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的人生哲学一一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目录
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
一、 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 二、 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一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 三、 一花两叶,同途殊归一王国维、鲁迅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差异与叔本华、尼采 四、 结语:\"悲”的人生哲学 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
王国维和鲁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引人注目的大人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他 们各自学术思想和心路历程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显学。不过有一个 现象我一直感到很奇怪,就是尽管郭沫若早在六十年代就说:\"我时常这样想,假如能够有 人细心地把这两位大师作比较研究,考核他们精神发展的路径和成就上的异同,那应该不会 是无益的工作”,学术界却绝少有人把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 大的缺撼。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中\"悲观主义\"的一面,考察他们在\"悲观 主义\"的\"同一性”下所蕴涵的内在重大差别,以及在这种差别的诸多因素中,叔本华、尼采 哲学所超的作用。我无意填补什么学术空白,也无法了解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何种 程度,只是觉得最近读书论坛髙手如云、佳作迭岀,许多话题越来越深,以至我时常有无从 插嘴的感觉,可是又实在不甘心自绝于论坛和网友,加之此文又早对绿茶作过承诺,因此还 是斗胆写它一写,权作无休无止的日常工作之外的自我娱乐也。为了不让水手兄感到头痛, 我决定汲取《范宽》一文的教训,一概不加注释。是为引言。 这部分比较枯燥。
一、人生一大梦,俯仰多悲悸一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与叔本华、尼采 王国维对人生的这种悲观态度,由于他的非理性主义而更为加深。
鉴于儒家道徳宿命论同理性专制主义的内在联系,王国维的非理性主义同时也具有反儒家道 徳宿命论的意义。他写了《释理》来研究\"理”的概念,认为从语源学说,\"理\"可以有广义的 \"理由”和狭义的\"理性”
两重含义。王国维运用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的观点来解释它们:
\"理之意义,以理由而言为吾人知识之普遍之形式,以理性而言则为吾人构造及定概念之关 系之作用而知力之一种也。故理之为物,但有主观的意义而无客观意义。易言以明之,即但 有心理学上之意义而无形而上学之意义。”(《释理》)王国维把批判的笔触伸向朱熹等客观 唯心主义,他们先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岀一个普遍概念(理),然后割断它与具体事物的联系, 把它当作独立的实在,结果\"皆预想一客观的理存在于生天生地生人之前,而吾心之理不过 其一部分而已。”(同上)随之又按照理一分殊的理论,万物都从它派生出来,万物之理都 从一理(太极)出,人性也就是天理。这里继戴震以后真正从哲学的高度来批判程朱理学的 道徳宿命论和形而上学的\"理一分殊”说。
但是,王国维批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武器是唯意志论这一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他从“理\" 的客观的假泄和主观的性质来解析理,所以他认泄:“理者,主观上之物也。\"拒绝\"理”有客 观法则的一面。
对于王国维来说,\"理\",无论从广义上解释还是狭义上解释,从客观的假左到主观的意义, 从理性的意义或从理由的意义来解释,都只是主观的东西,没有客观的性质。\"理\"\"不存在 于直观之世界,而惟寄生于广莫暗昧之概念中。易言以明之,不过一幻影而已矣。\"(同上) \"理\"是幻影,这就是王国维释理所得的结论。
王国维无论是在论\"性”、是在释\"理\"、还是在原\"命\",都没有离开叔本华的充足理由律,没 有
“悲”的人生哲学一一王国维、
\"悲\"的人生哲学一一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离开叔本华的\"直观\"。理不外于吾心,吾心是理、性和动机意志所从岀,吾心即是宇宙、 宇宙即是吾心,存在于吾心中,最后不过是一幻影,所以宇宙是幻影,人生也是幻影。他反 对儒家的道徳宿命论,但又贬低理性的意义,认为道徳教冇无非依赖于个体的直观。然而叔 本华的直观,归根结蒂是人体悟意志的荒谬与世界的虚无之手段,是解脱生存痛苦之道徳, 王国维于此又有所怀疑。于是,在王国维而前便呈现出一幅悲惨的图景:人生是善与恶的永 恒苦斗,理性不能改善而只能加剧这场战争,解脱之道又是如此虚无飘渺,那么人类的希望 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王国维一时彷徨不已,只得在诗歌中吟唱他的痛苦、惶惑 的心境,在诗歌创作中倾注他的所爱与理想,抒写他悲慨的人生感叹。王国维悲观主义的人 生观不仅在理论箸述中,也在诗歌、评论中大量表现出来。他常常在诗歌中描写盲目的带悲 剧意味的人生。以一首《蚕》为例: \"余家浙水滨,栽桑径百里。年年三四月,春蚕盈筐筐。
蠕蠕食复息,窘蠢眠又起。口腹虽累人,操作终自己。丝尽口卒屠,织就鸳鸯被。一朝毛羽 成,委之如敞屣。喘喘索其偶,如马遭鞭筵。呦啕濡祝其卵,怡然即泥滓。明年二三月,蠡 蠡长孙子。茫茫千万载,辗转周复始。嗟汝竟何为?草草同生死。岂伊悦此生,抑由天所畀? 畀者固不仁,悦者长已矣。劝君歌少息,人生亦如此!\"
这首诗对受生存意志驱使而盲目地生生息息的人生作了悲悯而无可奈何的描述,很可以代表 王国维的人生态度。王国维相当自觉地把唯意志论与诗歌结合起来,通过完整的意象和妥贴 的比喻表达人生哲学,使诗和哲学融为一体,而能够在具体鲜明的文学形象中融进普迪而深 沉的人生哲学,表明唯意志论及其人生哲学已经内在于王国维的思想血脉,而不再是单纯外 在的理论了(参见高瑞泉《天命的没落》一书)。
3、\"欲与生活与痛苦三者一而已矣\"
王国维真正将文学和哲学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其唯意志论思想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的作品还是《红楼梦评论》。
我们知道,王国维的人生哲学主要来自叔本华建立于生命意志学说上的悲观主义。王国维一 而再、再而三地说《红楼梦》是\"绝大著作\"、“宇宙的大著述\",是我国美术史上的\"唯一大 著述\",把这一著作看成是首屈一指的艺术作品,其意义并不专指它的艺术价值,而是在于 他的意识深处认为没有一本小说或一首诗能如此反映唯意志论思想,能如此反映人生的究竟。 王国维从分析生活的本质开始评论《红楼梦》。他曾说:\"夫吾人本质既为意志矣,而意志之 所以为意志,有一大特质焉,曰生活之欲。\"在他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种族都是为了延续 生命,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欲”具有普遍意义,也是促使政治、科学、文化发展的动力。 他说:\"故吾人之知识遂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科学文化的 发展又使人们的生活之欲增进无穷:\"故科学上之成功,虽若层楼杰观,高严巨丽,然基址 则筑乎生活之欲之上与政治上之系统立于生活之欲之上无以异。\"同时,人生于有限的世界, 而要求满足无穷的欲望,就必然产生竞争。这样,在王国维眼中,世界的本质除了生命之欲 外,还有势力之欲,驱策其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仅在物质上要求满足自己欲望,而且在精 神上也要胜过他人。但王国维又认为人类在生存斗争中,弱者、愚者、失败者当然陷于痛苦 之中,即便强者、智者、胜利者也不可能获得永久的快乐。
因为一是欲之性无厌,永无满足之日,越是强者、智者欲望就越多越高;二是即使某一欲望 得到满足,但另一欲望没有发生之时,就会感到空虚、无聊,这也是一种他之为“消极的痛 苦”,而在求得欲望满足的奋斗过程中,用智慧、耗精力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所以天才 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之欲而来的快乐也罢,由势力之欲而来的\"势力之快乐”也吳, \"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者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百;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 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厌倦之情即起而乘之,于吾人 自己之生活
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所以人生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钟摆,往复于痛苦无聊之间, 如环无端,而不知英所终。王国维由此对宇宙人生的本质下了结论:\"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 一而已矣。\" 王国维分析了《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贾宝玉还玉给和尚的一段对话,认为不幸的生活是 由自己之所欲,而拒绝、岀世也不得不由自己。所谓玉者,欲也,还玉即意味着抛弃生活之 欲。由此,《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提岀了人的生活之欲的大问题,而且看到痛 苦产生于意志,终究也要由意志来解决。《红楼梦》的精神就在于\"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 而铸英解脱之鼎\",从而体现了人生的究竟,宇宙的究竟。\"生活\"、\"苦痛\"、\"解脱\",这是全 部人生的三要素,除此之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王国维在接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过程中,曾指出叔本华的伦理 学有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矛盾、天才说与意志同一说的矛盾并进而在《红楼梦评论》及《叔 本华与尼采》中对叔本华遁入涅磐的解脱之逍有所怀疑,因此,王国维对叔本华哲学是有所 批判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怀疑所怀疑的只是解脱的方式而不是解脱本身,因而并没 有妨碍王国维在大致反映了叔本华哲学原貌的基础上对其唯意志论哲学一一进而是由之产 生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一一加以接受。
王国维认为,我们在知识和实践两方而,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痛苦相关系。有 一个东西能使我们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我的关系,这个东西就是美术,他认为科学越发达, 物质财富越丰富,人的欲望就越髙,痛苦就越深,所以发展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的欲望就无异 于饮鸩止渴,而哲学和艺术是探求精神上永久的真理,人生哲学就在于揭示人生即痛苦这一 真理及解脱之道。 他之所以盛赞《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就在于\"以苴示人生之真相, 又示解脱之不可已”,\"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者,无不与痛苦相终始。\"他认为,《红 楼梦》第十五回的〈晚韶华〉词揭示了人生真义,即自罹罪、自惩罚。而悲剧之伟大就在于 感发人之情诸、洗涤人之精神,哲学与艺术的价值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前者表之理论,后 者示以形象,但都是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
由于世界上千百年才出现一两个像柏拉图、康徳、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且\"可爱而不可信\真正哲学家之难求可想而知。因此与叔本华相比,他更强调艺术对人的感化作用,他认为艺 术是超乎利害之外,使人忘物我之关系,\"吾人之心中无丝亳生活之欲”(优美)或\"使吾人 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壮美),由于\"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所以艺术具有使人超然物外,忘记利害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