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路遥作品中道德热情笼罩下的人性之光

2022-07-27 来源:步旅网
文史哲 试论路遥作品中道德热情笼罩下的A t't 2; ̄ 李生宝 (宁夏同心豫海回中高中语文教师 宁夏吴忠751300) 摘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路遥的作品没有在读者的阅读视野中 酸甜苦辣中折射出人间温情与人性之光,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淡去,依然散发着巨大的感人魅力,成为常销书。它不流行.不时 就连最后冯国斌的近似“忏悔”的补偿所做出的努力,也同样让 尚,但是它永远是文学潜在的主流,终成经典。而这究竟是为什么 人大受感动。 呢?我想,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作品闪耀着伟大而可贵的 尤其是在路遥呕心沥血的大著作《平凡的世界》里,这种 人性之光。 充满道德热情的温情与关爱为整部小说罩上了一层特殊的空气, 关键词:路遥;道德;人性 不时的刺激着你的心灵,激发着你的情感,催动着你的泪腺,让 你的鼻子始终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干部子弟出身的李向前,“不 路遥作为一个从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也极端贫穷的陕北山村走 爱看书,也不关心多少正经八百的社会大事”, 2 他痴爱着田润 出来的“黄土的儿子”“童年时代的饥饿和苦难深深积淀于他的 叶,却得不到回报,作家借润生之口写到:“其实,世上像我姐 情感世界深层,但并没有形成一种悲剧心态左右作家的创作。” 夫这样的人也不多。他能吃苦,待人诚恳,心也善,对咱老人孝 也就是说,“在苦难的人生跋涉中,青少年时代的路遥在受尽 顺,对我就像对亲弟弟一样看待。” h 姐夫真是忠厚人,不仅 歧视和冷遇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社会和个人的温暖和宝贵的真 对他家,就是对世人都有幅好心肠……他常对人说,人活在世 情关怀,这种洋溢着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是如此强烈地震撼着路 上,就要多做点好事,做了好事,自己才能活得心安……”u4 对 遥走向成熟的心灵,以至于回首这段苦难岁月时,充溢在他心头 于李向前的不幸我们又能说什么呢?但他那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忠 的只是这种至纯至善的真血真情。” 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 贞,及对爱情近乎“死脑筋”的执着,不得不使你感佩钦敬。因 随处都能够感受到弥漫于文字间的、被道德热情所笼罩的人性之 为这止是我们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历来被人们所长久传颂的。田 光,甚至让我们不时地热泪盈眶、掩卷叹息。 润叶也在李向前失去双腿之后,出于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主动的 《姐姐的爱情》中小杏对高立民压倒世俗的爱情,在现实 付出了自己的感情。从这里我们窥见了人性的光芒!孙少安千辛 生活中是何其罕见,但它带给我们的感动又是何等的强烈!《黄 万苦办了砖窑场之后,却不独享这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富足, 叶在秋风中飘落》中的卢若琴顶住闲言碎语对高广厚的关怀与同 反倒雇佣了村里的许多人,因为他有着自己善良的想法:“政策 情,虽然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它同所有伟大的事情一样, 是政策,人情还是人情,作为同村邻居,怎能自己锅里有肉,而 具有深邃的感人魅力。这里的卢若琴也同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 心平气静地看着周围的人吞糠咽菜?” 这种朴素的乡亲意识, 有一个博大无私的胸怀,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一种崇高的精神 使孙少安内心升腾起某种庄严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则使人性 境界。 《人生》中的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理解与宽容,让人永怀一 美得到升华。孙少平奋不顾身地从洪水中救出经常羞辱他的侯玉 种酸楚的温热。《痛苦》中的高大年对小丽妈妈脱离狭隘的帮 英;不计前嫌帮曾伤害过他感情的赫红梅处理“偷手帕”事件; 助,如大浪淘沙般荡涤出一种至纯情感与品质,感人尤深。《青 不惜失掉工作用自己全部的储蓄援救受辱的弱女;舍身救出身陷 松与小红花》中运生和他老妈妈对吴月琴亲如骨肉般的照顾,于 险境的工友……他的坦荡,他的无私,他的宽厚无不给予人莫大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涓生此时的心态还是很乐观的,充满了 君养小油鸡、阿随是因为在迈出了同居这一步后,她已丧失了她 抱负,并欲展翅高飞的。而与涓生相较,“他”显得更庸庸碌 的大部分勇气,她明白她已经无法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了。她的人 碌。 生掌握在涓生的手里,若涓生抛弃了她,她是绝不能在自己的家 或贫穷或为“军阀之女婿或走狗”,那时的涓生还未意识到 再安然生活的。她已经只能“随波”,只能“随他”了。而这也 他将面临这个选择。然而,拜访旧友时,他“在骨髓中却觉得寒 就是她为叭儿狗取名为“阿随”的原因。她已经无法把握自己的 洌”。那个所谓的世交也冷落他,连门房都看不起他。他“被周 人生了,所以她希望自己至少还可以把握住其他的、与之相比要 围所排挤”。这个世界似乎将那些原本热血满怀的青年知识分子 微不足道得多的东西来填补空虚、惶惑,如小油鸡、阿随。而当 逼进了死胡同。最后,涓生还是放弃了他的清高、他的傲气,他 她发现自己连它们的命运都无法掌握时,她的空虚、不安到达了 迷失了,为着“新的生路…‘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 顶峰。而后加之涓生的“抛弃”,其死亡(很可能是自杀)已成 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 为必然会奏响的哀歌。 做我的前导……” . 《伤》和《幸》是鲁迅唯一的两篇有关恋爱婚姻的小说。 《伤》更是先生最好的小说之一,.并不长的一篇小说却精辟犀利 而我们是否可以说,涓生将会成为第二个“他”呢?而 “他”以前是不是也恰如以前的涓生般清高,或许还有过之而无 地写出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困境,使人读了之后,在无奈、痛 不及呢? 惜之余,更激发人们去思考, “这悲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难道 第三重,心灵困境。涓生仗着子君逃出这寂静、空虚,可 就没有办法避免吗”,并因此想到是这个社会不容许“恋爱”、 随着恋爱的失败,涓生重新陷入了空虚与寂静中。这寂静是“死 不容许“幸福”,接而欲奋起改造这社会。我想,这也就是鲁迅  的寂静”,因为没有“新的东西”的到来,因为没有希望可以期 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待。这是一个腐烂的社会、再无可期待的社会所带来的空虚、寂  静。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安宁和幸福”短暂、经不起考验,且 注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嘉良教授的提法 终究要幻灭。而我认为不仅涓生感到空虚、寂静,子君亦然。 1.“半解放女性”虽说并未完全觉醒,但她们是听到过呼喊的。她 们的眼睛还是半闭着的,但可以看见些许铁屋子的影子了。她们 参考文献: 1]鲁迅著,林贤治编注.鲁迅小说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明白这个社会正风雨飘摇,在时代的浪潮中不她们知道要漂向何 [处。且子君背弃了家族,与涓生同居,作为一个女子,其内心的 2006 惶惑、不确定和空虚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了 [2]许钦文许钦文小说集[ml杭9’Jl':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文史哲 的感动。田晓霞丧生以后,孙少平在生活实践中萌发出对惠英和 了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又不被别人猜测,就顺路走进一片高 明明、对艰苦的矿区的一种温馨的责任,谢别了向他表白的姑娘 粱地。却不料忠厚老实的父亲怕他想不开出事,竟也一路跟了 和向他招手的城市, “急速地”向大亚湾煤矿走去。无论何时, 来,随后父子俩各自无法掩饰的痛哭,更是把父子之间彼此惦念 他的身上都表现出一种高贵的人格,让我们于世俗之外,体验到 与相互依靠的温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孙少安为县高中基建 一种更具生命意义的脱俗与感动。 送砖,住在荒野的破窑里,过着困苦艰辛的生活,但妹妹兰香却 因特殊的成长经历而形成的生命积淀,使得路遥对建立在 不忘每天下完课后来给他做饭,还用省下来的助学金为哥哥过了 家庭基础上的亲情有着格外深的依恋,在他的情感体验里,对困 一回生日,兄妹之间相依相靠的赤诚情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苦生活中亲情之间的让人感到温热而酸楚的情和爱,有着特别深 兰香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孙少平为妹妹精心准备入学的生活用 的感受。这种情感和审美情趣已掘进他的内心世界及灵魂深处, 品,他知道母亲与哥嫂因受农村人的思维与习惯的限制,必定操 支配着他的小说创作,我们读他的作品,不时地能够感受到这种 办的不够周到。除了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之外,甚至不忘给妹妹 特别的感人元素所造成的酸楚而又温馨、甜蜜的情感氛围。王满 买几条内裤,两个乳罩,几条卫生带等女性专用品,这种周到与 银贩卖老鼠药被抓去劳改,给他的妻子儿女和岳父一家都带来极 体贴让田晓霞感动的热泪盈眶。兰香要去上学了,大家在省城碰 大的羞辱、痛苦和不安,孙玉厚一家也因此陷入慌乱,他们对他 了面,孙少平用购置好的花格皮箱换下了哥哥带来的破旧木箱, 不能不气不恨。特别是-f1] ̄玉厚,还要陪这个“爬熊”女婿一起劳 为妹妹装好了一切。面对此情此景,兰香感动的要落泪,但为了 改,使他丢尽老脸,受尽屈辱,她对王满银恨之入骨。但尽管如 不过分地对二哥表示感激而使大哥伤心,她极力地克制着自己的 此,回到家仍不忘叮嘱儿子为王满银“把家里的粮食准备一点, 感情,他深深地知道,大哥在她离家前,也跑前跑后为她的出门 再腾出一床铺盖来”,而孙少安妈在给王满银装起一罐高粱黑豆 操尽了心。而所有这一切,都奏响了人间至贵亲情的赞歌。 钱钱稀饭后,因心疼女婿,又在饭罐上面的碗里,放了几个早上 当然,路遥对人与人之间的情和爱的展示,不仅仅表现在家 吃剩的黑面膜和几筷子酸白菜。女婿毕竟是自己的女婿,不看僧 庭的亲情上,而且也表现在其他人的友好帮助与温情关爱中。孙 面看佛面嘛!在这两位老人内心的恨与爱的交织中,最终还是不 少平到黄原打工,在第一次上工给阳沟大队曹书记家箍窑时,头 由自主的流露出其淳朴善良的美德。作为王满银的妻子,兰花的 三天试工,从沟道背石头的活就把少平的脊背压烂了,手也肿胀 善良、朴实几乎到了迂执的地步,他对王满银的爱简直让人难以 起来。当书记老婆发现少平干重活时的艰难情状而得知他原来在 理解,但就是这个浪荡的二流子,曾经在双水村的后河湾里抱住 村里教书时,随后就把他调去钻炮眼。此时作品中写道:“为了 她,在她丰满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顿,还啃出许多牙印子来, 这位好心的妇女,他真想到什么地方哭一鼻子。对他来说,换个 从此点燃她深藏的生命及爱情之火。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她的丈 轻活干当然好。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竟然也 夫,她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因为在这世界 感到人心的温暖。” 处在困境中的少平,因陌路人的一点人心 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岁月里,第一 的温暖竞让他大受感动。由此我们不难窥到路遥对人心温暖的渴 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啊!” 在兰花内心深藏的是对困苦中的情 盼和企求,所有这些淋漓尽致的表现,都动人心魄,感人遥深。 和爱的珍惜,她的真情让人为之感动。就在孙玉厚一家因王满银 总之,路遥对困苦中的情和爱的感受和表现完全是基于民 劳改处于一派慌乱之际,放学回家的兰香看到家里的场面,什么 族传统的道德观念,诸如骨肉之情,父慈子孝,兄恭弟友,敬老 话也不说,不经大人指派,就悄悄地提上猪桶喂猪去了,因为这 爱幼,忍辱负重,患难情深,知恩图报,与人为善,恻隐之心等 口猪是家里的命根子,是第二年全家人的“银行”,可怠慢不 等,并使其于贫困之际,患难之时,提升出人在社会当中生存的 得。而后又给灶火圪崂一筐筐往回捡柴火。穷苦的生活养成了她 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正如路遥自己所说: “我觉得,不管社会 明事懂理的心性。当天黑兰香妈惊慌发现自己在烦乱中忘记喂猪 前进到怎样的地步,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 而正要遭到孙玉厚厉声的数落时,兰香却说: “妈,猪我已经喂 牺牲精神,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如果把这些东西简单的看作是 过了……”…窑里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这个谁也没留意的十三 封建色彩的,现在已不需要了,那么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不管 岁大的孩子,孙玉厚老两口更是深受震惊与感动,心里像是撞倒 发展到任何阶段,这种美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 了五味瓶,只能看着他们最小的已经上了初中可身上还七长八短 发展的基本保证。” 但也正是这些基于传统道德观念之上的情 地穿着旧衣服的孩子而说不出一句话,所带给家人的惊讶和感动 与爱,才使我们在 苦的生活中真切体验到触动感情之弦的道德 则是可以想象的。对于为全家操劳一生半瘫在床的奶奶,孙玉厚 热情,以及由此而氤氲出的人性之光,使读者的情感与之共鸣, 全家不仅不嫌弃,而且无限依恋爱护。在奶奶怀里搂大的孙子们 使作品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当然,对于人世问存在的自 更是如此。家里每顿饭的第一碗总是先端给她的。由于奶奶患有 私甚至卑污的行径,路遥并非看不到,只是路遥在其家乡度过的 红眼病,小时候少平和兰香每天早晨都在野地里拔一些带露水珠 贫困生活以及后来他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或许使他想把自己所 的青草叶,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把露水珠淋在奶奶的眼睛上。有 缺少的变成自己所渴望的,因而在作品中更多地去追求表现人与 一次,小兰香还因在家门口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好不容易摘到的 人之间的美好温馨的情爱,以求得心灵的慰藉。而这种人间温情 青草叶上的露珠撒光了,而整整哭了一个早上。后来,少平用润 恰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理想之所,是我们灵魂栖居的美好乐园, 叶姐送他的钱,给奶奶买了两瓶眼药水和一瓶止痛片。在忙乱中 又何尝不是我们所向往和渴望的昵?所以至今读来,还分外感 少平替父兄安顿好家里的事后,抽空给奶奶点上眼药水,而奶奶 人。 那受到感动的眼泪让少平为之心潮翻涌,热泪盈眶,他在心里 说:“奶奶,如果我长大了,有办法了,你还活着,我一定叫你 参考文献: 好好享几天福……” 在如此贫困的岁月里,是小孙子的一片情 …1雷达,李文琴.路遥研究资料fc]冲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乙 热温暖了奶奶那为贫困生活煎熬得干枯了的心,人间至善至美的 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56. 真情在这一刻竞闪耀着如此动人的光彩。 【2¨6]【7H8]路遥.路遥文集【M】.第三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路遥对家庭亲情的依恋与礼赞无处不在。王满银被“劳 1993:380 36 47 46 教”,孙玉亭劝他哥孙玉厚去参加批判大会,却不料被他哥气恼 【3]3[4¨9]路遥.路遥文集[M】.第四卷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的训斥了一番,还说了一些他认为反动的言论,对此,作为一个 1993:315 308 125. 当时的积极分子,他不但没有出卖他哥,反而为自己荒唐的想法 [5]路遥路遥文集IM】.第五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9. 逗得笑出声来,在革命和亲人之间,他很清醒的选择了后者,临 [1O】路遥.路遥文集[M】,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走时还不忘像孩子一般在他哥的旱烟袋里抓上一把旱烟。对他哥 409. 偷着为母亲求神拜佛的行为也是偷藏心底。这种亲情的表现,无 异于黑暗夜空中划过的一道亮光,在那个惯于折磨,鱼龙混杂的 作者简介: 年代,让人更为的渴求。孙少安因“猪饲料地”的问题伤情煎 李生宝,宁夏固原人,本科,文学学士,宁夏省吴忠市同心县 熬,积压着~腔的闷气,参加完公社的批判会后,他带着委屈的 豫海回民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心情于痛苦、烦恼、迷茫之中,一路回到家来。临进村子时,为 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