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展壮大菊花产业

2023-03-11 来源:步旅网


发展壮大菊花产业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海子街镇菊花产业发展走笔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种植杭白菊管理粗放,农户稍经培训即会;劳动强度低,采摘期近一个月,比较适合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种植;经济效益好,一般亩产千余斤,最高可达2000斤。

为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探索适合我镇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道路,我镇党委政府经过考察认证,于2007年从浙江引进种植杭白菊项目,选择在沙地村进行试种,试种期间,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经营原则,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我镇杭白菊的种植面积达到800亩,主要分布在沙地、坪山、安山、蚂蝗、马过河等村,年产量 吨。菊花也因此成为我镇继蚕桑产业之后又一颇具特色的产业。

为了将菊花产业做大做强,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我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培植:

一、加强领导,狠抓服务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兴菊花大产业,建明星海子街镇”的发展主题,大兴菊花特色农业。一是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镇党委将形成定期研究菊花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全方位保障经费投入和人员分工安排,且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具体负责菊花产业的统筹安排,协调,指导,综合服务等工作。二是建立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要求镇直各单位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菊花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财政部

门要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对菊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工商部门要针对市场管理,加强和改善服务;农技部门要针对生产环节,切实搞好技术服务;广播,文化等部门要突出特色,围绕主题进行宣传和进行技术推广。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镇党委,政府将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以专题专项的请示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菊花产业的支持,将菊花产业项目纳入全市农业项目建设的统筹安排之中,将市直相关部门协调到围绕产业发展的服务之中,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起点搭建“海子街杭白菊”产业发展的崭新平台。

二、从做大做强产业的高度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扶持。

镇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我镇菊花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各职能部门按照制定的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把建设菊花基地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做,重点抓好沙地、坪山等主产区的菊花种植基地,积极培育菊花龙头企业和菊花产业合作组织,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我镇菊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

发挥龙头企业“火车头”的牵引作用,带动和推进菊花产业向园区化发展,是我镇党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和谐海子街的重大决策。在初次种植阶段,农民对种植菊花产量和销售顾虑重重,经镇党委政府和农业有关部门多次协调,引进浙商创建毕节市国燕菊花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向农户提供种苗,按2元/斤保底价收购,初步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六个统一,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解除了农民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让一朵朵小小的菊花,化作滚滚财源,

流进农民的腰包。

四、加强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镇依托毕节市国燕菊花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有利载体,要鼓励企业积极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充分挖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贸一体化,产销加工一条龙,实现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目前,由我镇打造的“田野菊海”菊花茶,深受顾客青睐,成为走亲访友、接待贵宾的佳品。

虽然我镇的菊花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但与我镇建设“特色农业大镇、生态旅游大镇、绿色人居大镇和毕节主城区后花园”的定位还相差甚远,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还有很大空间。目前,我镇已将杭白菊种植纳入“万亩中药材”的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路子,通过主办“菊花旅游节”等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的知晓度,发展壮大菊花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