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肥胖相关性肿瘤研究进展

2021-12-24 来源:步旅网
・1394・ 江J临床医学2010年l2月第12卷第l2 能性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7(4):203. prevent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a multi- 10陈怀宇,中东翔,王少华,等.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在人早期胚 centr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胎感染的检测.中国公共卫生,2002,I8(4):417. Viral Hepat,2009,16(2):94~103. Il王兰,胡文婷,等.分娩方式与HBV的母婴传播.中原医刊, 18苏关关,赵年丰,方素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服用拉米 2004。31(9):10~11. 夫定的安全性和抗病毒效果观察.肝脏,2002,7(2):84~86. 12王建设,朱启镕,张秀珍,等.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19李凡文,姜瑞,卫峥,等.拉米夫定阻断慢性HBV感染孕妇母婴 阻断效果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l15:15lO 传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肝脏,2006,11(2):106~107. ~l512. 20刘敏,李丽,等.替比夫定阻断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妇女 13陈红,任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母婴HBV垂直传播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杂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30):214~216. 志,2008,10(1):19—21. 14 Hill JB,Shefifeld JS,Kim MJ,et a1.Risk of hepatitis B trans— 21孙玉革,庄辉,等.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 mission in breast—fed infa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arriers.Obstet 母婴传播阻断率影响的探讨.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 Gynecol,20o2,99(6):1049~1052, 版),2007,1(3):161~163. 15王亦露,顾洁.165例母乳喂养与HBV母婴传播发生率的相关性 22 Zhu QR,Yu GJ,Yu H,et a1.A randomized control tiral on inter- 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7,29(5):415~516. ruption of HBV transmission in uterus.Chinese Medical Journa1. 16 Znneveld M,Nunen AB,Niesters HG,et a1.Lamivudine treatment 2003,ll6(5):685~687. during pregnancy to prevent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c B viers 23 Shi Z,Li X,Ma L.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injection in preg- infection.J Viral Hepat,2003,10(4):294~297. nancy to interrupt hepatitis B virus mother~t0一child transmission a 17 Xu WM,Cui YT,Wang L,et a1.Lamivudine in late pregnancy to meta—analysis.Int J Infect Dis,2010 Jan,25. 肥胖相关性肿瘤研究进展 朱桂婷娄国强 施军平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肥胖与一些特定的癌症有相 性,而且增加一些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子宫内膜癌、 关性,肥胖已成为一些癌症的高危因素,增加某些癌症发生 乳腺癌、肾细胞癌、前列腺癌、大肠癌、食管癌、贲门癌等。 的相对危险度。本文从肥胖和肿瘤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 Bergstrom等 总结出,肥胖对肿瘤的相对危险度,子宫内 临床研究、预防和治疗等几方面作如下综述。 膜癌为2.5%、绝经后女性乳腺癌为1.3%、肾细胞癌为 l流行病学研究 1.8%、胆囊癌为1.8%,根据欧洲的肥胖发病率(男性为 13%,女性为19%),肥胖对所有相关肿瘤总的归因危险度 肥胖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其中 男性为1.3%、女性为3.5%,对前列腺癌的归因危险度为 一个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25kg/m ≤体 1.6%,对结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3%。 质量指数(BMI)<30kg/111 为超重,BMI≥30kg/m 为肥 胖…。全球儿童、青少年超重和成人肥胖的发病率在近几 2肥胖与肿瘤相关性的机制 十年逐步增高,尤其在高收入国家。肥胖和一些严重影响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提示肥胖与肿瘤密切相关, 健康的疾病相关,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状动 但很多有关肥胖和肿瘤关系的机制目前仍为假设甚至存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肥胖不仅增加上述疾病的危险 在争议。其机制可能与肥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 反应及肥胖相关因子异常表达有关。胰岛素抵抗(IR)是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23SA100010),浙江省 致癌机制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肥胖尤其中心型肥胖是导致 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07A163) IR的重要原因,脂联素对胰岛素敏感性具有正向作用,游 作者单位: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朱桂婷) 离脂肪酸(FFA)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则参与IR 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六医院(娄国强 的发生。胡红琳等 的研究显示,肥胖组的FFA、TNF— 旌军平) 、通讯作者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性激素等内源性激 浙江临J爪医学2010年12月第l2卷第12期 ・1395・ 素水平的变化,破坏了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问的平衡,是最 可能的致癌机制。胰岛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大J子1增多,通 重,而非绝经前的体重;遗传因素可能起一定作用,有乳腺 癌家族史的超重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大于体重超重 过与各自受体的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在多种组织中使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上调来促进细胞的增殖及抑制凋亡, 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病。瘦素作为脂肪组织产生的主 要激素,具有促进多种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其血清浓 度与人体脂肪组织含量密切相关,与BMI相关系数为0.5 ~但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绝经前体瘦的妇女发生乳腺癌 的危险性较大;绝经后体胖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 大;中心性脂肪增加的妇女的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 增加肥胖对雌激素生物活性的影响受绝经期雌激素和孕 激素产物的调节。肥胖对乳腺癌的危险性超过激素替代 治疗,在超重的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乳腺 0.8。体外试验资料显示,瘦索通过PI一3K、Rho/Rac依 赖途径增强癌细胞侵袭力,通过ERK1/2途径促进肿瘤细 胞生长, 可激活NF—KB途径减少细胞凋亡 。脂联素 足脂肪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敏感激素,具有直接的抗糖尿 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外周血 脂联素水平在肥胖患者中降低,则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素代偿性增多,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病。新近的众多研究 证据显示,脂联素降低可能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外周血 脂联素下降者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胃癌、子宫内膜癌患 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中低水平的脂联素与男性结直肠 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肥胖与慢性炎症相关,过度存 积的脂质和高血糖所产生的一种促炎氧化应激环境诱导 了慢性炎症状态。脂肪细胞自身可表达促炎细胞因子一 肿瘤坏死因子Or.(TNF—d),肥胖大鼠脂肪细胞TNF—or .表达显著增加,在人类研究中也发现BMI与血浆TNF一 0【、C一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1_ 一6)的水平高 度相关 。 3 1 ̄.1t与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3.1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绝大多数,其大多数危险因素均与雌激素过量有关,肥胖就 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McCourt等 认为,大部分子宫内 膜癌患者均患有肥胖,其中BMI越高越易患微卫星不稳定 性阴性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和阴性子 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BM1分别为30.3kg/m 和32.7kg/m (P=0.02)。BMI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有关,L/Ⅱ期比II/ Ⅳ期患者的BMI高(32.6kg/m 与30.6kg/m ,P=0.02)。 不同年龄阶段的肥胖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性存在差 异。徐望红等 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 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而成年时期的肥胖则是子宫 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0—50岁的妇女体重较正常增加 15%以上者发生子宫癌的危险度增加(P<0.05)。研究者 也注意到体脂分布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 素。中心性肥胖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腰围臀围 比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一项指标,因此腰围臀围比是子宫 内膜癌独立的危险因素。 3.2肥胖与乳腺癌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危险 因素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早发月经初潮、绝经延后、第1胎 较晚、饮酒、肥胖。致乳腺癌的众多危险因素中,肥胖起着 促进的作用。近几年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老年和过胖女 性人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主要决定于该女性绝经后的体 癌激素相关因素多国协作研究项目小组指出,BMI每增加 1kg/m ,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则提高3.1%,但该危险性没 有因激素替代治疗而快速增加 J。腰围臀围(WHR)可作 为子宫内膜癌独立的危险因素,腹部肥胖者的乳腺癌患者 的(WHR>0.8)血清雌二醇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病及对照 组患者(P<0.O1) ,表明中心性肥胖可增加乳腺癌的危 险性。 3.3肥胖与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危 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等。据报道,吸烟、肥胖、不 运动与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性相关 。青年 时期逐渐增加的体质量能使患肾细胞癌的危险性增加。 Adams等 报道l8~50岁的患者体重增加与肾细胞癌的 危险性呈正性相关,>50岁体重增加与‘肾细胞癌无明显相 关性。有趣的是,意大利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超体重者 (BMI>30kg/m )患肾细胞癌相对危险为1.3(95%CI为 1.0~1.7),而正常体重者(BMI<25kg/m )患。肾细胞癌相 对危险为1.5(95%CI为1.1~2.0)’ 。。肥胖增加肾细胞 癌的危险性存在性别差异,一项病例对照研究,BMI> 30kg/m 男性患。肾细胞癌的危险性是BMI<20kg/m 男性 的2.5倍,在女性则为3.3倍 。也有研究认为,肥胖男 性患肾细胞癌的危险性比肥胖女性大 。虽然肥胖是肾 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在男性和女性均有报道,但总体而言,大 部分结论是对女性的作用大于男性。 3.4肥胖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MI的增高和前列腺癌 呈正性相关。美国一项对53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发 现,高年龄、高BMI、高PSA与前列腺癌发病之间有一定的 正性关系 。最近美国的另一项研究发现,雄性和雌性 相关蛋白在肥胖与非肥胖患者的癌性上皮细胞之间无明 显差异,但肥胖能导致间质细胞的改变,从而增加前列腺 癌的危险性,此外,高BMI增加了黑种人患前列腺癌的危 险性 。肥胖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肥胖患 者更易发生侵袭性和致死性前列腺癌,具体机制尚不 明确。 3.5肥胖与大肠癌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大肠癌发病呈上升趋 势。肥胖、缺乏锻炼、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是直肠癌的相 对危险因素。和正常者(BMI<25kg/m )相比,肥胖者 (BMI≥30kg/m )患大肠癌相对危险为1.19(95%cI为 1.11~1.29),中心性肥胖患者相对正常腰围者的危险性为 ・1396・ 浙江临床医学2010年12月第l2卷第l2期 脂联素水平的研究.临床荟萃,2007,22:852~855. 4 Housa D,Housova J,Vernerova Z,et a1.Adipocytokines and Cancer. Physiol Res,2006,55:233~244. 1.45(95%CI为1.31~1.61),BMI与腰围和大肠癌之间形 成计量依赖性,BMI每增加2kg/m ,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 加7%,腰围每增加2cm,危险性增加4% 。肥胖增加大 肠癌的危险性在性别和年龄上均存在差异,男性患大肠癌 的相对危险为1.41(95%CI为1.30~1.54),女性为1.08 (95%CI为0.98~1.18,P<0.01) 。中年肥胖者(30~ 54岁)发生大肠癌的危险度增加50%(95%CI为0.92~ 5 Tashim M,Akiyama T,Yoshikawa I,et al,Obesityas a risk actor for eol orectl polaypsin Japanese patients.Gut,2004,53:156. 6 McCou ̄CK,Mutch DG,Gibb RK,et a1.Body nlass index:Rela tion- ship to clinica1.pathologic and features of mie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n endometrial eancer1.Gynecol Oncol,2007,104(3):535~539. 2.5),而老年肥胖者(55~79岁)则增加2.4倍(95%CI为 1.5~3.9) J,提示老年肥胖者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更高。 3.6肥胖与食管癌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 7徐望红,栽奇,阮志贤,等.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 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347. 8 Kuhl H.Breast cancer risk in the WHI study:The problem of obesity. 瘤,近几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迅速增加。肥胖是危险因 素,尤其是白种男性人群。在爱尔兰人群,82%的食管腺 Maturitas,2oo5,5l(1):83~97. 9 Petrovanu C,Coman AE,Murariu GC,et a1.Android obesity and 癌患者是超重或肥胖,而食管磷癌患者中超重或肥胖占 35%(P<0.O1)。男性食管腺癌和食管磷癌患者发病前 平均BM1分别为28kg/m 和24kg/iTI (P<0.01)。研究 还发现,肥胖者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体质量人群的 4倍 is]。Corley等 研究发现腹围的增加与食管癌密切 breast cancer risk.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lasi,2007,1ll(4): 872~876. 10 Colli JL,Busby JE,Amling CL.Renal cell carcinoma rates compared with health status and behavior in the United States.Urology,2009, 73(2):431~436. 1 1 Adams KF,Leitzmann MF,Albanes D,et a1.Body size and renal cell 相关,中心性肥胖患者(腹围 ̄>25em)相对正常腰围者(腹 围<20cm)发生食管癌的危险度为3.47(95%cI为1.29 ~cancer incidence in a large US eoho ̄study.Am J Epidemiol,2008, 9.33)。总之,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使得食管癌的危 168(3):268—277. 12 Dal—Maso L,Zucchetto A,Tavani A,et a1.Renal cell cancer and body size at different ages:an Italian muhieenter case—control stud— 险性增加。 4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内脏脂肪沉积过多 y.Am J Epidemiol,2007,166(5):582~591. 13 Giovannucci E,Michaud D.The role of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turbances in cancers of the colon,prostate,and pancreas.Gasto-r 与肥胖相关性肿瘤发病危险增高密切相关,故体 重控制对于肥胖相关肿瘤的预防作用不言而喻, enterology,2007,132(6),2208—2225. 14 Sher DJ,Oh WK,Jacobus S,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adi— 主要通过改变肥胖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尤其 需警惕腹型肥胖。Parker等[201通过问卷调查发 现,有意或无意减肥妇女发生肥胖相关性肿瘤如 ponectin and prostate cancer grade.Prostate,2008,68(14):1592 ~l598. 15 Gross M,Ramirez C,Luthringer D,et 1.Expressiaon of androgen and estrogen related proteins in nornml weight and obese prostate cancer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大肠癌等发病率下降 14%。2002年,根据已发表文章的流行病学、临 床和实验研究的数据,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得出结 论 :避免超重/肥胖、积极减肥能起到预防乳腺 patients.Prostate,2009,69(5):520~527. 16 Moghadda M,Woodward M,Huxley R.Obesity and risk of colorectl acancer:A Meta~an alysis of 3 1 studies with 70000 events.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y,2007,16(12):2533~2547. 17 MooreI L.Bradlee MI.BMI and waist cireumference as predictors of 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结肠癌和肾细胞癌等的 作用。因此,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和成人,均 应遵循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全 民减肥。肥胖相关治疗药物、肥胖相关细胞因子 life time colon cancer risk in Framingham study adults.Int J Obes。 2004,28:559—567. 18 Ryan AM,Rowley SP,Fitzgerald AP,et a1.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nd gasticr cardia:Male preponderance in association 具有成为肥胖相关肿瘤预防及治疗药物的潜在前 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with obesity.Eur J Cancer,2006,42(8):1151一l158. 19 Corley DA,Kubo A,Zhao W.Abdominal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e. sophageal and gastric eardia carcinomas.Cancer Epidemiol Biomark- ers Prey,2008,17(2):352—358. 参考文献 1 Flegal K,Carol MD,Ogden CL,et a1.Prevalence and trends in obesity 20 Parker ED.Folsom AR.Intentional weight loss and incidence of obe. sity—related cancers:the Iowa Womens Health Study.Int J Obes Re. 1at Metab Disord,2003,27(12):1447~1452. 21 Vainio H,Kaaks R,Bianchini F.Weight control and physical activitv among US adahs,1999—2000.JAMA,2002,288(14):l723~I727. 2 BergstrOm A,sani P,enet V,t a1.verweight as an avoidable cause of in can cer prevention: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Ear J cancer in Europe.Int J Cancer,2001,91(3):420~430. 3胡红琳.肥胖人群抵抗素表达与血清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 CancerPrey,2002,l1(2):94~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