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2023-07-29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5期 医学与社会 Vo1.21 No.5 2008年5月 Medicine and Society May.2008 ·41· ·医学心理透视·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刘国艳 王惠珊 张建端 连光利 黄小娜 石淑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湖北武汉4300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北京 100013 摘要 目的了解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其对幼儿行为及情绪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行为和情绪健康 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14个大中城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741名主要照顾人为父母的 24~36月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调 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41名幼儿中,父母分别采取接纳、拒绝、鼓励成功等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具显著 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分别采用拒绝、过渡关注及保护、惩罚等教育方式,对中国幼儿行 为及情绪发展问题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加强父母文化素质,改善其不良教育方式,对幼儿情绪等心理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养方式;行为;情绪 中图分类号R395.6;B844.12 文献标识码A The Impacts of Parenting Patterns on Children’S Behavior and Emotion Liu Guoyan et al School ofPublic Health,rongii Medical College,HUST,Wuhan,Hubei,43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mtand the impacts of child care and parenting status on the child behaviour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moting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health.Method 1741,24 to 36一month—old children with primary caregivers as parents,were involved for the study.They were selected for 14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of China and each city was cluster random sampled. hTe objects parents were surveyed with an uniformed questionnaire.All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stati ̄ical soft— ware.Results Significant diference was between the scores of parenting status of their parents,such as accept,re— ject,encourage successful(P<0.01);Many non—conditional logistci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are also signiifcant diferent impacts on teh Chinese child behavoiural and emotoianl developments when tehir parents were using rejected-the transitoinal concern and protectoin,penalties,etc(P<0.05).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parents cuhur— la quality and improving their poor parenting patterns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children ̄emot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ldren;parenting patterns;behavior;emotion 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 1.2.1父母教养方式。使用陈欣银提供的《父母教养方式》 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 问卷,由被调查幼儿父母分别进行现场填写。问卷包括父母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等心理 拒绝、鼓励成功、鼓励独立和探索、父母关注与保护、惩罚取 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幼儿 向、放任、低压及诱导、控制及权威施压6个维度的管教方 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本课题就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 式,分别以0,1,2,3,4分进行评分。 行为及情绪发展问题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总结我国父 1.2.2行为评价。用西安交大第二医院行为发育儿科研究 母教养方式的利弊,并为促进幼儿行为和情绪健康发展提供 室修订的《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进行问卷调查 科学依据。 和行为评定。问卷包括社交退缩、抑郁、睡眠问题、躯体述 1对象和方法 诉、攻击行为及破坏行为6个行为因子,分别以0,1,2分进 1.1对象 行评分。 以中国行政区域及各城市城区人口数,选择全国东、西、 1.2.3社会性和情绪状况评价。采用经本课题组标化的 南、北、中共14个城市作为调查现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 《中国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包括外 方法,抽取24~36月龄主要抚养人为父母的正常健康幼儿 化、内化、失调及能力4个维度,采用3级评分法进行评分。 1741名。 4个维度重测信度均在0.71211~0.86311之间,检验具有良 1.2方法 好的可靠性。 1.2.4统计与分析。建立Epi.数据库录入数据。Spssl3.0 ‘基金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项目(2005—17) 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及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学分 一通讯作者:石淑华 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医学与社会2008年5月第2l卷第5期 2结果 出率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与母亲在采用接纳、拒绝及鼓励 成功等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2.2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性别关系 本次调查对象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分别占 58.2%及63.8%,母亲较父亲文化程度高。行为问题中社会 退缩、抑郁、睡眠问题、躯体诉述、攻击行为及破坏行为阳性 检出率分别为:4.8%,5.3%,4.5%,5.2%,0,4.1%;社会性 父亲对待男、女童在采用接纳(男:32.13±5.57;女:32. 93±5.45)及过度关注、保护(男:l3.94±4.88;女:14.65± 4.82)的教养方式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父亲对女童表 和情绪发展中外化、内化、失调及能力问题阳性检出率分别 为:11.3%,9.8%,9.7%及5.4%。 2.4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现出多于男童的接纳与关注、保护;母亲则对男童更易采用 惩罚(男:l2.59±4.38;女:12.08±4.18,P<0.05)及控制权 以幼儿行为6因子及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四维度检出是 否为阳性为因变量(0=否,1=是),分别以父母教养方式为 威施压(男:l8.15±5.O0;女:17.60±5.04,P<0.05)的教养 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幼儿行为、 方式。 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因素见表2。 2.3 父母文化程度及行为、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问题阳性检 表1 中国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性1-x±s) 表2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社会性及情绪发展的影响增加 因子 相关变量 偏回归系数 系数标准误 Wald P值 OR值 行为 社交 父亲 拒绝 0.076 0.034 4.93l 0.026 1.o79 退缩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一O.1O6 0.046 5.258 0.022 O.90o 关注及保护 O.O68 0.033 4.284 0.038 1.o7O 抑郁 父亲 拒绝 0.120 0.033 l3.023 O.0()o 1.127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一O.124 0.046 7.366 O.007 0.883 睡眠 父亲 拒绝 0.083 0.035 5.737 0.017 1.O87 问题 关注及保护 O.O66 0.030 4.909 0.027 1.069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一O.1ll 0.047 5.634 O.Ol8 0.895、 躯体 父亲 接纳 0.070 0.033 4.554 0.033 1.o73 述诉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一O.1l8 O.O45 6.9ll O.0o9 0.889 控制、权威施压 O.O63 0.032 3.87l 0.049 1.O65 破坏 父亲 拒绝 O.O9l 0.036 6.358 0.012 1.095 行为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O.134 0.049 7.506 O.0o6 0.875 控制、权威施压 0.102 0.036 7.969 O.005 1.107 社会性及情绪发展 外化 父亲 拒绝 0.075 0.023 10.637 O.00l 1.077 关注及保护 0.045 0.019 5.596 O.Ol8 1.O46 母亲 接纳 一O.O62 0.026 5.939 0.015 0.940 拒绝 0.147 0.027 29.4l7 O.O00 1.158 关注及保护 O.O62 0.022 7.9ID6 O.005 1.064 惩罚取向 O.O95 0.025 14.7ll O.O00 1.100 内化 父亲 拒绝 O.O9o O.O24 l3.756 O.O00 1.095 鼓励独立及探索 —O.O63 0.029 4.764 O.029 0.939 关注及保护 0.04l O.O2l 3.868 0.049 1.041 母亲 拒绝 0.156 0.029 29.384 O.O00 1.169 关注及保护 0.076 0.024 9.936 O.002 1.o79 失调 父亲 拒绝 0.080 0.025 10.283 O.00l 1.O84 关注及保护 O.O59 O.O2l 8.16l 0.004 1.06l 母亲 拒绝 O.129 0.029 20.341 O.O00 1.138 关注及保护 O.O54 0.023 5.445 O.O2O 1.o56 能力 父亲 低压诱导 —0.146 O.O45 10.285 O.00l 0.864 母亲 鼓励独立及探索 一O.2lO 0.043 23.727 O.O00 O.8ll 放任 O.214 0.078 7.467 O.0o6 1.2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国艳等.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3 讨论 ·43· 虑,从而迫使其改变行为方式 J。拒绝会使幼儿自我接纳程 度低,易自卑,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健康发展。而父母采取接 纳及低压诱导教育方式却能使幼儿自信心及自我接纳程度 逐渐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关注保护 幼儿的父母,易削弱幼儿的自我意识,产生对父母的过分依 恋及对他人的不安全感,从而形成情绪及社会性发展失调、 行为社交退缩等不良人格。但由结果看出,在幼儿情绪发展 过程中,惩罚及放任的教养方式仅分别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外 3.1 父母采取教养方式的差异 本研究显示,父亲与母亲采用接纳、拒绝和惩罚等教养 方式存在差异性(p<0.05),且除母亲采用接纳的教养方式 多于父亲外,其余均为父亲多于母亲;父母采用鼓励独立及 探索、关注与保护及低压诱导等教育方式具一致性。分析认 为,父母教养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在与父母形成依恋 关系中的情境选择及父母社会角色不同所致。另外,母亲受 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影响,与受教育程度低的 化及能力问题有影响,此结果还与本调查幼儿父母文化程度 母亲相比,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较少表现出溺 爱、专制、忽视等行为,而更多地使用说理方式,给予孩子一 定的自由 。本调查结果亦发现,所抽取幼儿的父母文化程 度普遍较高,此为积极教育方式存在一致性的重要原因。 3.2父母教育方式与幼儿性别的关系 有研究证明,由于男女社会角色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 以及生理因素中性激素分泌的不同,使男童较女童活动水平 高,女童与男童相比更听话,因而女童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 的喜爱和关怀,较少受到父母的惩罚与训斥 J。由研究结果 亦看出,父亲对待女男童在采用接纳及过度关注、保护的教 养方式上差异有显著性(P<0.O1),对女童表现出高于男童 的接纳与关注、保护;而母亲却对男童采用惩罚及控制权威 施压的教养方式多于女童。 3.3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已知幼儿认知能力、负性情绪,养育者的文化程度等均 影响幼儿情绪发展 J,家庭养育质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亦尤 为重要 。而家庭养育质量与父母文化程度有关,且父母文 化程度与其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呈反比。研究结果中,亦见 因被调查幼儿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其行为及情绪等问题检出 率明显低于其它研究人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 调查幼儿未见攻击行为问题,分析原因一是样本量较少,再 者可能因判断行为与情绪结果是由本文所调查对象的父母 作答而得,因而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致;另外,亦可能与 所调查人群父母为主要照顾人,且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致 使父母与幼儿亲子关系及安全性依恋关系普遍较好有关。 由表2见,父亲或母亲采取拒绝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是否 发生行为及情绪发展问题有影响,如父亲采取拒绝教养方式 的幼儿在其情绪发展过程中,出现外化问题是不出现外化问 题的1.077倍(OR=1.077);而过度的关注与保护又易使幼 儿产生部分行为及情绪问题。反之,父母采取不同的积极的 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能力均起促进作用。已知父 母惩罚、拒绝等消极的教育方式有碍于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 展 ],心理上的惩罚会使幼儿感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及焦 较高,较多采用控制权威施压的教养方式有关。 综上所述,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和情绪健康 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研究工作者在重视母亲教养 方式的同时,亦应同样重视父亲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 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 学学报,2002,(6):23. [2]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6):114—115. [3]俞国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4:3. [4]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型的关系研 究[J].心理科学,2006,(4):798—801. [5]David S.Bennett,Margaret Bendersky,Michael Lewis. Antecedents of emotion knowledge:Preditors of individual diferences in young children.[J]Cogn Emot.2005 A· pril;19(3):375. 『6]Richters MM.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f early childhood.[J]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 1994,33(3):328—332. [7]刘灵,吴立云,姚凯南.2—3岁幼儿行为量表全国城 市常模的制定[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 377—379. [8]刘国艳,张建端,时俊新.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 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 238—240. [9]Gadeyne E,Ghesquiere P,Onghena P.Longitudinal rela‘ tion ̄between parenting and child adjustment in young chil- dren,[J]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2004,33(2): 347—358. (收稿日期2008—02—25)(责任编辑邱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