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夜听秋雨散文
【篇一:散文3 秋雨】
〔甲〕秋雨 (散文3)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了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像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面上再找不出一朵新鲜的花;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水,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晴美的好日子就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a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片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形成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有生气的东西。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乙〕秋雨
徐 刚
夏天的最后一道闪电落进了高粱地。
秋天,像硕大无比的画廊,展示着各种色彩的和谐,各种线条的力量,各种有个性的生命。
到处都是秋天的雕像呀!
秋雨丝丝,秋雨丝丝??
秋雨是画笔吗?这一切色彩都是由它涂抹的吗?
不!我宁可说秋雨是一把把细小的、尖利的雕刻刀。
是它刻出了黄叶的脉络。
是它刻出了高梁的颗粒。
是它刻出了棉花的轻柔。
是它刻出了孩子的脸盘一样的红苹果??
刻一片玛瑙般的火红。 刻一方南国姑娘收割时披戴的玫瑰色的头巾——在秋风里扬起一角——多像是她少女时代的玫瑰色的梦?? 刻一片北国的小白桦林吧,三根五根、十根八根都可以,
那秀美的身段、遍地的落叶,正以纵横交错的笔画,刻写着一个字:秋。
14.这两篇文章分别抓住了秋雨的什么特点?
〔甲〕文: ;
[乙]文: 。
15.〔甲〕文抒发了的感情;[乙]文抒发了 的感情。
16.两篇短文的写法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乙〕文侧重干。
17.从写景的顺序看,[甲]文:
18.[甲][乙]两文的开头有何不同?
19.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20.请写出两三句描写“秋雨”的诗词名句。
[闯关提醒]
第三关是同题散文的比较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景物特点或思想感情比较;对文题的解读;写景或抒情思路比较;艺术手法比较;品味精美词句及艺术风格比较;考查相关的文学知识的积累等。其中重在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美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14.轻柔沉闷和谐、有力、有灵性 15.郁闷难耐 欢快愉悦 16.烘托渲染 想象 17.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 由物到人、由南到北的顺序18.甲文直接入题,总写秋雨,营造气氛;乙文间接入题,设置背景。 19.a运用拟人和烘托的手法表现秋雨带给人的忧郁和沉闷。 b运用排比手法极赞秋雨的雕刻之功:她雕刻出了绚丽的画意和瑰丽的诗情,抒发了作着对秋天的热爱,20如“秋阴不散雪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梧桐叶落时”等。
【篇二:徐秋雨散文《莫高窟》阅读】
徐秋雨散文《莫高窟》阅读
莫高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曾曾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里有点冷、
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那些瑰丽的色流,而竞能指挥若定;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注】公元336年,一个云游四海的和尚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挖出他的第一个石窟,后来,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14.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为什么却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15.在的眼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尽相同的色调,请分别加以描述。(4分)
16.“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中的“喧闹”意在强调什么?请概括出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4分)
17.“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8.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前几年出现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热”的认识。(4分)
14.虽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却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与时代文化的延续.是活生生的。
15.北魏:色流浓厚,笔触豪放,金戈铁马.这个时期的中原,陶渊明悠静的享受着田园生活;隋朝:色流华丽,畅快柔美,而此时,隋炀帝正傲然畅游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唐朝:色流奔放,壮丽无比.万马奔腾,气象万千,传说中的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携着绵长的飘带.在漫天飞舞;五代:色流精细,温煦沉着,清风习习;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谨,悲凉的国土,孤单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没有红色。
16.莫高窟艺术创作的背景生动(充满活力)。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色彩绚丽。线条流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场面宏伟。
17.这句话充分表达了进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艺术的天地里,为艺术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惊叹艺术的高妙,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情境。
18.示例: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何止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从画像的色流中,竞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篇三: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论秋雨散文情绪的思考
历史是蕴含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期综合特征的一种祭奠,有的蕴之于山水之间,有的藏之于市井之中。凡历史河流流逝之所,仅有其足迹之存在。秋雨先生则是以为这种足迹和流逝的一个探险家,没有行舟相伴,没有蹇驴徐行,只有一腔热忱,还有对历史,对历史文化,对岁月沧桑的无限憧憬的一片虔诚,便毫不回头的踏上了这条荒芜的文化之旅,选择了一种比较恰当的姿势,皈依了历史,皈依了自然。
很多人认为: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借中国秀丽俊美的山水吐纳尔而出是秋雨散文的一大特色。但是从散文创作本质上细究起来,却又似乎不太合适,因为真正的散文是“无我”的,那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超越,是一种由心而发思考,所以秋雨散文的特色应该是把自己皈依了中国富丽的自然山水,融入了那蕴含着灵性的千年古刹和陈年残迹之中,从而在“无我”的文化感
悟中实现一种纯天然,纯山水的文化思考。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小路上或者人生长途中小憩时的悄声对话或者共同思索,所以作者在鸟撖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自然流泻”出了一种关于人生态度的关注和思考,心态自由,学养丰富,气韵浑厚,裁夺奇崛,使我们在受到巨大文化熏陶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一种从人生格调中自然流泻出来的幽默和洒脱。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湖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平一平那激烈的心跳,理一理那纷乱的思绪,便沿着历史中那些放达的脚步声悄悄的出发了。
一、痛苦的旅程
“任何的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在心理上过着各种年龄相重叠的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失去了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正是这种年龄的重叠使作者敢于冒险游历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敢于在人群之中像顽童一般引吭高歌,也正是这种多种年龄的重叠,使作者在感受春光温柔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出历史中那丝丝冷峻。
从小就习惯了攀登跋涉的脚步是无法停止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是有一个很美丽的远方,在他们的心里总是装着对远方长天大地的无限渴念。所以,在作者的整个旅途之中总是有一种声音,一种力量,一种我们听不到的声音,一种我们感觉不到的力量,在不断的告诫着他,在支撑着他,一步一步,行行止止,步履蹒跚的从一个起点走向另一个起点,从一个终点走向另一个终点,一路品味着,一路思索着,……。
作者把一个历史的沉重的思索作为起点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里我么才能找到我们曾经的
基点,才能找到支撑我们民族的脊梁,才能找到那种“国破山河碎”的凄凉。所以,在起点上作者就有了一种冷峻,一种可以浸到骨头里的苍凉,在以后的旅途中的情绪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每走过一个地方,每经过一次文化灵性的洗礼,每次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心跳,都如同投身于一种伟大而圣洁的荣光里,自由的高歌,叹息,流泪,佯狂的沿着自己、社会、历史蜿蜒的方向倾斜内心深处的种种情结和种种不平静。作者这条旅途似乎没有什么轨迹可循,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却穿透了似现代而又非现代,似文明而又非文明的一个“特区”,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的框定,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模拟,去透射那些蕴藏着灵性的山水古刹,松柏苍苔,残砖碎瓦。就是在这种近乎痴呆的凝视和静默中,人、历史、自然融为了一体,所有的哲辨,所有的参悟,都形成了一种冲动,一种抽搐,游荡于肺腑之间,一旦遇到鬼斧神工的一笔,那积聚很久的文化内涵就会像汩汩山泉奔泻而出,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新的凝视和静默。夕阳西下,断壁残垣,古道阡陌,一个文明的人在深深的记忆中默默的追寻,一双淌着鲜血的双手,一捧泛着猩红的血砂。这是在《道士塔》中引用的一个中国青年送给火烧圆明园的赫尔金勋爵的一封信笺:
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走过柳侯祠里的宁静,踏过阳关雪的凄凉,走在没有噪杂的幽径上,掠过没有尘寰痕迹的白雪,走向人类原始的洞穴,走向一个我们原始的“家”。“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就是异乡吗?所谓的故乡只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的最后一展。”(杨明《我以为有爱》)确实,正是祖先为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片黄土地,所以我们必须要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点化这个所谓的“家”。举头望去,那就是我们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和兴奋,但是作者需要做得并不仅是这一点,还有对视,这就是我们原始的“新房”,不知道这里面饱含了多少人之处性本善的博大和深遽,这就是历史对于我们的纪念,而我们却把它远远的仍在了别处,看都不看一眼。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又能够漂泊到哪里去呢?孤独和冷漠组成的元素在我们原始的生命中完成了最基本的使命,是我们在以后的漂泊中逐渐学会了用微笑对待寂寞,用宽容理解放纵,用各种箴言来完成新的建构,把我们的门打开,向着所有的子孙。
作者在《废墟》中这样写道:“没有废墟就没有所谓的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的。”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说是最典型的了,从一个万园之园到一个轰轰烈烈的废墟,可谓是时间之快,空间之快。废墟给人的感觉有时候更像一个悲剧的英雄,所以当人们谈及庞贝古城的时候,总是会感慨一番。主要是因为它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结束了历史,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精神构造,他们用自己的固执昭示岁月的沧桑,用眼泪凸现一个民族或者一段历史的创伤,所以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有那些悲剧的气氛和残缺的美丽,以及毁灭的怜悯。
废墟使用一种对立的特殊形式来表现着人类的形体美与内涵美,把一种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一种皈依大地的美。如果把废墟比作一枚黄叶,土地就是母亲,母亲用微笑鼓励和怂恿了黄叶的创造,同时又收容了这种创造,并且把这种创造转化为一种收获,因为黄叶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哺育了春天,创造了成熟。所以,圆明园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是它的象征价值,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一种力量和召唤。这种力量一旦得到某种召唤就会凝聚起来,把这里转变为敌人的坟场,让那些侵略者在这里跪倒乞求讨饶。如果远年的古铜器皿需要重新抛光,如果汉马王堆的女尸需要重新植皮丰胸,那历史将会颠倒。历史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衰老,一种更替。而圆明园的衰老只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的,老的并且是很厉害,很不恰当,但这种衰老并没有影响它的真善美的存在。有人说,没有皱纹白发的祖母是可怕的,也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而修缮废墟则是对生命的一种严重嘲讽。作者在《废墟》中说道:“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者,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汇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所淘汰。”
废墟作为一种记忆,屹立于荒草之间,散落在各种残砖碎瓦之中。当我们用现代的手段和心情整理着中残碎的记忆时,当我们企图用秀诗来完成某种破碎时,一切火光不见了,一切痕迹不见了,一切记忆消失了,只有一栋栋没有任何“防伪”标示的新房,只有睡梦中那一枕凄冷的泪水。正是这种废墟包存了那些伟大,使登山者的僵体,使漂浮的残骸,在历史和
岁月的长廊中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废墟是一截现代文明面对历史文明的一种心理构建,只有充分的宁静,才有充分的力度,只有充分的沉思才有充分的思考,同样,废墟也只有具有了这种充分的宁静和充分的思考,它才能能独立的面对历史,凝聚力量,昭示未来。
二、沉重的脚步
历史在我们的视野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模拟的负担了,当我们用精粹的目光凝视时间隧道里的天空时,历史却成为了一副满目疮痍的面孔,成为了一脉野拙浑重的乡音了。面对着那些智慧却又滑稽可笑的深情,心里不禁有了一种无法逾越的沉重。
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继承着祖先的目光和眼神伴和在一起的,或许我们应该能够在眼泪滴成的镜面上看到我们自己那种令人疑惑的脸孔。作者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从眼泪浑成的疑惑中挣脱出来,用一种异样的目光审视了历史留下来的那些所谓的“正统”,从我们的思想深处挖掘出了一种隐约的“情愫”,用一种“大天下”的现代意识平衡那些我们一直都认为公正而又极不公正的歪曲,用一颗宽大的心包容了那些眼泪,对历史又宠爱了一次。当我们还在为“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的遇难者抱不平时,当我们在为民族英雄的赫赫伟功拍手叫绝时,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同化中形成了。在这种思维中,过去标榜为真理的轮判成为了谬论,过去被尊为纲目的教条成为了反逆时代的证物,这一切在过去看来似乎是荒谬的论断,它却合乎了现代社会、文化演进的逻辑规律,而产生这种合理又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历史本身的多面化和其进行过程中的多元化。这种复杂的层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思索提供了一个宽阔的空间,让我们用时代、标准、层面等标准去评判,去感受那中处于和谐与不和谐之间的一种规范。
作者在审视这个王朝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支点,一个支撑这个王朝的支点,那就是热河山庄,康熙皇帝的“长城”。从这个支点伸延出去,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和力量使这个王朝久盛不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一种转化,一种从形式的宁静到另一种形式的宁静的转化。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搜寻下去,我们找到牵引着这个王朝命运的龙脉,它却被他们的子孙们冷冷的埋在了朔风萧萧、荒凉冷凄的边塞。难道就不怕被掠夺,被冷落吗?或许这也许正是这个王朝的聪明之所在,它是处于一种“危者为安”的逆向思维,最危险的地方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相反,相反地把它放在显耀的地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焉有不败之理。或许正是这种小小聪明使这个王朝危颤颤的走完了封建家族的最后一程。
从历史的框架中摆脱出来,深深的叹息一声,带着清晰而又无可奈何的思索,沿着一条路走了很久很久。茫然抬起头,在发现有很多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鲜活,清晰。
东北就是东北,这是无法用季节的含义所能够改变的,在层层的历史重叠中,在厚厚的文化积淀中,无法掩饰的竟是那些流放者的脚步。一声声呐喊,一声声长叹,经能够把这种痕迹辉映的那样透明,那样清晰。作者在《流放者的脚步》中追寻到了一种痕迹,一种声音,并且在这种追寻中找到了一种苦难的文明,一种野蛮的高尚,也正是这种声音和高尚在这黝黑的土地上孕育了一种真实地创造,为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输入了一种叛逆性的血液(这种血液可能是有江水、湖水、泪水、血水混合而成)。一阵阵驼铃声,一阵阵哀鸣声,一阵阵怒骂声,一阵阵狂笑声,在蓝天与黑土之间筑成了一道“风景”,在异乡的铜镜上映出了一个王朝的背影,在这片幽土上灌注着不朽的流放文化。
“流放”本来是一种刑罚,但在作者的意识中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种形式。有的是相对于那些花样的法律而言的,但在作者目光里却成为了另外一种特性的标示。一种是生,一种是死,它们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很短,短的几乎没有距离,但有时候却也很长,长的无法用距离来计算。生死是不能用距离来衡量的,所以不知有多少人徘徊在生死的边缘上却无法对语,无法相见,只能让思念和梦相牵,用心灵的震动来传递彼此的感恩。生对于死很难,尤其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每天面对着他所看到的和感到的不完整的世界。全部的缺陷和凸凹只能用心灵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化解,这一段时间可能很长到一生,一生痛苦,一生挣扎。而思则简
单了许多,闭了眼睛,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苦难,一切的抑郁,一切的叛逆,就会随着那简单的一闭眼坠入了人类的原始“洞穴”。无论是生还是死,这都不能有流放者自己来选择,从流放的第一步起就注定了这种不公平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又往往是一生的,并且基本上没有翻案的可能,要想解脱,只能走一条路——死。作为一个流放者所能够选择的,只有哀号、狂笑、乞求,但也是这种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用那含蓄的叛逆性的感情方式留下了一种近乎永恒的
东西,以至于后来像作者一样的人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重新找回那种流放的痕迹。 面对着文明的崩溃,面对着人性的跌荡,那些高贵的灵魂是怎样的呢?作者对这种社会规范和实际标准冲撞而形成的信号进行诠释,而诠释的结果却表明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复苏: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这种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洗涮去了灾难中那些虚浮,把一个个赤裸裸的鲜白的心灵坦露了出来。于是合乎社会规范的那些价值标准坍塌了,坍塌的又是那样自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了一种深刻的反射和映衬。
告别了东北,作者来到了黄州。从一开始作者就是从一种感觉中开始启程的,所以每到了一地方,都会有一种感觉萦绕在他的心间。追古搠今,作者在起伏的情绪中找到了一种感觉,去无法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这首刘邦的《大风歌》中似乎有这种感觉,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似乎也有这种感觉,影影绰绰,缥缥缈缈,根据这种感觉作者完成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和构建,从一个简单的信仰者变成了一个规整的顺从者,并且促成了这种特异感悟的成熟。(作者诠释为:它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东坡我们都很熟悉,但这种熟悉似乎又不太准确,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作者在苏东坡的时代和社会历史中找到了一种影响苏东坡张力外扩的力量。让我们不得不对社会心理底层的探究而感到一种莫名的伟大,而这种伟大的周围却是一个个丑脸和讪笑,一种可能的社会场景似真实一般的闪烁在我们的眼前,一切闪烁的合情合理。一切闪烁的顺乎自然。 “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逼到这一步的则是一群小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为了罪孽的化身,然而早就这些小人的则是我们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对于这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进步的这群小人,我们能够给与只有一腔愤慨。面对这也高大的灵魂无法与市井小人做最起码的辩驳,面对这一切得明哲被笨拙呆愚覆盖,面对这一切的
可爱变成了邪恶,只要有一点良知的文明人都会作出一种反应:痛恨、抗争、辩驳。也许是这些灵魂太高尚了,高尚的出俗,所以他们一直为尘俗所排斥,使他们无容于社会,无容于历史,一生孤独寂寞仕途坎坷,一生贫困潦倒痛苦不堪,但也是这种出俗使他们在逝去的岁月里留下一张清晰的面孔,在历史长河中击起一尾波澜,真实而又和谐的立存于史册之中。
读这么一位高尚的古人,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是不行的,一旦流出了第一滴眼泪,以后就无法清晰地思考了。眼泪一处,就会失去平衡,失去公正,失去最起码的评判者的资格。虽然眼泪不是衡量一切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标准,但感情一开,历史的公证就成为了歪门邪道,感情一开,就会株连九族,所有的感情社会就会源源不断的蜂拥而来,那时候历史就不再可以成为历史了。
对于感情,人们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也有一种觊觎的心理,恐惧在与它的脆弱性,觊觎在于它的柔韧性,所以人总是用一种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周围的感情。作者在《乡关何处》中把这种感情变现为:一种柔韧性很强的感情。
卸去了脸上忧郁的沉重,卸去那些深奥的目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来去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痕迹:大漠长空,残砖碎瓦;琼楼玉宇,古墓荒冢;把酒言欢,对月当歌;晓风残月,黄钟古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