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生活作文”,并使学生在作文中凸现生活之美呢?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鉴于作文教学现状和新时代的需要,本文主要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资源。 关键词 生活 作文 资源
中图分类号:h15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这对于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因为写作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可以说开发课程资源是提高写作的有效途径。
1 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体验中写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欣喜的变化,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面对课堂内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我们该如何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刻考验着教师的水平,从而也影响着所带的学生。因而,教师应该常常捕捉时间,善用智慧,学生们创造一次次的写真情真作的机会。如有一天,班里一位学生课间向教师询问:“王老师,您觉得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有的说一个好,有的说两个好。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意见,有几个还争执了起来。教师敏感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是激发学生表
达的话题。何不借机举办一场辩论会,口头书面语言一起训练。想到这,我就让学生先别忙争论,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收集可以证明自己观点,说服他人的理由,举办一场辩论赛。辩论赛如期举行,在孩子们的唇枪舌战中我感受着此举的明智与快乐。辩论赛热烈地拉下了帷幕。教师又要求学生将辩论的场面写下来。学生们一个个写来得心应手,语言也充满机智、风趣的辩论味。 2 关注学生生活,让写作成为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才能使学生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才能使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文章也就能犹如活泼泼的溪水自然地潺潺流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欣慰与愉悦。 2.1 引导学生树立勤看善思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落实此项要求,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真情习作,并养成习惯。因此,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谈观察趣闻、说生活见闻,并有意识地发表见闻、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捕捉事物和主动思考表达的习惯,把观察思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三方面的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奇闻趣事交流会、读书心得会等,让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感悟及时地在交流中得到肯定与鼓励;又努力地寻找机会与学生沟通,协商确立作文内容,使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作文也不再专咬笔头胡编乱造了,如早餐作文、
调查商店等。
2.2 鼓励学生养成日常练笔的习惯
生活五彩缤纷,人事物景时刻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及时捕捉住“情动于衷而利于言”的写作良机,必须随时记录下来,而写随笔是学生学观察、练描写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笔形式自由,不拘文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兴之所至,心意所向。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不同时段尽心体验,尽情抒发。轻松的假日,悠闲的饭后,欢乐的嬉戏后,成功的喜悦后……当有文字冲动的时侯,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然地记下来,使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如有的同学写在小区里看到他人为图方便,践踏草坪之不良行为,呼吁居民关爱绿花,保护环境;有的写上放学路上看到的一幕悲惨的交通事故的情景,生发出了对交通安全的思考;有的写和爸爸妈妈争执后的难过与内疚;有的写自己饲养小动物照顾不周,痛失所爱的伤感……
学生在随笔本上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他们感到写随笔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单单是教师布置的一项规定性的语文作业,写作文更不需要苦思冥想地去编造,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自己生活的镜子、心灵的轨迹。 2.3 师生共同赏析,让学生感受成功
兴趣依赖于成功。有的学生会因为一篇精彩的作文得到教师的表扬而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终身从事写作,成为知名的作家。因此,教师应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常能摘得不知名但颇
为自傲的成功之花,体验写作的愉悦。
每次阅读学生们满纸的童心稚语,每次发现文思灵动,真情四溢的随笔,总会充满激情地欣赏着读给全班同学听。听着自己的文章让老师宣读、同学欣赏,孩子们总是激动万分,迸射出了更强烈的写作愿望。
有时,光听读还不能解孩子们的读“自己的文章”馋,干脆将近一段时间里班内学生所写的优秀作品制作成赏心悦目的幻灯片,带大家到多媒体教室过把瘾。常常是孩子们边读边笑,边读边评,下课的音乐早响了,还赖着不肯走,还说愿意将他们钟爱的活动课换成欣赏作文课。不是作文本身的魅力超越了活动,而是感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占满了孩子们的心,抑或是期待自己的得意之作也能让同学们欣赏的那份心情抓住了他们的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