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对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小规模学校,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自古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因此,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路径,明晰小规模学校发展重点,不仅关乎农村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乡村学校 小规模 困境
在农村存在着多种小规模学校,如初中和小学、中心小学和村小。根据当前小规模学校存在的数量来看,它们所占的比重绝对是农村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使这些小规模学校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自身的教学优势,那么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是必然的。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的困境
1.精准识别度低。乡村小规模学校正式出现在国家政策文本中是在2015年1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该文本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其后,2016年7月出台的文件进一步规范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标准、教学需求、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等诸多方面。就所出台的文件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可以明确以下两点:一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指的是乡镇及以下的办学单位;二是所有农村教学点都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显然,以上两点并不能解决标准不明的问题。
2.缺乏管理主体。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预算、设备采购、师资配备、教师考核须服从于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对小规模学校基本建设需求不了解,发展规划不明确,问题困境不体会,造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源需求与供给不及时、不匹配、不完善。
3.师资结构不良的现象长期存在。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优质师资流动率高,教师补充不跟进,代课教师偏多,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令人担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广度不够,对学生的教育大都停留在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学生综合发展水平受限。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1.精准识别农村小规模学校,切实促进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小规模学校并非中国特色,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学校规模和教学方式是判定小规模学校的两个主要方面。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只是从教学规模的角度出发,而规模的具体量化标准并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区实施差异较大。在制定统一标准的同时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出台地方标准,完善指标评价体系,发展特色教育,避免“一刀切”以及切实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建设。
2.发挥小规模学校的优势。学校规模的大小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果,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结构的简单性、人员的亲密性、信息传播的快速性、自由度高等特点都表现出小规模学校高度的灵活性这一特点。所以,要想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将这些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的灵活性,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密切。 (2)小规模学校的活动组织需要更加灵活。
(3)民主与平等,这也是由人员少所带来的优势。
3.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讲,他们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健
康发展,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虽然每一所学校的存在意义都是教好每一位学生,但是没有哪一所学校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来讲,更需要学校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重视对学校各方面的建设,从而使其生命力更加强大。学校与教师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所以提高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教师是分不开的。
所以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应该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邀请所有教师探讨学校的发展愿景,并集合大家的意见促进学校发展。同时,学校还要重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与进步,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师活动或班级竞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防止教师因为学校规模小而滋生惰性。除此之外,在课程教学方面,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支持教学新资源与新技术,以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将以上几方面进行结合,必然能够切实增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
总之,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必须得到重视,并能够运用有效策略优化教学。如此一来,才能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雷万鹏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02)。 [2]赵丹 国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及政策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08)。
[3]曾新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及政策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