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2024-09-04 来源:步旅网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

四数组 路晶晶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在课内外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做一些探讨,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要求较高,学生间的品格、智力、体能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如果教师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单调地讲授新课,必然会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上课无所作为。而困难学生“吃不了”以至于对数学产生厌恶、害怕感,失去学习的动力。分层教育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分层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也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索,是目前班级授课制适应学生差异的有效策略。它能使优等生更优、中等生得到发展、学困生得到补救和提高,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

一、教学对象的层次性

了解学生是实施分层教育的关键。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我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大致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基础和智力较差,接受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称之为“学困生”;B层:智力优秀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智力一般但学习态度认真的,称之为“中等生”;C层:智力好,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的,称之为“优等生”。但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变化的,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只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经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当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既定目标时,后进生有了学习信心,中间学生的潜能被挖掘,优等生的能力不断被释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要因人而异。教学方法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应是课内外的综合体现。

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与“学案”相统一的“课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是教学的主题,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内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经过层层递进,变式变形的训练,引导同学们去猜想、去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其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也要区别对待。对学困生更多地给他们一份真诚和关爱,对中等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

差,受到教师家长的冷落,有较强的自卑感。教师要多予信任、关怀,并不断给予鼓励和帮助,化自卑为自尊,古人说: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则疏其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教的学科。对优等生则要多一份严谨和期望。让他们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作业、测试的层次性

作业的设计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太简单或重复过多不利于优秀学生的能力培养,太复杂会打消中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内外的作业设计都应有一定梯度,要层层深入。A层的学生只要能解答书上的练习和复习题的A组中简单题,重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B、C层次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能体现多向思维的练习,开放式的训练。也可以让他们一起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形成竞争意识,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五、评价学生的层次性

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讲究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对于中低层次学生要积极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可设立“进步奖”。对已经尽了力,成绩仍不理想的要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分析学习方法。生活上、思想上多给予一些关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优等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能在课堂上给老师挑出错误的或有独到见解的设立“勇敢奖”。一学期后,对由低层次跨越到高层次的同学设立“超越奖”。

“分层教育”的教法,围绕着“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

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几学期下来,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分层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探索,不管用怎样的形式,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分层教育不仅使数学教学提高了针对性,贴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机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