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宗旨:
引导中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我校中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本次活动本着“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原则举行,由学生自由选题、发明、制作。
活动主题:
崇尚科学 勇于创新 探索科技 创造未来 活动内容:
小发明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物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或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创新,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
小制作是指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或从半成品到成品,完全由学生根据想象和思考、自备原料完成的,包括手工艺品、科技制作、模型制作等。
活动组织者:
张秀峰 张廷尧 白恒高 任睿晓 参赛对象:
七至九年级、高一级、高二级学生
活动时间安排:
3月27日—— 4月7日 宣传动员阶段 4月10日—— 4月28日 培训辅导阶段 5月1日—— 6月2日 发明创作阶段 6月5日——6月9日 作品展示阶段
活动要求:
(一)、参赛对象:七至九年级、高一级高二级学生。 (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每人一件。
(三)凡参赛的作品都要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 (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于6月2日之前上交至张秀峰老师处。 作品入选标准: (一)、科技小发明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
4、先进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包括新颖成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5、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 (二)、小制作作品要求
1、结构简单、材料易找、加工容易、见成果快。
2、作品设计新颖,形象生动,具有创造性,作品是学生本人独立制作或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但不得由他人代替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