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小蔓教授(中央教科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每个孩子都有极大的潜能
一个正常儿童脑的使用,有人认为只开发了5%,或只开发了10%,最多有人说是开发了15%,不管怎么说,绝大部分是尚未被开发,潜能是大量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一个儿童不能够发展,每一个儿童都能发展成优秀的孩子,甚至包括那些残缺的、残疾的、先天脑损伤的儿童,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补偿(这方面有缺陷,就用另外一方面才能来代偿),使他们达到正常人的发展水平。既然每个人都能发展,为什么大部分人又没发展好呢?那就是因为许多家长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沿袭传统和习惯,总是按照一个期望、一个模式要求孩子,不要说是离经叛道的孩子了,就是那些听话的孩子,如果没有实现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似乎就是笨孩子、坏孩子。如此就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恶性循环,孩子失败的人生也就这样诞生了。
意大利一位教育家曾写了一首诗,他说孩子的语言有100种,但是我们现在只利用一种,丢掉了99种,那99种都给浪费了,都给成人世界牺牲了。这就是因为家长不理解儿童的发展是用全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也不知道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多种,造成了对孩子发展期望的畸形和不完整。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孩子所有方面都发展,而是说,孩子在每一个方面都可能有发展,都可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只要孩子在某一个方面表达、表现出能力,我们就应该去肯定他,鼓励他,这样就会使他获得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长的信心、耐心是孩子成功的催化剂
生命是多样的,生命的多样不仅表现在智能方面是多样的,还表现在其发展速度是多样的。各人的发展没有固定的轨道,不能要求一定的模式:今年这样发展,明年那样发展。因此,对家长来说,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发现和遵循孩子的这种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信心、耐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功利教育只能摧残孩子的身心
家庭教育潜存着一种可怕的功利主义倾向,注重实力、注重财富、注重比较和竞争,这种文化观及其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许多家长,最为集中和典型的反映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视。当然,这里也有应试教育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这些家长对子女寄予过高
期望,不惜工本,加大智力投资力度。并且盲目 攀比,施加超负荷的压力,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道德品质、生活态度等等却缺少关心或者放任不管,甚至有时采取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也了解很少,漠不关心,这使儿童身心受到摧残,情感、性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有的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课
孩子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过程和规律,而我们的许多家长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总认为“我们给予儿童一切好的东西,儿童一定会引起良性的感受反应”,事实则往往相反。在家庭教育中,人格道德态度的教育,要远远重于知识、智力的教育。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是教他准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是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作为父母要从小在子女心灵上播撒理智和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这既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也是家庭教育之本。
不能使具有成功潜能的孩子成长为有用之才是教育的悲哀。如上所述,失误显然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和学校。而家长的问题就是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成功的家长只能是那些尊重孩子发展的家长,病态、过度、幻想、强加、放纵、畸形的期望和爱都是不可取得,要培养好子女,最关键的是全心全意的爱孩子,这种爱孩子,不是爱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家孩子多么多么地有本事而要孩子学习好。
我们呼吁:要给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爱,呼吁尊重,读懂孩子,要倾听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平视他们,不能居高临下,要同孩子平等接触,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自主地发展,要引导、促进孩子自主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