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

2021-06-13 来源:步旅网


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及发展趋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也是和你们一样在美术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我已经当了20年的小学美术老师。今天走上这个讲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工作经验,一起进步。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争议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先把今天讲课的提纲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头脑中有个清晰的框架。

提纲是这样的:一美术教育发展历史。 二、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三、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难点。四、美术学科教学发展趋势。

下面我就从第一点说起。一、美术教育发展简史。为什么要讲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呢我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我在美术教育上是走过不少弯路的。我了解的很多老师和我有相同的经历。

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了解了历史上的美术教育流派、教育家和他们的思想,了解了美术教育的历程,你对美术教育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就能对前人的思想进行借鉴、批判和吸收。

所以我要讲的第一点就是美术教育的发展简史。从两个方面说,

(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历史。(二)、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

西方美术教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在世界文学艺术体育各个领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古希腊的教育是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被称为“自由教育”和“完全教育”。美育在当时称

为缪斯教育,古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美术、音乐和诗歌的女神命名。古希腊雕塑、绘画、建筑艺术的兴盛繁荣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其目的不是传授一种谋生的技艺,而是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绘画能够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力和判断力,发展他们优美的感情。

古希腊哲人们的教育理论和古希腊雅典学校体现的扬弃狭隘功利主义,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对后世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丢勒等全才式的美术家,改变了美术的地位,为美术教育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技法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人们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重新承续古希腊全面教育的思想,主张在学校开展美育,全面发展儿童的身心。

从19世纪到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的学校美术教育与国家经济、商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首先是英国人在19世纪主张美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工业技术联系,发动了工艺改良运动。最典型的事件是1851年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工业产品因为造型不美、趣味低下引起人们的批评。美国人看到英国人通过提高自己的工业设计水平,在趣味、风格和审美上满足欧洲的需要,也认识到美术教育的作用。美国广泛的图画教育由此开始,但以机械训练为主,表现为工业美术的取向。并促进了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建立,给世界美术教育以重大影响。

20世纪,主要有两大思潮。一是创造主义思潮,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运动兴起,美术教育开始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和自由创造。二是出现于美国影响到全世界的DBAE运动思潮。其宗旨是克服以往艺术教育以实用、制作为中心的局限,构造了包含美学、美术制作、美术批评和美术史四方面的学科中心的美术教育框架。

这里我要讲一个可以改变我们理念的典型事例。那就是美国的《零点计划》。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数学和科学学科,中小学艺术教育受到冷落。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20世纪40年代美国先于前苏联四年试验成功了原子弹,而人造卫星却被前苏联领先了。此事令美国朝野倍感震惊和耻辱。10年后科学家和教育界经过认真反思,认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为了研究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了《零点计划》项目。这个“零点”就反映了美国人的态度,他们的意思是以前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都为零,现在从零开始。这个科研项目现已投入了上亿美元,参加工作的科学家超过百名。他们在100多个学校做实验,从幼儿园起连续进行了20年的追踪研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对于人类发展和认识世界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过去人们认为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艺术思维是形象思维。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却认为艺术思维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艺术过程同样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而且两种思维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影响很大,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等学科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其他很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

从《零点计划》我就想到了“钱学森之问”。请哪位老师说说当温总理去探望钱老,他问了总理一个什么问题从《零点计划》的启示,我们又可以怎么回答老科学家的问题呢

当温总理去看望钱学森时,老人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接待总理,可他头脑清晰,仍然牵挂祖国的教育事业。他问总理:“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想我们从艺术教育方面可以找到一部分原因,回答钱老了吧。

(二)、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历史。

我国现代学校美术教育,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在“办新学”的教育中,美术课程作为实用制图的辅助课程进入了工业学校。人们从科学和实业的角度认识到美术作为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工具性价值。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司总长,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课程中增加图画、手工、唱歌课等。蔡元培不愧为大思想家,他一贯重视美术教育,把美术和科学并提视为养成国民实力的

两大工具。并在《小学教则》中规定:“图画要旨,在使儿童观察物体,具摹写之技能,兼以养其美感.......”可以看出图画课由注重实用价值开始转向审美价值。但因为历史条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得不到普及实现。不过我们知道,当时是出了不少大师和一流的人才。从当时的教育我们又可以得到启示。

1923年,国民政府在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小学形象课程纲要》中,将小学美术的学习拓宽至欣赏、制作、研究三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领域方面,该《纲要》建议“研究的问题不宜单独教学,最好多备参考品。遇必要时,就在教室里引导儿童自己比较研究”。这一点就是用于现在的美术教学,理念也是很新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十七年中,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56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完整的小学图画教学大纲。它明确规定了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图画包括写生画、图案画、命题画和美术谈话四种形式。该大纲还将前苏联美术教育家契斯恰阔夫的一整套美术教育方法引用到美术教学中,用严格的科学程序,训练学生精确描摹事物表象的能力。当时中国教育界独尊前苏联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美术教育法,对以后的中国美术教育影响很大。这套教学方法用在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效果十分明显,但上升到美术教育思想的高度看,仍是一种狭隘的‘技’的训练。”学生只能被动地描摹对象,而不是激情地表现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他们的感情、个性表达和创造力。特别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用这种方法,应该说益少害多。这部教学法一直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远。因为学生时代接受过这种教学方法的美术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会一直用这种方法教下去。

1979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课程名称从“图画”改为“美术”,并第一次将美术教学的课业形式分为绘画、工艺和欣赏三部分。

1988年到2000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三份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这几份美术教学大纲的实施,不断优化和规范着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同时,开始了美术教科书的改革探索,打破了全国多年以来只用一套统编教科书的局面。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实施提出

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标,继续教育网上有专家的解读,大家可以反复收看,反思教学。

二、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

要认识当前美术学科重点,我们先来分析当前美术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学科一样,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都是为了应试。

美术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在这一点上,似乎还好一点。但仍然存在过分注重双基,忽视审美、创新能力和人文性。在初中这个问题比小学严重。形成这样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因素。美术老师的素养问题、上级行政部门的评价导向、传统美术教学的影响,前面提到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习前苏联的教育,前苏联美术教育家契斯恰阔夫的一整套美术教育方法对美术教育的影响等等。

鉴于以前的美术学科教学问题,我认为现在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重点是教师要明确小学、初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认识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性质,在美术教学中应把握审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基础性地位,我们从小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小时侯不打好基础,就象建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现在的老师还这样说,家长也很认可。他们说的基础指的是中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的甚至就指基础知识。其实小学、初中教育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指双基,还指小学、初中教育为学生的整个人生打好基础。就包括锻炼成健康的体格;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等等。

美术学科除了传授双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各种能力;学会好的学习方法之外,在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出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方面有独特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性质。

理解了上面这两点,我们就好理解美术学科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应把握审美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基础性地位和人文性性质要通过美术教学中坚持审美性原则得到实现。

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学科中具有最佳的优势。日本、欧洲学校美术教学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效果也以看学生最终的作业为主。 这主要受上级行政部门的评价导向。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演戏样的用上很多花样,时间扣得很紧,老师的总结的话语一落,下课铃响了,就是最好。其实正常的学习每一次都不一样,它应该是生动变化的,不一定按老师的引导完成教学任务。中间可能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教育的契机。

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的来说,中国的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比外国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并不是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勤学苦练”达到的。

因为领导对初中美术老师的评价就是以美术特长生和以后考上美院的学生来衡量。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多宣传理念,在座的都是优秀美术老师,在评课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我们坚持。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又是集体劳动的成果。老师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把最好的教育给学生。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问题是全力注重技法,其实就算以后学生的职业方向是美术工作者和美术家,审美力、创造力仍然很重要。比如室内装潢设计人员,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技法,更多的是文化、美学修养和创新能力决定设计水平的高低。一流美术家和二流美术家的区别往往不是技巧。

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就忽视双基的传授,而是要抓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双基。美术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还是有教师自主的空间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都是我们很好的研究课题。

三、当前美术学科教学难点

(一)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综合性学习既包括美术学科自身的综合,也包括和其他学科的综合。今天我就举一个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

小孩子特别喜欢演戏,我们小时候都会和伙伴们在家中,拿大人的围巾、衣服装扮一下,就演着当游戏玩。欧美国家很多艺术课中都有戏剧表演的内容。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没有一次登台表演戏剧的机会。我们区里首届“让梦飞起来”学生戏剧活动开展以来,艺术老师们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这个学期我想新创编一个节目,想让学生参与并看到创作的整个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登台演出。最后排出了一个全班都参与的戏剧《生命钥匙》,下面请大家看看。

案例:《生命钥匙》戏剧

(1)看录象

(2) 讲述过程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文学、表演、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等等。这个节目的完成学生就有很多综合性学习,有的直接参与创作,有的学生没直接参与创作,但他们都看到了。比如:剧本的创作、表演、服装设计制作等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学生排练时,我是这样和学生说的:“戏剧就是流动的画面。为了让每个观众都欣赏到美,不管主角还是背景都很重要。谁没有表演到位,你在这幅流动的画上就画

上了败笔。就影响了整个画面。”

(二)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美术学科的难点之一

我们美术老师都知道,低年级学生普遍对美术都有兴趣。但到了十来岁左右,普遍有“眼高手低”的感觉,学习美术的兴趣大大下降。所以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美术学科的难点之一。

我的经验一是选择适宜学生年龄的学习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写实性绘画,象速写。立体手工、图案、以及与生活相关的产品设计等。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设计丰富的课型。语文教学中,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作文教学中,有仿写、缩写、扩写、想象作文等。美术教学中,也可以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主题创作等设计各种课型。而不能独尊一种。有的课型可以是综合的,比如临摹和想象的结合。临摹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不矛盾。我在小学三年级上过一节龙的主题的课。先是让学生临摹龙的前面一部分的身子,后面的身子让学生想象。龙的形象本来就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龙的头最难画。学生兴趣很高,这样既解决了难点,又有想象的空间。作品很生动。

100年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他提倡“学习即生活”,似乎就是面向现在的中国教育。他提倡教育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

杜威受北京大学等5个教育团体邀请,于1919年4月28日来到中国讲学。

现在我们来看杜威的讲演内容,对中国教育都有实际的意义。

杜威在北京教育部的讲演《关于教育哲学的五大讲演》中讲到,教育的三大部分,第一是社会,就是教育的目的;第二是学校和学科,是中间的一座过渡的桥;第三是儿童的生活和本能,就是教育的起点。这三部分当中,教师每每容易偏重第二部分,使学科成为孤立的东西,与将来的社会无关,与现在的儿童生活也无关。

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开发学习资源,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农村的美术教学有自身的优势,要好好利用大自然。

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有敏锐的感受能力,他被美的事物打动了,就会有表现、创作的冲动。将感情注入作品,才可能创作出动人的作品。我看了丰子恺文集中一些文章,有当时学校的美术教育,也有在家庭中的美术活动。老师经常带他们外出郊游,观察、欣赏美丽的大自然,进行写生。丰子恺的美术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看见书上漂亮的插图,他就临摹在纸上。看见月光下的竹影,就描在纸上。制作贺年片、画家里的器皿家具、临摹老师画的服装图、欣赏中西方美术作品等等。

四、美术学科教学发展趋势

(一)、重视美术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作用。以前我国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是,小时候学得好,以后就可以向这方面发展。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定好了一条路。中国的职业运动员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应该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职业。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是培养未来的美术家,甚至不是培养未来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的公民。所以你的教学哪些能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有作用,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说:“我们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谐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案例:组合造型

这是国外的一个教学案例。学生大概是三、四年级。教学时间不止我们所说的一节课的时间。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老师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观察鸟的标本,了解鸟的骨架、结构。

(2)老师带学生观察木头做的人体模型,了解人体骨架、结构。

(3)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

(4)学生设计、画草图。老师检查设计草稿,交流。

(5)老师示范扭铁丝的方法,示范怎样把纸糊在铁丝上。

(6),老师一个个把学生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学生组合创造的作品既有人的特征,也有鸟的特征。每个都不一样。

思考:学生的获得哪些对他终生有帮助

(1)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创作的方法。

(3)工作的方法和态度。

(4)情感。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并表扬。

(二)、拓宽美术学科的学习领域,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化是世界许多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普遍性趋势。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美术学科的名称有了改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把 “美术”改称为 “视觉艺术”,英国称为美术与设计。这些改革,把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超越了传统的 “纯绘画”课程或 “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学习领域。例如,美国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视觉艺术包括:①传统的纯艺术,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②传播与设计艺术,如电影、电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③建筑与环 境艺术,如都市设计、室内

与景物设计、民间艺术;④美术作品,如陶瓷、纤维、珠宝、木制作品、纸制作品及其他作品等。从许多国家艺术教育的实践看,美术教育内容已从单一性、技能性向综合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发展,出现了内容的综合、技能的综合、方法的综合、学科的综合和能力的综合的大美术教育观。

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德国还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艺术造型艺术进 行学习。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广泛,德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只有以大纲形式印发的教学建议。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那就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三)、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和吸收。

由于受多元文化教育的影响,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在新制定的美术标准中都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对于我们农村老师来说,在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和吸收这一点上,主要是了解和学习民族美术。此类课程不仅能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也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 味性、新颖性、开放性,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贴近生活实景,在学生心灵上更容易打下文化烙印,提高了学生理解他民族、接受他民族文化。昨天肖教授已经做了专题讲座,我们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了。

(四)、计算机和网络在美术教学中,担当起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我就不重点讲了,讲一个我听到的国外的美术教学运用计算机的例子。你不一定象他这样做,但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利用好计算机和网络。

案例:从平面到动画

(1)师生交流。

(2)学生画海底世界的图。

(3)把海底动物和水草等剪下来,摆在已画好的背景上。

(4)用照相机拍出鱼和草不同位置的照片。

(5)将照片输入计算机,处理后就是一个动画作品。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要避免过分依赖,而忽视了美术原作的展示欣赏和教师的演示。

今天讲了这么多,因为每个学校的条件、班级人数、学生等等方面的差异。有些方法老师们回去以后就可以尝试,而有的一时根本无法实现。最重要的是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的方法、措施、内容,都可以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因地制宜,有自己的教学特点。

最后我就用蔡元培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讲话“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其普及美术教育。”让我们为美术教育一起努力!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