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及举措

2020-05-06 来源:步旅网
第25卷第11期 (2013年11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V0I.25 No.11 (Nov.2013) 论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及举措 康 莹 ,侯(1.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微 沈阳110168) 046000;2.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摘要]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我国公平普惠的社会保障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建设、流动人口的 民生建设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现实困境,需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强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循序渐进解决,实现养老保障全民普惠。 [关键词]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公平普惠 【中图分类号](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13)11—0052-03 养老保障体系是为适龄人口养老提供经济供 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公共产品的保险和服务 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日 平正义、普惠共享是现代养老保障的核心理念,是以 达到合理状态的社会标准、保证公民享有同等的养 老待遇为目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 标准,体现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程度。作为现代文明 社会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地加 大养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我国宪法第4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 助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是以法 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得 到延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平 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8岁提高到73.5 岁。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 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 数量将达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4.8%。中国 老龄人口增长迅猛,老龄问题十分严重,党的十八大 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而建 律形式强制保障的对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的维护。 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 举措。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缩 小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差距,使城乡适龄人口享有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条规定: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 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 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 的权利。”在一个国家内部,适龄人口应享有的养老 保障权利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是平等的,不因公民的 户籍身份或居住地域区别对待。养老保障体系城乡 一本养老保障,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体系上的互 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增进社会公平,实现资源 共享。 一、一养老保障体系城乡 体化发展的意义 体化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式的发展,有助于 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 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了公平正 义、普惠共享的以人为本理念,适应了中国社会共同 第二,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缩 小城乡差距,适应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我 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为人民福利水平的提升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城市化、城镇化建设正在加快进 富裕的社会建设理念,顺应了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对 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公 民平等享受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现了公平普惠的 养老保障理念。中国社会发展已经进人全新时期, 它是以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的 J。公 [收稿日期]2013—06—25 行,全国已进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现状、统筹城乡发 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农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 了巨大贡献。在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财政应拿出相应的资 金,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战略,以弥 [作者简介]康侯52 莹(1983一),女,山西汾阳人,长治医学院人文艺术传媒学院教师,硕士。 微(1980一),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建筑大学思政部教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第25卷第11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1月 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不足。1997年,我国统 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覆盖城镇 各类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2009年,我国开始试点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农村居民纳入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我国于2011年7月1日开始 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养老保险覆 盖扩展到城镇非从业居民。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 将成功地实现养老保险全民覆盖,为适龄人口养老 提供基本经济供养。在基本经济供养达到保障的基 础上,由中国民政部门主导的大力发展为适龄人口 养老提供生活照料、生活慰藉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 老服务机构,到2015年基本覆盖我国100%的城市 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从此我国基本建立 起形式多样、使用方便、覆盖广泛的居家和社区养老 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全民覆盖。推动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系,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实 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不仅可以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 权益,也有利于消除和减少社会不公,这是实现共同 富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 第三,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解决流 动人口民生问题,适应了未来中国社会人口流动增 长的长远需求。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 快,我国人口流动也增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 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2.71亿,其中流动人口达 2.3亿。举家迁移并且在流入地长期定居的倾向比 较明显,并且流动人口数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稳 步上升,流动人口在流人地的民生问题及所需的社 会服务都需要得到解决。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 动到城市,部分农村老年人跟随子女迁移到城市生 活;城市有独立居住能力和一定经济能力的低龄老 年人也有迁移到农村享受农村自然环境的意愿;城 市中与子女异地居住的老年人为方便晚年生活通过 迁移实现与子女同城居住,这些老人到流人地之后 需要养老保障关系的顺利接转。养老保障体系城乡 一体化能够实现老人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 市之间养老关系的接续,在迁入地继续享受同等的 养老待遇,顺应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增长的 新需求,也适应了未来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性养老的 长远需求。 二、养老保障体系城乡 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就我国目前现实情况来讲,养老保障体系城乡 一体化建设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城乡经济发展严重 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社会经济结构 带来的制约。 第一,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 养老保障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全国老龄工作委员 会发布的((2OLO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达到 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覆盖率只有 34.6%,月均养老金仅有74元。尽管我国已经把农 村居民养老问题纳入重要的民生问题,着力改善农 村老年人生活,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养 老保障体系。但大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相当落 后,集体收入非常有限;相当部分的农村居民个人收 入非常微薄,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人承担养老保 险缴费的能力相当有限,再进行基本养老设施及公 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就更加困难。因此,农村养老保 障体系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而我国财政收 入中对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总体比重较低,并且当 前的养老保障支出偏向城镇居民。城乡养老保障呈 现出显著差距,这种严重不平衡现象不利于城乡养 老标准的统筹规划,更不利于实现一体化发展。 第二,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较高, 农村养老形势更为严峻。根据“我国农村老龄问题 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 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其中1.05亿人是农村 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 老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97%,而农村老 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 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广大农村地区,由 于农业收入较少、利益比较低下、农村经济缺乏有效 增长点等原因,致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乡务工,农 村土地撂荒、空巢家庭、老少留守现象增多,不仅进 一步加剧了农村老龄人口比重,也加剧了农村应对 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养老保障 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受到区域经济水平的限制。据 国家发改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三大地带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差距 是,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最高,为12844元;其次 是西部地区,为9633元;最低是中部地区,为8691 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人差距是,东部地区农民收 入最高,为5123元;其次是中部地区,为2815元;西 部地区最低,为2508元。我国区域经济严重不平 衡,居民收入差距大,地方政府养老财政能力有差 异,居民个人养老能力不均衡,以致养老保障体系城 53 第25卷第11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1月 乡一体化在区域之间的实际运作中协调困难。 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与公民其他 三、养老保障体系 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养老服务机构在规划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流动性老年群体养老的需求,提高机构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举措 养老质量,为老年人实现养老保障衔接提供更有效 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更全面的便利。 需要多维合力、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循序渐进,逐步 第三,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支 形成可以根据财政负担水平、社会经济承载能力,以 持,确保农村养老保障资金来源充足稳定。近年来, 及保障对象需求变化的动态调整待遇水平的科学发 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较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在 展机制。 预算制度中明确增加政府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支出 第一,加强养老保障法制化建设,通过立法规范 预算,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政府财政对农 养老保障。养老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 村养老保障专项支出及时足额地转移到农村,并在 之一,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 使用过程中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在税法中开征社会 一部统一的关于养老保障的法律制度,养老保障体 保障税,发挥税收的强制性、协调性作用,缩小城乡 系建设缺乏基本的法制依据,仅依靠政府文件来推 差距,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 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政策上稳定性差,在执行上 第四,分区域统筹,循序渐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 缺乏力度。通过立法,对养老保障的基本目标、基本 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 项目、相关机构及人员责任、基本待遇标准、基金筹 际出发,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城镇 集、管理方式、监督方式等形成有效的法规规范,明 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等指标分类推 确地方政府基本责任和考核指标,建立对社会力量 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尽快完成养老保障体系城乡一 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准入及激励机制,保证养 体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实行政策性倾 老保障体系规范运行。 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力度,通过养老保障全 第二,建立全国性的养老保障异地接转机制,实 民普惠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 现养老服务机构全国联网。为了适应人口流动需 求,实现个人养老保障关系的异地接转,我国需要在 [参考文献] 现有社会保障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程度进行衔接, [1]马斌,汤晓茹.关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理论综述[J].人 口与经济,2008(3):76—8O.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2]林闽钢.我国进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推进时期[J].中国社会 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纳 保障,2Ol1(1):36—37.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Kang Ying ,Hou Wei (1.Changzhi Medical College,Changzhi 046000,China; 2.Shenya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Shenyang 1 10168,China) [Abstract]To develop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s of rgeat significance to the building of the security for a commonly fair society,the building of commonly prosperous society,and the building of the livelyhood of the transient workers and people.However,currently the urban—rural imbalanc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bal— 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restirct the urban—urral integration of old—age security system,and in this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legal system,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urban—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SO as to graduall achieve the fair share of old—age security. [Key words]old—age security system;urban—urrla integration of old—age security system;fair sha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