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是监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管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管好用好监理信息,能够促进监理工作的开展,对搞好监理工作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信息管理的内容 1、信息管理的目的
信息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更好地指导防洪工程建设。 2、信息管理的内容
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监理报表及计算机辅助文档等。文件信息主要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工程前期有关文件、设计变更及工程内部文件。档案信息主要是在各种文件办理完成后,根据其特征、相互联系和保存价值等分类整理,根据文件的作者、内容、时间和形成的自然规律等特征组卷。监理报表信息主要有开工用报表、监理工程师巡视记录表、质量管理用报表、计量与支付用报表及工程进度用表。这些表格是监理工程师常用报表,反映了监理工作的开展及工程进展情况,应注意报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二、资料收集 1、监理日记
监理日记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建设中所发生的事情的真实记录,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历史记录、工程量记录、工程计量和工程支付记录等内容。现场监理员的日报表,主要记录当天的施工内容,参加施工人员的工种、数量、施工机械,施工中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综合评语等。工地日记主要包括现场监理人员的日报表、每天的天气记录、监理工作纪要及其他有关情况与说明。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及时记录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信息,确保监理资料能够准确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驻地现场监理负责人的日记,主要包括当天所做的重大决定,对施工单位所作的主要指示,发生的纠纷及可能的解决办法;总监来施工现场谈及的问题,当天与该工程项目总监的口头谈话摘要,对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与其他人达成的主要协议或对其他人的主要指示等。
2、工地会议信息
工地会议是监理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会议中包含着大量的监理信息,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工地会议,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议制度,以便及时收集会议信息。会议制度包括会议名称、主持人、参加人、举行会议的时间、地点。每次工地会议应有专人记录,会议后有正式会议纪要,与会各方代表签字后即产生合同效力。
工地会议属监理工程师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工程开工前的第一次会议及开工后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之前举行,这次会议应使合同的所有基本规则得以规定,确保会议有一个良好开端。经常性的工地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工地会议的定期召开,旨在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执行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促进参建各方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这个会议有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参加,有时也邀请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人员参加。
工地会议确定的事情视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施工单位必须执行。工地会议记录要忠实于发言者,原话必录,像记流水帐似的,不要加记录人的感情色彩,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 3、监理信息的加工整理、储存与传递
监理工程师除应注意各种原始资料的收集外,还要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按其加工整理的深浅可分为对资料、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通过应用数学模型统计推断产生的决策信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资料存储、调用、传递、管理制度,对施工详图、基本资料、各种发文、现场检验单、试验资料等进行登录、存放和管理。 4、记录、反馈工程信息
监理工程师必须建立监理基本资料和技术档案,建立完善的资料贮存、调用、传递和管理系统,各种资料分类登录和存放。为了避免
信息流通中的混乱、延误、中断或丢失而引起监理工作的失误,在项目监理实施细则中应明确信息流程。健全监理日记和大事记、项目进度记录、专业技术记录和现场监理记录制度,定期对监理记录进行整编,并向建设单位反馈。在加强文字、图表等信息采集的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编和管理,为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验收及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资料。监理单位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注重文字往来,数据说话。监理日记和大事记要及时记录并如实反映工程实际,做到资料完整、闭合。 5、编写监理工作报告
建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体系,收集整理和存储各类信息,应用合理手段进行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提供各种监理报告,建立工程例会制度,整理存储各类会议记录、文件等,及时整理各种技术资料,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附: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控制程序图
附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控制程序图
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