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压 电阻 单元备课
[学习目标]:
1、 认识电压,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
2、 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4、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5、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6、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教材分析]:
在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本章学习电压和电阻两部分知识,本章教材的主要内容有:电压的基本知识、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电阻的概念、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压、电阻和前一章学习的电流一样,都是中学物理电学知识的主题部分,是讨论电路问题所需的基本物理量,是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必备的基础知识。本章知识的特点:一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二是实验操作多。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一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联系实际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降低教学难度;而是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经历规律建立的实验探究过程,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建议本章授课尽
可能在实验室进行。
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在实验探究方面,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内容。由于学生已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并且通过比较,明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与联系。在实际应用方面,各课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设计了数多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很强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知识和规律,通过实验操作技能。
本章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难点是在串、并联电路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形成由假设猜想到制定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
下面分别从教材编排、教学目标的确立、新旧教材不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对每一节教材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节“电压”:
1、教材编排:一开始就直接引入“电压”一词,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他的两端就要有电压。接下来介绍了电压的单位,具体说明了用电压表正确测量电路中电压的方法,并且如何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教学建议:结合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和课程标准,在处理本节教材是提出四点建议:
(1)、关于电压概念本身,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不高,建议利用好新教材,通过生活中学生的感知直接点出电压,降低教学难度。
(2)、学生已有电流表的连接和读数的基础,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通过与电流表的类比,来掌握对电压表的使用。
(3)、“想想议议”和“动手动脑学物理”中为学生设置的小实验做好了,会让学生体验到电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4)、建议本节课用两课时完成,一节新授课,跟一节复习课。
第二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编排: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究,最后得到结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分析总
结的能力。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处;二是这节课的评价重点要放在对过程的评价上,即学生是否认真经历了各个环节,直至最后写出了科学探究的小报告,对于结论的正确与否不做重点评价。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3、教学建议:结合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和课程标准,在处理本节教材是提出五点建议:
(1)、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建议本节课在实验室完成。
(2)、重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实验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评估和交流。对学生的交流给与充分的重视,注意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3)、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动手制作水果电池。
(4)、学生自己阅览STS的内容,鼓励学生向社会公众宣传废旧、劣质电池的危害,
并参与到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中。
(5)、建议本节课用两课时完成,一节新授课,跟一节复习课。
第三节“电阻”
1、教材编排:本节宜采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本节的所有结论都是由实验推导而来,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初步领悟“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实验方法。本节以实验的方法引入“电阻”的概念。导体能够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到梯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市道题的一种性质,他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其两端的电压及其中的电流无关、导体的电阻只有通电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知道电阻单位,了解小资料中所提供的电阻值及物体的导电和绝缘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使学生感悟“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三、教学建议:结合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和课程标准,在处理本节教材是提出五点建议:
(1)、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应该通过演示实验(最好再串联接入一个电流表),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把电阻概念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具体。
(2)、决定金属导体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的内容,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放手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出决定电阻大小的结论。
(3)、介绍阅读材料“科学世界”中的半导体和超导现象,教师可利用电阻的知识,进一步说明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使旧知识有所升华。像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对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大有好处。
第四节“变阻器”
教材编排: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变阻器的有关知识。学习本节知识应该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本节要求学生结合滑动变阻器实物和照片,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用法的情况下,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要让每个学生注意每个滑动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尽管这一点在教学上不做要求,但是对于一个电路元件的学习,这方面的意识培养还是很重要的。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来改变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教学建议:结合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和课程标准,在处理本节教材是提出几点建议:
(1)、课题引入建议通过演示收音机控制音量的旋钮、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为变阻器的学习做好铺垫。
(2)、按照新教材做好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
(3)、“动手动脑学物理”选题目的是继续训练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同时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亮度的连接方法。不仅要求学生要在纸面上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还一定要进行多次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