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股市20年回顾

2023-09-04 来源:步旅网


中国股市20年回顾

资本市场改变我们生活 股市成为百姓理财主渠道

股票、基金、债券已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投资品种,公众对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注不断升温;农民在田间地头说着期货价格,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种植和卖出小麦、大豆、棉花……

20年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弱小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资本市场,禁不住要为20年里所发生的耀眼巨变而感叹。

数字标刻出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疾速发展的步伐。至今年11月底,沪深股市总市值26.43万亿元,是5年前的8.2倍。2006年以来,新上市期货品种18个,去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投资者有效账户数超过1.3亿户,资本市场成为广大百姓主要理财渠道。

沪深股市总市值26.43万亿元,资本市场实现了在更高层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

基金,能否再次迎来春天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百姓最为关心、参与程度最高的投资品种,除了股票之外,非证券投资基金莫属。基金的境遇与股市的波动息息相关。当股市上涨,基金净值节节走高之时,投资者趋之若鹜;而当股市下跌带来基金缩水,也难免出现各种责难声。

市场缺乏理性认识——

最初很多人把基金当作股票看待,导致总申购份额远大于发行份额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几乎与股市同步。1991年10月,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批投资基金。1993年,基金发展出现一个小高峰,当年8月,淄博乡镇企业基金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只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这一阶段的基金在运作管理上还不规范。尤其是基金大量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法人股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房地产泡沫消退后,给基金的资产质量留下不少“窟窿”。此后几年内,基金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真正的起点应该在1997年。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这个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与交易、投资运作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次年3月,基金金泰与基金开元设立,成为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先行者。

然而,当时市场对于基金的认识显然还不明确,从金泰、开元这两只基金发行、上市的过程看,很多人将基金当作股票来看待。这两只封闭式基金规模各有20亿元,由于总申购份额远大于发行份额,最终的平均中签率仅有2.5%。而在上市当天,基金金泰开盘价达1.45元,中签的投资者当天就能获利44%。更令人惊讶的是,此后不久,这两只基金出现连续涨停,最高价达到2元多,与后来封闭式基金普遍折价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2001年9月,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跨越。尽管此后股市遭遇了长达4年多的熊市,但在公众迫切的理财需求推动下,基金发展的脚步却并未放慢,整个基金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品种也日

益丰富。

业绩坐上过山车——

基金盲目超发,伤了投资者,害了自己

用“爆炸式”增长来形容2007年的基金毫不为过。从2005年底起,股市开始进入牛市。财富效应的放大,刺激了人们的参与热情。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直接买卖股票,基金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统计数字清晰地反映出2007年基金业的“大跃进”:年初,偏股型基金只有6175亿份,到年底,偏股型基金资产净值规模3.08万亿元;基金个人账户在2007年底达到了2579.58万户,比年初翻了近7倍。

那一年中异乎寻常的发行热,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从自身特性来说,基金是具有不小投资风险的金融产品,然而一度却成了人们眼中稳赚不赔的“紧俏品”,提前排队、托人挂号等情况在基金发行中屡见不鲜。百亿规模的基金,往往一天就完成募集。

不过,这样的黄金期并不长久。进入2008年,随着股市的下跌,基金的销售越来越清淡,投资者对基金的宣传,从相信变为怀疑,最后变成了抵触。到2008年下半年,新发基金能否顺利成立都存在不确定性。据统计,2008年成立的基金平均首发规模仅17.7亿份,创下历史最低。

业内人士反思基金在那几年里“戏剧式”的起落,认为基金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在市场高点不顾自身管理能力,盲目大发,结果带来投资者的累累亏损。这不仅损害

了投资人的利益,失去投资人的信任,最终也会损害基金管理人的利益。

制度缺陷致发展落后——

2007年以来,基金总份额徘徊在2万亿份上下,出现停滞状态

狂热过后,市场对基金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

2007年以来,基金总份额徘徊在2万亿份上下,出现停滞状态;基金资产占GDP之比和基金资产占股票流通市值之比也呈明显下降态势。此外,与私募基金、银行理财等相比,公募基金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市场地位的下降,固然有二级市场走势不振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制度上的种种缺陷。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661只基金合计亏损4397.5亿元,为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额。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上半年提取的基金管理费收入却高达1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依然是“规模为王”,因而出现投资亏损额越大,基金公司收入却越多的奇怪现象。如何在制度上保证基金公司全心全力服务于投资者利益,是让公众重拾对基金信心的关键问题。

从2000年的“基金黑幕”事件,到近些年的基金经理“老鼠仓”,有关基金业的负面消息屡有出现。这对于以“诚信”为立命之本的基金形象造成了不小的伤害。重塑形象是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此外,人才的流失也是公募基金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基金是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然而,近年来基金公司却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离开公募基金,

进入私募基金。因此有人戏称,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变成私募基金的“培训基地”。如何建立合理的基金经理激励和约束制度,留住人才,直接关系到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

新股发行 忐忑的市场化之路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其融资功能一直处于突出位置。正因如此,新股发行制度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回顾新股发行制度的演进,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未来的注册制,我们不难发现一条从行政管控逐步走向市场化的主线。

审批制时代,新股认购证一度成为暴富的代名词,“包装上市”也曾大行其道。

在1992年之前,内部认购和新股认购证是最常见的新股发行制度。而在新股严重供求不均衡的情况下,新股认购证一度成为暴富的代名词,在黑市的价格能被炒到几千元。尤其是发生在1992年的深圳“8·10”事件,几十万人提前两三天排队抢购股票认购申请表,最终几乎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使得认购证这一方式成为历史。

1993年4月,随着《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新股发行审批制正式确立。在审批制下,主要通过行政和计划的办法分配股票发行指标和额度,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指标推荐企业发行股票,公司发行股票不仅要满足信息公开的各项条件,还要通过在计划指标前提下更为严格的实质性审查。

不过,这一看似严格的审查,并不能很好地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在“包装上市”、“分拆上市”大行其道的当年,不少资产质量存在问题的企业也能闯过层层关卡,成为上市公

司。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成都的红光实业。以彩色显像管为主业的红光实业1997年5月发行上市,就在上市当年,这家公司便出现近2亿元的巨额亏损。事后的调查证实,红光实业利用虚假会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其高管人员也因此而锒铛入狱。

在较强的行政色彩下,新股发行额度也成为调控二级市场的一个手段。1994年7月,为提振节节下跌的股市,证监会出台年内暂停各种新股发行与上市等“三大救市政策”,股市出现井喷式行情,上证综指一个多月内涨幅超过200%。1995年和1997年,为抑制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当年的新股发行额度也相应作出调整。

1998年12月颁布的《证券法》,确定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此后新股发行就不再有额度一说。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体制开始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一年后,股票发行核准制正式启动。

核准制时代,新股定价是发行制度的核心环节,市场化尝试最早,引来争议也最大

在核准制下,市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然而,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新股定价是发行制度的核心环节。在这方面,市场化的尝试最早,引来的争议却也最大。2000年,福建闽东电力公开招股,在定价方式上实行市场化,承销商和发行人只确定发行底价,向法人配售时采用竞价的办法,以达到申购限额的报价为发行价格。最终闽东电力以88.69倍的发行市盈率刷新了历史纪录,引发市场一片哗然。

闽东电力案例提示人们,在股票仍是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市场的约束力难以得到体现。即使发行价格很高,在一级市场“抢购”然后在二级市场卖出,以获取丰厚差价,依然是多数投资者的观念。此后,为避免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监管部门又回归到采用限定发行市

盈率上限的方式管理新股价格。

此后,2004年修订的《证券法》取消了新股发行价格须经核准的规定。在这一背景下,新股发行在2005年开始实行询价制,新股价格无需再由监管部门核准,而是采用向合格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新股发行价格,这向市场化定价方式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不过,在这一阶段,对部分新股发行最终定价仍然实行着窗口指导,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多在30倍左右。

最新一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再一次将突破口放在了定价环节。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这次改革使得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个人投资者中签户数有所增加,大量“破发”也使投资者防范一级市场投资风险的意识得到增强。然而,定价的放开,再一次带来新股发行价格的不断走高。尤其是创业板设立的一年间,中小企业的发行市盈率迭创新高,引来不少争议。

当前新股爆炒问题依然存在,专家呼吁定价市场化应配合发行节奏的市场化,否则就会造成明显供需失衡

今年11月1日起,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第二阶段开始实施,通过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强化对询价机构的约束,强化各市场主体的职责。其中,针对中小型公司发行价过高,提出网下可摇号配售,以提高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单个机构获配股份的数量,加大网下报价的责任机制。

从改革实施以后发行的首批公司情况看,涪陵榨菜、老板电器、天广消防三只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平均达56.66倍。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涪陵榨菜上市首日暴涨191%,盘中三度被警示性停牌,此后两个交易日又连续无量跌停。这说明,发行市盈率过高、新股

上市首日遭爆炒等问题依然存在。

如何化解新股发行中存在的种种“痼疾”,市场各方对此颇为关注,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专家认为,新股定价发行市场化后,如果新股发行的节奏没有市场化,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供需失衡,这正是新股发行高价、高市盈率的根源。与此针锋相对的观点则认为,如果发行节奏完全市场化,敞开供应新股,则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巨大的压力。

从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史看,曾有过7次新股发行的“关闸”与“开闸”。发行节奏加快,往往被市场理解为给股市“降温”,而放慢节奏甚至停发股票则会被认为是救市之举。如何让宏观经济周期及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引导发行节奏的主要力量,是新股发行制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

如果进入注册制时代,无需审批核准,满足条件即可发行股票,投资者自主投资,机构依法监管,但目前我们还需等待

在很多人眼里,注册制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终极方向。在成熟市场中普遍采用的注册制下,监管者制定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满足条件的企业即可发行股票。企业对其披露的信息负责,投资者自主决定是否投资。如果发行人未能真实、准确和完整地披露信息,监管机构依法予以追究。

监管部门负责人近年来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逐步推动股票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

然而,注册制对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要求都比较高,也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等相配合。有专家认为,从核准制转向注册制,目前条件并不成熟,

需要一个过渡期才能“水到渠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