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

2021-11-09 来源:步旅网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

作者:艾莉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4期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以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而符合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渗透策略

一、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体制下的教育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重视“双基”,把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作为中小学课程的核心理论。后来提出了三维目标,现在我们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祉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情感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现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是一门重要学科,在当今社会,英语学习备受重视,学好英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习、工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可以以

“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强调并关注人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同时要注意语言能力足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在教学中逐层渗透,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1、将文化熏陶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作为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之一,提出了目标要求:“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增强世界意识,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尊重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才能更好地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2、将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英语这门学科的特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寓德于教,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要激发和扩展学生的英语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养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过程成长,提升英语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从而学好英语。

4、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英语课程的息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从学习中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最后将学习的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核心素养贯穿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丹.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

[2]辜文丽.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意义[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 (15).

[3]郭媛.浅谈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7).

[4]孔银燕.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