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边际超越的六种策略?鄢
作者:娄小明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34期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教学边际的超越。文章介绍了六种超越边际的策略:乘数效应、本质回归、开放的连通、有意的无意、建构增值、积累突破。 关键词:教学边际;超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35-05
课堂空间有边际,教学活动有边际,教学内容有边际,教学效率也有边际……此处的边际有两层含义,一是名词,即边界的含义。二是动词,即边界之间的变化。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遵守一定的边际,但是也需要超越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1]如果不能超越(进步)知识、智慧、生活、生命……课堂也是没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要以下六种超越边际的策略: 一、乘数效应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乘数效应:原本是一些小事,但是会放大无数倍,以至于酿成弥天大祸;原本是极小的资本积累,但是抓住了机遇,终究成为一代巨富……我们把超出预期的成果称为乘数效应。这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比比皆是,例如:教师的一句批评,可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抬不起头来,甚至一辈子都丧失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有时教师的一次表扬,能够让孩子树立起人生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事业。
例如我在上教科版艺术教材《轻歌曼舞樱花谣》一课前,我发现孩子们存在着两种价值观,一种是“哈日”一族,一种是“仇日”一族,这都不利于孩子从审美的角度去学习日本艺术。 于是在课前我就和学生进行了谈话,我问孩子们喜欢日本吗?“不喜欢!”几个孩子喊了起来,“因为日本侵略过我们的国家,还不知悔改!”“那么你们喜欢日本的文化吗?”我又问。沉默了一会儿,有的孩子表示喜欢日本的卡通片。有的孩子说,日本的科技很发达。我说,“日本拥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把个人情绪放在一边,来学习日本文化好
吗?”“好!”同学们一下子坐得端端正正,我知道,一种民族精神隐约在勃发,一种学习需要已经被唤醒。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想,这节课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师生双方都看到了教学的意义,拥有了崇高的信念,在师生心中,它们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拔高”,因此产生了学习上的超越。如图: 在教学中的乘数效应往往源于情绪、情境、意志、动机等因素。 二、本质的回归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任何……理论最好不过的命运是,指明通往一个更加广包的理论的途径,而它则作为一个极限情形在后一理论中继续存在下去。”[2]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说,教育最好的命运是,找到一条穿过教育走向更加广阔领域的途径,并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走下去。
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对艺术本质的发掘,那么,这种艺术教育的本质在哪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它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3]这句话无疑点出了艺术教育的本质——通过艺术教育发展自己,通过自己的活动发展艺术教育——艺术和人的合二为一。
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艺术教育的本质,个人认为一是要“脚踏实地”,二是要“仰望蓝天”。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要回归到艺术创造的本原。不同的美术种类具有不同的创作本原,有的源于游戏,有的源于美观,有的源于劳动,有的源于交往,找到美术教育的本原,我们才能找到教育可行的路径。所谓仰望蓝天,是通过艺术教育开拓孩子发展的空间,用大师的精神来净化孩子的意识,用大师的眼睛来擦亮孩子的眸子,或者用孩子的思想重新赋予作品以意义,用孩子的眼睛看到我们还没有看到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尽可能的成长。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美版第十册16课《雕塑之美》中,首先让学生看罗丹的雕塑《思》,说说对这个雕塑的感受。学生的观察毫无目的,有的感受根本“不美”。于是,我出示了一段《思》的鉴赏文字,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哪些地方作者看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作者居然看到了一些没有雕刻的地方,那是因为罗丹为了突出人物脸部,而抛弃了其他„一切无关的局部‟”。“作者看出了这件作品的神情,感到了一种诱惑力。”另一个学生回答。我说:“这是雕塑作品给文章的作者带来的美好想象。你们看,作者拥有一双慧眼,看到了同学们看不到的美感。”我停顿了一下,问同学:“你还想再看看这件作品吗?”“想!”同学们没有丝毫的勉强。“你发现了雕塑的怎样的美?”我问同学。“我感觉到这个姑娘的眼睛仿佛是透明的,不像是用石头做成的,真神奇!”“我的确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美。”……孩子们发现了雕塑的各种各样的美感。(笔者认为,欣赏是要“看”出来的,让教学回归于“看”,才能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我总结道:“这就是评论文章的魅力,它能擦亮我们的眼睛。”我接下来布置了作业:“请同学们为自己喜欢的雕塑写一段评论文字,比一比,谁的文章能够让我们也能产生这样的感觉——想看一看这件作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指向孩子的未来学习——发现雕塑作品的美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位同学看了雕塑《和平》后,写了一首诗: 她,用双手撑起了一片蓝天,只为向往; 她,不顾一切地保护她的爱民,为了无私的爱; 她,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安全,为了和平。 她,就是潘鹤等人一起创作的和平女神像。 她是人类的守护神,战斗的阻挡者。 一个让人敬仰的神圣守卫神。
笔者对本课学生(五年级)作业,和四年级的一次作业进行字数统计。发现五年级同学平均字数为128个字,四年级同学平均字数为58个字。如果对两次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前者呈现为逐渐递增的态势,而后者就呈现出平平的状态。图示如下:
由此可见,只有将我们的教学回归艺术的本质,才能促进孩子超越性的发展。 三、开放的连通
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在艺术水平上没有长进,是因为受到了“困扰”。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之所以我们不够智慧,是因为我们无法从生活的痛苦中摆脱。[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困扰”是一个封闭的“场”,也是一个“封装式”的结构。例如有的孩子之所以不敢画灰色,是认为灰色是一种“脏”的颜色。他把“灰色”放在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结构来看,其实灰色是色彩系列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颜色。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结构。有些画家称之为“结壳”,贺天健在《贺天健画山水自述》一书中就指出技法中的“结壳”,即“凡是不转念头(就是不用心)一任手在那里动,就叫„结壳‟。”[5]这种封闭式结构可以表现在教学制度、教学环境、作画习惯、作画时间、作画意识、表现材料、年龄特征等等方面。
因此只有从封闭中“开放”出来,我们才能获得进步。
关于开放,勒温认为“开放区域的特性为,对于区域的每一点来说,存在着一个围绕,它完全位于该区域之内。”[6]将封闭领域开放起来才能在学习的质量上有所长进。
例如人美版第八册第4课《设计生活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的四个特点(简洁、明确、美观、突出)进行设计。如此多的知识点,如此复杂的操作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一次作业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是不现实的。很多学生容易深陷于自己的习惯性思维,还有的同学只能抓住标志设计的一两个特点进行制作,从而无法体验到标志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于是我采用了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组制作的方法,一位学生作为主创人员动笔设计,另外四位学生作为“参谋”提出修改意见,学生的创作过程就非常热闹了。于是,原本的设计者由一双眼睛变成五双眼睛,五双眼睛分析一个形象能够更加透彻,五双眼睛融合的形象更加丰富。他们设计出的新形象超越了一人设计的局限。通过这次作业,他们拥有了一双“公众”的眼睛,一双符合标志设计的眼睛。 用图表来表示,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如下:
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学习是相互孤立的。而开放式的教学图示如下:
学生能融合同学的观点,接纳大家的监督,从而超越个人的局限性。当然,开放和封闭是相互关联的,开放离不开封闭,封闭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开放取得的超越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有意的无意
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无论是《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蒙德里安的雾里看花,还是米友仁的云山雾罩,王蒙的水墨淋漓……无不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可见,“无意”是艺术活动的应然之态,美术课堂也应如此。但是,我们的教学常常束缚于简单的工具、机械的行为、固定的意识、不变的流程,少了魔术般的出人意料,小说般的纵横捭阖,音乐般的天外绝响……缺少了意外的课堂那就称不上艺术的课堂。
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惊异地发现,有时教师没有太多的说教,学生的作业反而更加精彩;没有固定的预设,临时的生成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没有太多的课件,一支粉笔倒能使课堂流光溢彩……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只要“无意”就能上好课,画好画呢?显而易见这是荒谬的。“无意”的精彩钟情于“有意”的人,刹那的奔放源自深厚的积蓄。一名书法爱好者是不可能写出《兰亭序》的,一个诗歌入门者也无法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任何无意的杰作,必然出自有意的磨砺。 那么,这种有意的“无意”具有怎样的形态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可以将意识和无意识用下图表示: 据此,儿童的美术行为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刻意为之。可以操作的意识处于意识中固定不变的位置,即用“一招鲜,吃遍天”的思维模式作画,用已有的绘画经验去套用表现对象,因而在创新方面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类,任意为之。即可以操作的意识在意识范围内任意表现对象,从而达到意识与实践的统一,心手双畅的境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类,无意为之。即可以操作的意识突破了意识的范畴,进入了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境地,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思想与形象,推动了个人高峰体验和人类的艺术思想。这是一种超水平发挥。
记得在一节欣赏课中,我让大家观看悉尼歌剧院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同学的答案中规中矩,像莲花,像白帆,诸如此类。这时,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表示他有不同的见解。他说:“我好像听到了歌唱的声音。”我一脸疑惑,同学们也发出了嘘声。这位同学脸涨得通红,却又无从辩解。忽然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逐渐变化的连音符号,组成了悉尼歌剧院的外形,让同学们试唱一下。碧海蓝天,白帆倒影,三个逐渐变强的音符,会产生一种怎样的音响呢?没有暗示,没有相约,突然《欢乐颂》在教室里回响起来,由轻到响,由犹豫到高昂。大家仿佛都陶醉在声音和形象铸造的艺术宫殿里。我由衷地感叹:“你能从建筑中发现音乐,你有一双了不起的眼睛。”同学们眼中流露出敬佩的神色,这名同学也满脸兴奋。六年后,这位同学选择了报考美术学院,原因就是我说过的那句话:“你的艺术感觉很敏锐。”是呀,这位同学突破了自己的欣赏习惯,并在这种突破中找到了自信。谁说这种意外不是叩响他人生的一次际遇呢?
当然这种种“无意”,不同于懵懂无知,区别于心智全无,也不是任意妄为,是在有意之中的“无意”。有意地运用这种“无意”,能够让美术课堂拥有一份别样的精彩。 五、建构增值
艺术教学是一种建构的过程,这种种结构的不同组合,使得结构物包含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灵魂,一种“增量”。正如同样的一些词组,经过诗人的组合,使得文字有了灵魂,诗篇有了节奏。同样的笔墨,艺术家一出手,就有了别样的意蕴,产生了动人的情调。同样的歌曲,经过歌唱家的演绎,能够拨动听者的心弦,激荡起万物的回响……这就是结构的力量。
也许,笔者三次上苏教版第五册第12课《分分合合》的经历,能够说明对结构均衡点的定位。
第一次,笔者看到这个课题后,就觉得这像我们古代七巧板的游戏,于是我就决定采用游戏教学法。
下课后,一位同学特地跑上讲台来问我:“老师我能得几段?”一个孩子回家后告诉家长:“今天我得了九段!”我一下子愣了,原来这节课给孩子留下的余味是“段位”,这似乎太没有“美术味道”了。我知道这节课我太过注重教学的结构,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形体分合所具有的美感。
第二次,我着重从孩子的知识建构入手,沿用了游戏教学法的三个过程,增加了一个课前引入和课后拓展的环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有的同学认为剪的次数越多越好,形状越复杂越好,不认同“简洁也是一种美”。而且教学结束后桌面上纸屑一大片,狼藉不堪,很难体现出一种设计之美,和古代七巧板“省材”“省空间”的初衷也大相径庭。总而言之,这节课我太过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而忽视了艺术要素的建构。
第三次,我汲取了以前的教训,综合考虑了教学、知识和艺术的结构。首先我在教学环节上更加贴近孩子的基础——增加了“七巧板”导入的环节,能够唤起孩子们的制作经验。其次我在结尾加强了拓展延伸——增加了对生活中分分合合物象的分析的环节,让孩子们了解到分分合合是大自然的一种本质现象。当作业结束后,我把同学们粘贴在明胶片上的四个长方形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宫灯。当打开电灯,一个新的形象出现了,全班同学的作业组合在一起,原本简单的形状顿时变得不简单了。听,孩子们“哇”声一片。这就是证明,孩子们超越了自己创造的形象,生成了新的“意象”——他们自己也感到新奇,感到惊讶。
通过三种教法的比较,我明白了,要建构超越边际的课堂,必须寻找到各个结构的平衡点。如下图: 六、积累突破
笔者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一幅插图,很好地说明了一位学者的成功历程。如下: 他在小学阶段有了自己喜好的学科,在中学阶段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大学阶段接触到了该学科中某一方面最前沿的知识,在教授期间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突破,最后推动了该知识的进步,从而成为有学术贡献的专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这个圆形看成是学生的发展空间也未尝不可,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能够在自身能力的某一方面不断积累,形成突破和超越,最终发展自我。
笔者在教学人美版第十册第14课《山水画》中,认识到学生的中国画水平和课文中的山水画要求有一定距离。于是,我用两课时来完成上述任务。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掌握山石、树木、河流的画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临摹的方法,进行小品画练习。
第二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展示了所有同学的小品画。我马上提出了今天的学习任务——画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品。我让学生观察大师的作品,了解远景的特点。随后我演示了远景的画法,请同学们在上次的作业上画出远景。然后教师进行整体点评,让学生建立起规范的印象。随后我演示了完整的作画过程,从近景(课前画好)——中景——远景——落款,重点讲解了中景和远景的画法。接着我提出了本课的要求,以家乡山水为题画一幅山水画。这时课堂进行了15分钟,孩子们有20分钟的作画时间。在古曲《姑苏行》的伴奏下,孩子们拥有充分的时间去酝酿属于他们的绘画。在最后的五分钟里,老师展示了所有同学的作品,并让学生相互点评,找找哪位同学画出了家乡的气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节课没有所谓的高潮,也没有所谓的激情,注重了重点知识的讲解,教师的示范,和学生大量的作业时间,显得有点“传统”,有点“温吞吞”。但是,有些老师也认为,画山水画就是要注重传统,要有这种从容不迫的“放松”状态。
于是我对学生之前的作业,第一课时的作业和此次作业进行了比较。
如果我们认为每一幅画都是各个绘画要素的累加(虽然绘画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其中要素的简单相加,但是具有累加的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将每个绘画要素进行累加,例如墨色+(墨色+用笔)+(墨色+用笔+用色)+(墨色+用笔+用色+造型)+……三次作业就可以得到三条发展曲线,如图:
图中可以见到,山水画和花鸟画作业差距比较大,这是两条不同斜率的曲线。因此,斜率越大,教学的效率越高,学生超越的状态越好。山水画1和山水画2在墨色、用笔、用色和造型上数据相差不大,说明单项的训练能够得到保持。这也说明山水画前期的单项训练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3][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4.
[2][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4][印度]克里希那穆提.智慧的觉醒[M].宋颜,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0:126. [5]贺天健.贺天健画山水自述[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9:138.
[6][德]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75. 责任编辑:丁伟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