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1-11-04 来源:步旅网


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的成功,( )。

这些钻井平台每一座都比城堡还要大,人站在旁边得拼命仰起头才能望到顶,其中黄色的“蓝鲸1号”尤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完成试采可燃冰的任务后,“蓝鲸1号”钻井平台目前正在这里进行维保。“蓝鲸1号”是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长117米,宽92.7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从船底到顶端有37层楼那么高。在这座重达42000吨的平台上,集中了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这么一个 能够在海上高速行驶,还能“钻”到深海开采能源,实在令大家 。

在抵御强风暴方面,“蓝鲸”具有超强的能力。今年夏天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期间,遇到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风暴,最大风力达到12级。事实证明,这个大家伙果然 , 经历风暴后,继续顺利完成了开采任务。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这意味着对于“蓝鲸1号”来说,就算是“钻”到地球最深点也不在话下。

(1) 文段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达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B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C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实现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 D . “蓝鲸1号”的厉害之处还体现在其开采深度,取得了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的好成绩。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7 页

A .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 B .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 C . 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 D . 使全世界的视线都聚集到了承担开采任务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身上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惹人注目 庞然大物 引以自豪 不负众望 B . 举世瞩目 硕大无朋 引以自豪 不孚众望 C . 惹人注目 硕大无朋 望洋兴叹 不负众望 D . 举世瞩目 庞然大物 望洋兴叹 不孚众望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二上·黄陵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

第 2 页 共 17 页

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 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 . 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 . 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 . “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 . 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 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 .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 .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 .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 . 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第 3 页 共 17 页

C . 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 . 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3. (9分) (2019高二上·贺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6700米,其中沉管段长5664米,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1.5亿欧元咨询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标准沉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12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TEC的执行总裁汉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材料二:

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我国桥梁建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改革开放同行。

在世界前10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而在2020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10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胶州湾大桥,获得国际桥梁组织颁发的乔治·理查德森奖,为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大桥改善的不只是交通,更是产业发展、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大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对此,专家认为,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

第 4 页 共 17 页

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我国大桥建设,不能只强调桥长、跨径等表面上的第一,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比如,加大轻质高性能、耐久造桥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摘编自新华社《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材料三:

图表1:2011—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增长(单位:单位米,%)

图表2:2014年公路桥梁调查表 材料四:

我国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未来,桥梁的建设、维护任务依然很重。桥梁是交通的生命线,我们切实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我们加紧研制大型架桥机械、大型海底挖掘机械等造桥设备。尽快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建桥机具设备上的差距。在桥梁设计创新方面,坚持“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的理念,既要注重经济实用,又要注重安全和美观;既要创新突破,又要体

第 5 页 共 17 页

现中国文化。桥梁的维护也极为重要,我们应完善桥梁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中国桥梁建设之路才能越走与宽。

(摘编自《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

(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1—2017年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同比增长率有起有落,但同比增长保持在6%以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良好。

B .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逐年递增。

C . 在我国公路桥梁中,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所占比重较大,新式钢—混组合桥的数量明显不及美日,这说明我们建桥技术还应提高。

D . 截至2014年,我国公路桥梁有75.71万座,公路桥梁里程达到了4257.89万米,这些数据超越了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港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建设者自主研发了沉管隧道技术,实现了沉管的精准对接。凭借这项技术,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B .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既有利于深化该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更促进了该区域资金量等资源的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 . 建设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可改善交通,也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展现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D . 桥梁的修建能显现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目前我国桥梁建设在质与量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

(3) 目前应采用哪些措施,促进中国桥梁建设继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4. (12分) (2018高二上·覃塘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第 6 页 共 17 页

威廉·萨洛扬

凌晨4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足以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我13岁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一匹马,你没有在做梦。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但我们很穷,就是因为穷,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我们没有钱,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然而,我们很诚实,我们因为诚实而闻名。因为诚实,我们甚至相信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们以诚实为荣,而且我们是非分明。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别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可是我拒绝相信他偷了这匹马。我们部落的人不可能是贼。

我盯着我的堂兄和他胯下的马。“穆拉德,你从哪里偷来的马?”我问道。

穆拉德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以平静的语气说道:“从窗户跳出来,如果你想骑马的话。” 看来我的猜测是真的了。

这匹马是他偷来的。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在我们的房子后面是田野、果园、灌溉沟渠、乡间公路。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空气无比清新,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穆拉德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有人发现我们的。

“阿兰姆,坐稳了。”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

第 7 页 共 17 页

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我知道一个地方。”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做客。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还没见它回来。”约翰·拜伦对我的伯父、穆拉德的父亲扎拉布说。

“你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很多亚美尼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我们的部落被迫迁徙到这里。你只是丢了一匹马,不要在意。”扎拉布伯父大声说道。

“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回应道。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乌。“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留它这么长时间。”穆拉德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

“最多六个月。”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他盯着白马问道:“孩子,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

“小心肝。”穆拉德答道。

第 8 页 共 17 页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穆拉德说。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我看着穆拉德,穆拉德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把马牵回了旧谷仓。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摘自《现代青年》 2017年第5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和穆拉德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是快乐的、幸福的,但并非是单纯的、无忧无虑的。 B . “我”和穆拉德为了满足骑马的愿望,想方设法偷来一匹马并秘密地将其藏了六个月。 C . 从约翰·拜伦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智谋并且讲究说话艺术的人。 D . 作品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揭示小说主题。 (2) 穆拉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概括。

(3) 小说以“马”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太祖受禅 , 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 , 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

第 9 页 共 17 页

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 , 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宋史·王祐传》有删减)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 . 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 .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

D .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

第 10 页 共 17 页

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3)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 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 . 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

C . 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 . 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②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早寒”特点的? (2)

请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 (1)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韩愈《师说》) (4)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下面是四种应用文体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①校学生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学生会通知)

②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宣城游览敬亭山。我是导游,大家可以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③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8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④高三(1)班一同学于4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主任认领。(招领启事)

A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B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第 12 页 共 17 页

C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D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9. (5分) (2015高二上·陕西期中)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写出其寓意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这件事,在新高考的课程标准里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一长串的必读书目扑面而来。但是,一些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他们坚决地认为,读“课外书”太耗时,而且还很难控制孩子读那些“不健康”的书。也有少数班主任尤其是理科的班主任也排斥学生读这些“课外书”,认为与其慢悠悠读书,不如唰唰唰做题,甚至有极个别班主任会没收这些“闲书”。

对于这些“课外书”,你有怎样的认识?对于家长们和少数班主任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第 13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答案:略

第 14 页 共 17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7-1、

7-2、

7-3、答案:略

7-4、

第 15 页 共 17 页

7-5、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1、

9-1、答案:略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第 16 页 共 17 页

第 17 页 共 1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