对场所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未切实履行经营主体消防安全责任,定期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从业员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参加系统性的消防安全培训,对于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防火检查、消防设施器材使用不了解不掌握,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火灾发生初期时的处置和疏散逃生能力。例如疏散通道被堵塞甚至占用、小作坊违规存放与生产相关的可燃易燃溶剂、可燃物未分类堆放、电动车入户停放等火灾隐患层出不穷。

2.3消防设施、器材短缺,维护保养不到位

受制于业主文化水平和消防安全认知,“三合一”场所消防设施、器材多处于空白状态,多数缺配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基本的消防器材,更

不用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部分配备消防设施的场所也多存在维修保养不及时造成失效、使用操作不熟练导致形同虚设的情况。

2.4用电设备多,火灾负荷大

大多数“三合一”场所多为民房改建,供电线路原为家用,初始设计载荷较小。场所增加生产、经营、办公功能后,灯光照明、生产设备、电脑、空调等大型用电设备等也同步增设,但未对基础线路进行改造升级,线路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加之内部管理无序,电气线路私搭乱接,电气线路老化、铜铝搭接等情况多有出现。加之现场缺少电工等专业人员,电气线路问题多表面化解决,为后期大的电气线路故障埋下伏笔。

2.5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不足

“三合一”场所能够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出口的极少,并且疏散通道狭窄,出于安全防盗考虑,外窗多增设防盗窗网,多数的疏散通道、走道因堆放杂物,导致疏散通道更加狭小,增加了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逃生难度。

3加强和防范 “三合一”场所火灾对策 3.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火意识

在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上下功夫,通过印发宣传册、播放公益广告、发送短信提醒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尤其要重视对“三合一”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场所集中的区域要有针对性进行宣传教育,并强化员工学习消防知识、培训消防技能,落实应急救援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做到不培训不准上岗,让所有员工掌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切实增强企业自防自救的能力。

3.2补足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短板

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规范内部装修材料使用、按照不同功能划分进行适当防火分隔、在合适位置增设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对不符合防烟排烟要求的部位通过开设自然排烟口的方式完善建筑主体消防安全。按照建筑体量和使用功能,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尤其是应加大对简易报警、独立式烟感、简

易喷淋和消防软管卷盘安装的投入力度,保证消防设施的易操作、安全、高效,确保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扑灭火源。并且要将消防器材放在醒目的地方,方便及时取用。并提醒、告知、培训负有消防管理职责的业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地检查、维修和保养消防器材,一旦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更换。

3.3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三合一”场所火灾防范必须由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通过积极构建社会化消防监管网络,不断推进消防安全治理、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长效机制。一是出台规范性文件,推行强制措施。在当前对“三合一”场所安全治理有明确、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出台配套性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将“三合一”场所整治纳入政府消防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引导“三合一”场所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行政规划等途径进行宣传引导,依托工商、发改、工业与信息化委,在经营生产场所选址消防安全上对相关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设立加以限制,提高准入消防安全门槛;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对耳机、制鞋等使用易燃、可燃物品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行业协会,要与其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对其下游半成品原料供应商的生产场所、消防安全环境纳入供货商选择的前提条件,通过抓源头倒逼类似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料提供商重新选址,阻断“三合一”场所生成。

3.4强化综治管控,纵深推进“网格化”管理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各地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纳入平安建设和综治平台,依靠部门、推动部门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发挥公安部门点多人多的职业优势,将“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治理纳入公安派出所出租房整治、社会治安管理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范畴;充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乡镇街道落实消防网格化管理,落实群防群治措施,试行辖区安全责任首问制,以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为主体,将“三合一”场所“网格化”排查治理逐级细化到单位场所、庭院楼栋,全面排查整治网格内的“三合一”场所,对发现的火灾隐患紧盯不放、跟踪问效;

健全“三合一”场所消防全责任人登记制度,明确“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各级网格员通过督促责任人责任落实工作,切实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基层、最末端。

4结束语

做好 “三合一”场所火灾防范工作,彻底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不单纯是一个消防安全的问题,它对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