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调查统计报告

来源:步旅网
XXX关于引进大学生就业 创业情况的调查统计报告

为加快引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推动我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培养青年人才队伍,根据县人社通知要求,我对2015年以来引进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形成如下调查统计报告。

一、调查统计概况 (一)基本情况

大学毕业生是一支极具开发价值的有理想、有思想、有朝气、有知识的年轻队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必然地成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以来,我共引进134名大学毕业生,不仅改善了我XX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也给面临老化的干部队伍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XX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数据分析

我近三年来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在队伍结构及分布上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政治素质较好。党团员所占比例较大,全134名大学毕业生中,中共党员20人,占15%,共青团员100人,占75%,两项合计占大学毕业生总数的90%。这充分说明我引进的大学毕业生是一支政治素质较高的队伍,他们当中不乏学生会干部、优秀毕业生,在学校积极参

加社会活动,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大多数是青年中积极向上的优秀代表。二是学历层次较高,本科以上学历占较大比重,134名大学毕业生中有78人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8%,其中硕士生5人。三本地生源毕业生较多。全大学毕业生中,本地生源毕业生95人,占总数的71%,外地生源毕业生中,大多来自济南等周边地区,省外生源毕业生较少。四专业门类比较齐全。三年来引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类别涵盖了法学类、经济学、工学、理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0个大类,其中XX院校49人,占总数的37%。

二、大学生引进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益重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把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各部门、警种对人才问题的认识也比较统一,虽然做法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全上下对人才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思想上比较单纯,社会经验和阅历较少,对待他们,要像园丁对待树苗一样,不断地浇水、施肥、剪枝、压叶,从思想上、政治上逐步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党委及各单位负责同志都非常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亲自给大学生讲党课,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的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大学生毕业生的思

想状况,在思想上给以及时的帮助,使大学生毕业生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成长;有的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主题展览,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各种方式,将大学毕业生毕业生凝聚在党团组织的周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三)在工作方面强化指导。采取各种方式精心培养如何使大学毕业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需要一个在工作实践中锻炼的过程。为此,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我对招录的大学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既介绍XXXX的发展史、现状,又讲解工作职能、性质、特点和要求;既传授业务知识和实战技能,又强调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对大学毕业生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注意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四)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生活问题。大学毕业生基本上处在20~30岁之间,不少人已相继进入恋爱、结婚、建立家庭的阶段。特别是外地生源毕业生,远离家乡,生活中难免有许多实际困难。为了能使大学毕业生安心工作,专心事业,我各单位都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解决外地生源住宿问题,各派出所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改善民警宿舍环境,并添置了必备电器及生活用品,解决外地大学毕业生的住宿问题。同时,加快“五小工程”建设进度,全力营造栓心留人的基层环境。

正是由于全上下越来越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

和管理,积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在我各项工作任务的发展当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多数大学毕业生本人在各单位的培养下也逐步成长起来,一些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突出,适应能力较强,成为业务骨干。通过多年引进大学毕业生,我深深感受到人才和知识的巨大潜力和创造性,老同志越来越感到一种需要更新知识的压力,主动要求参加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对全体民警的主动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中,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主客观方面多种原因,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毕业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现象,影响队伍稳定。调查显示,近三年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已有5人调出或辞职,占总数的4%。人才正常流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外流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我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干部队伍结构造成一定冲击,因此,也就成为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外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毕业生的合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当代大学生既有强烈而丰富的精神需要,也有强烈而丰富的物质需要,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从衣、食、住、行到

社会地位、权利、爱情、成就等。一是对生存安定主要是住房、待遇的需要。一些大学生感到收入拮据,面临结婚或已经结婚,住房解决无望,使他们对前景缺乏信心。二是对尊重和感情沟通的需要。大学生中有的感到不适应现在的环境,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有的认为和领导、同事之间缺乏交流,有的觉得得不到或很少得到认可,缺乏情感激励,有的感到适合大学生的文体活动较少,缺乏感情寄托。三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些大学生认为刚踏上岗位,工作任务比较简单,在现岗位上难以发挥自身实际能力与水平,不能充分体现个人价值。

(二)一些单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忽视。当前社会向大学毕业生传输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对他们也产生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已不满足一般性的精神鼓励,更多需要的是一种自我认同式的价值实现,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特长的施展,在对物质的需求上也比以往的年轻人更迫切,更关注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大学毕业生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在理想的内涵、社会责任感和对个人价值的认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因而,现实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多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和待遇,给他们以必要的务实的激励,另一方面要切实处理好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关系,做好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一些单位教育方式仍停

留在单一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上,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和时代感;一些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缺乏了解、听之任之,让大学毕业生顺其自然地发展;还有一些单位对发展青年党员工作缺乏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关心、爱护不够,挫伤了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三)大学毕业生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压抑了人才成长。在对大学毕业生的跟踪管理上缺乏力度,缺乏一个正常的流动机制。大部分大学生分配到单位,固定在一个岗位,生活空间狭小,视野狭窄,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不利于年轻人才的成长。同时,在对大学毕业生的使用问题上,一些单位还不够大胆、缺乏魄力,存在对大学生求全责备的现象,认为大学生的经验少、不成熟,不敢委以重任。特别是一些交给大学生的工作任务或安排的工作岗位比较简单,缺乏挑战性,缺乏发挥创造性的余地,造成大学生工作兴趣逐渐降低,难以有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四)社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的影响也是导致外流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使人才流动突破了种种障碍,人才作为社会资源在市场上流通是大势所趋。青年人社会选择余地越来越广泛,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他们会不断地选择,渴望在选择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因此,我们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我引进人才、凝聚人才的竞争力,就难以避免人才的进一步流失。

四、引进措施及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看待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学毕业生是我XX事业不断发展的希望,是我改革、发展、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全上下应从全和长远的角度看待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统一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一是树立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开发意识。应把其看做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整体规划、整体开发、上下结合、协调一致。二是树立识才、爱才、容才、育才的意识,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育才之法,使大学生在我感到有希望,有用武之地。三是树立人才为本的意识,认识到培养一支年青后备人才队伍是我队伍建设和XX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队伍的宏观管理和开发。一是要由相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全大学毕业生培养规划,明确责任部门,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二是要对大学毕业生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建立监督监察和考核制度,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考核指标,把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列入领导班子研究工作的重要位置。三是实施年轻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对后备人才统一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统一组织学习和培训,为他们提供条件、提供环境、提供机遇,实施重点培养,早压担子,为大学生早日成才创造条件。四是各用人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大学生的工作内容、工作岗位或任务要求标准,减少大学生简单劳动的成分,加大创建性发挥的余地。

五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使全人才队伍保持一定的数量优势,积蓄充足的后备力量。

(三)创新机制,加快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中,要落实好录用、职务升降、轮岗、竞争上岗、考核、辞职辞退等一系列制度,用好用活机制,重点打破用人上的论资排辈倾向,建立真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青年人才早日脱颖而出。

(四)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一方面,建立全人才培养基金,把对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对确实有突出贡献的大学毕业生,由党委政府给予大力表彰,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激励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创造佳绩。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其中住房难以解决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此,建议在现实条件下,应努力克服困难,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比如加大对场地资源的调整力度,挖掘房源,解决一些优秀人才的燃眉之急,再比如在危旧房改造工作中把解决大学生的住房问题纳入规划,在条件允许时建设“人才公寓”。此外,还可以分期还款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购买经济适用房,单位给以一定的补助。真正关心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参与人才资源竞争,更好地达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目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凝聚力。一是要坚持不懈地对大学毕业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帮助青年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教育青年把个人价值实现和单位、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又要能够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锻炼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工作中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四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吸纳、凝聚年轻人的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大力发展青年党员,努力开展适合他们的文体活动,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去感染他们、鼓动他们、教育他们。五是要认真研究当代青年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各种方式关心、爱护大学毕业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要,引进后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更重要。相信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一支优秀的青年人才队伍将会很快茁壮成长起来,为XXXX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2018年x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