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2020-06-30 来源:步旅网
第35卷第3期(2019)河西学院学报Vol.35No.3(2019)

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方亚楠

巩家楠

兰州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摘要:河西魏晋墓葬壁画题材丰富,其中有大量壁画图像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

的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图像生动再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将这些墓葬壁画图像与历史文献资料结合起来,探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并重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交流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关键词:河西地区;魏晋时期;墓葬壁画;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19)03-0050-06DOI:10.13874/j.cnki.62-1171/g4.2019.03.008

TheSymbiosisandIntegrationofCulturefromthetheMuralsofTombsintheWeiandJinDynastiesofHexi

FangYa-nan

GongJia-nan

(CollegeofHistoryandCulture,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ThemuralsoftombsintheWeiandJindynastiesinHexiarerichinsubject,amongwhichalarge

numberreflectthenationalcommunication,culturalintegration,sociallifeandsooninHexiregionduringtheWeiandJindynasties.TheseimagesvividlyreproducethesceneoflaborandlifeofthenationalitiesinHexiregionduringtheperiodofWeiandJindynasties.Combiningthesemuralimageswithhistoricalliterature,thepremiseoftheeco⁃nomicstructurepayingequalattentionto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andthemulticulturalsymbiosisandInte⁃grationinthecontextofreligiousbeliefandethniccommunicationinHexiareaduringtheWeiandJindynasties.

Keywords:Hexiarea;WeiandJindynasties;Tombmural;Multiculture;Symbiosisandintegration

古代河西走廊既是贸易往来的通道,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通道。魏晋十六国时期,随着中原人口的西迁和西域胡人贸易往来,河西地区出现了农牧业经济不断发展,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局面;随着民族迁移和文化传播,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汇聚于此,河西地区出现了多元文化共生与民族融合的盛况。据河西地区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反映,这里活动着鲜卑人、氐人、羌人、卢水胡人、龟兹人、西域胡人、中亚粟特人等众多的民族,共同构成河西多民族杂居的史实[1]。关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①,但是从农牧业并重的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的角度研究相对较少。探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对于

收稿日期:2018-07-09

作者简介:方亚楠(1992—),女,甘肃敦煌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学。

·50·

方亚楠巩家楠: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当今我国所倡导“一带一路”理念创新下的文化共生,民族走廊中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文化共生的前提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陷入混乱局面,中央政权无法对河西进行有效控制。魏晋时期,主政河西的地方官吏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十六国时期河西各政局的相对稳定,促进河西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河西多元文化共生的前提是农牧业并重的经济格局以及手工业的繁荣。

(一)农业经济

曹魏时期,在继承两汉移民屯田之策基础上,更加注重军屯和兴修水利设施。徐邈在任凉州刺史时,针对河西地区干旱少雨,庄稼欠收的情况,“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

[2]739-740募贫民佃之。”皇甫隆继任敦煌太守时,针对敦煌百姓“不甚晓田”“不晓作耧犁”的情况,教

百姓制作并学会使用耧犁播种,推广“衍溉”法,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粮食产量。在酒泉、嘉峪关、高台等地出土的壁画砖上,有大量壁画砖描绘了当时河西地区各民族间从事农业生产的画面。图1中的农夫左手执鞭,右手扶犁进行耕地,在嘉峪关魏晋墓89幅生产活动的壁画中,农业题材占34幅,从犁地、播种以至收获,当时使用的农具,基本齐备[3]80。说明河西地区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普遍有所发展。

图1犁地图·嘉峪关新城M6图2牧畜图·嘉峪关新城M5

(二)畜牧业经济

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连年战乱,而河西相对稳定,民族以羌胡为主,他们主要以畜牧逐水草而居。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黄初二年,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余级,获牲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

[2]79平。”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从事游牧、射猎的图像,其中图2描绘了一胡人

正在扬鞭牧马,马个个膘肥体壮,呈奔跑状。在嘉峪关魏晋墓葬中,壁画所见畜牧业题材共计38

[3]80幅,看来其重要性不亚于农业。《晋书·麴允传》记载:“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4[4]2307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牲畜的生长状况以及畜牧业的发达。

图3采桑图·嘉峪关新城M6图4服装图·高台骆驼城南苦水口墓葬

·51·

河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三)手工业经济

魏晋十六国时期,由于河西地区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

[2]388

了该地区手工业的发展。据《三国志·司马芝传》记载:“武皇帝特开屯田之官,专以农桑为业。”[4]2543关于少数民族种植桑树,《晋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以田种畜牧为业,男女皆剪发垂项。”

河西魏晋墓葬壁画许多采桑图中清晰刻画出了少数民族形象,图3为一龟兹人手摘桑叶场景,垂发及项,赤足。图4为不同样式的服装,养蚕业的发展,带来了服饰的变化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并且通过服饰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地位与民族区别[5]。壁画中绘有少数民族从事农耕和汉族从事放牧的画面,可以看出民族间和睦相处以及共同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促进了各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民族文化的共生与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多元文化共生的宗教信仰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既是丝绸贸易的通道,也是多种宗教传播的通道,其中道教和佛教的传播和影响最为广泛。道教随着人口的西迁而传入河西,魏晋墓葬出土的木牍、镇墓文和壁画砖所表现出的丧葬观念受到道教的影响。除了道教影响之外,河西魏晋墓葬中可能还存在佛教因素,尤其是敦煌魏晋墓中的莲花藻井图像和白象图像,一定程度上受到佛教影响。由于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更加容易接触到佛教。

(一)道教

汉代的传统神仙信仰观念随着人口西迁而传入河西,正如许地山所言:“求长生,求享乐,是

[6]人类自然的要求,而中国民族便依着这种迷信来产生神仙道和求神仙底方术。”在道教的影响下,

西王母被塑造成神仙世界的最高主宰者,人们崇拜信仰西王母,一是借助西王母的神力辟邪,二是为了升仙达到长生的目的。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动荡,而河西相对稳定,所以汉代的丧葬观念和民间道教信仰继续发展。而这一时期,道教也影响到各个社会阶层,《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4]3197曰:“蒙逊率中军三万继之,……遂循海而西,至盐池,祀西王母寺。”而到了北魏时期,改造

后的道教成为国教。

图5西王母·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图6伏羲女娲·高台骆驼城苦水口M1

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反映道教因素的题材主要有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羽人、黄帝问道等图像。图5描绘了西王母以及周边众多的奇珍异兽,为墓主人死后升仙营造氛围。除了受到汉代人升仙观念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传统神仙道教学说的影响。嘉峪关、酒泉、高台等地魏晋墓葬出土的木版画和壁画砖中,伏羲女娲图像为主要题材之一。图6为两块砖拼接绘画的伏羲女娲形象,其尾部相交,手执规矩,中间绘以日月图像。这些图像从原始宗教信仰向道教信仰转变,象征着死者灵魂死而复生,大量升仙图像的出现,表明魏晋时期的道教在河西地区广泛传播。·52·

方亚楠巩家楠: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二)佛教

汉晋之际,西域僧人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传教、译经,到西晋时期有了一定规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为佛教更广泛地传播提供了有利机缘。《魏书·释老志》记载:“凉州自

[7]3032张轨后,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特别是当时正

在发展的汉传佛教是一种高度成熟的组织化、制度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宗教,是一种主张“众生平等”、宣扬普遍救济的宗教,必然受到各族民众的亲近和欢迎[8]。胡人将佛教传入河西,适应了当地少数民族信仰,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更是大力推崇佛教文化,佛教在河西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胡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内地经商的同时,胡僧开始传播佛教,汉代画像石墓中发现的大量胡人礼佛图、涅槃图等,这些图中,胡人一般伫立或跪拜在佛像的周围,表现出对佛的虔诚[9]。河西魏晋壁画砖继承发展了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创作艺术,敦煌作为胡僧从西域向中原传教的第一站,更早的受到佛教的影响。敦煌佛爷庙湾和祁家湾的墓室壁画上就有大量带有佛教色彩的瑞兽与花卉,例如图7白象图和图8藻井莲花纹图。白象为佛教重要的瑞兽,佛家认为菩萨化为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还认为白象为普贤菩萨的骑乘,是表现菩萨的大慈力。莲被佛家视作弥陀净土,以莲华为所居[10]。从前凉的张氏割据政权到北凉的沮渠蒙逊统治时期,都大力推崇佛教,所以,这一时期凉州和敦煌地区的佛教极为盛行。

图7白象·敦煌佛爷庙湾M37图8藻井莲花纹·敦煌佛爷庙湾M39

三、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统一和分裂时期,汉族传统文化在不断吸取北方胡族、西北氐、羌等族的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从而对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影响更大[11]。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入迁河西,与河西土著豪族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多元文化,河西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正是这一文化繁荣的表现。

(一)多元文化的交流

河西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继承和发展了汉画像石墓艺术,汉画像石墓所表现出的丧葬观念,同样体现在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中原人口入迁河西的同时将农耕技术和农业文化带入河西地区,而农耕题材的图像成为墓葬壁画不可或缺的题材,汉代升仙信仰也在河西魏晋丧葬观念中继承和发展,河西魏晋墓室壁画再现了河西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饮食文化、宗教思想、民族文化交流的盛况。

从魏晋时期的胡人经商、传教等活动范围来看,西域文化是一个更广阔,而西域的最东端则与河西走廊接壤,从地缘关系上,便利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同民族文化在地域上的临近性,使河西文化对不同质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历史上不同地域的民族或部落正是基于此而相

·53·

河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继进入河西走廊[12]。大量的西域胡人开始移居内地,而河西走廊作为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区,加之相对稳定的环境,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各地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吐谷浑、高车、嚈哒持续进入南疆,北疆草原上,柔然、鲜卑、突厥、铁勒相继出现,族群间长期争

[13]

斗促成了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互相影响。这些

少数民族其带来的多元文化一直处于变动和融合状态,形成了走廊文化。

在河西魏晋时期的墓葬壁画中,既有披发者形象的羌人,又有髡头者形象的鲜卑人,还有编发作辫习俗的氐人,这些胡人具有鼻高、深目等特点。河西墓葬壁画中也有许多头戴尖帽或三角帽的胡人,图9为一胡人射箭时的情景,可以看出魏晋时期河西地区胡人的生活场景。由于西域佛教的兴盛,许多西域胡人商旅和僧人将佛教传入河西地区。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的少数民族形象,通过描绘不同民族的发饰装束,表现出河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西域文化促进了河西地区多元文化的共存与融合。

图9胡人射箭·酒泉西沟村魏晋墓图10牵驼图·嘉峪关新城M6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

河西走廊文化中特有的民族和特有的文化,缘于各民族在这一区域的迁徙,改变了区域民族构成,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14]。古代河西走廊不仅是民族间经济贸易之地,还是文化传播和交流之地,河西走廊在民族共生与交往的过程中走向融合,而各民族共同发展状况下的丝绸之路文化是灿烂辉煌的文化。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反映出的丝绸之路文化其实是在民族共存基础上的多元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古代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重要交通工具骆驼,在墓葬壁画中的《牧驼图》《牵驼图》也被形象勾勒出,如图10所示,《牵驼图》的场景成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缩影。

西域胡人经商、传教时路过河西,为适应中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胡人大都长期停留在河西。“大量粟特胡人聚居在河西走廊,但粟特人的商业本性使得他们一直以商业民族的形象活跃在中国

[15]中古社会当中。”胡人定居河西,对当地人的风俗、观念等形成影响,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

合。当河西地区建立起割据政权时,统治者千方百计的拉拢河西土著豪强和世家大族以维护统治,有利于建立并发展“民族联合政权”,保障各民族间的共同利益,胡汉杂居和通婚,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丧葬观念既表现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又反映出不同民族自身特点的社会现象,既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共生,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出土的河西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砖画等文物上可看出各民族间的共生与融合,无论是少数民族的墓葬还是汉族墓葬,其墓葬壁画中的题材内容大体相同,同一座墓葬壁画中胡汉民族形象、胡人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在墓葬中都体现的较为明显,体现出民族间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张轨在主政河西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政局,经济发展,兴儒学,办教育,维持了丝绸·54·

方亚楠巩家楠: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之路的畅通,维护了各民族间的共同利益。北凉时期,沮渠蒙逊继承并推广了儒学,同时重视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学术氛围变得极为浓厚。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儒家和道家思想,逐渐走向繁荣。河西文化继承并发展了汉代文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决

[16]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北凉政权的覆灭,凉州大批士族的东迁,河西魏晋墓葬习俗走向消

亡。各民族间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士族的东迁虽然导致河西魏晋墓葬壁画艺术的衰落,但是开启了敦煌等众多石窟壁画艺术的巅峰。

四、结语

河西魏晋时期墓葬壁画所反映民族文化共存的前提在于农牧业并重的经济格局,充分调动了各民族间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冲突。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宗教的传播,以及儒释道之间的相互吸收与借鉴,促进了河西地区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大量的少数民族形象可以看出,当时河西走廊聚居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与本土汉人一起组成了民族多元文化的命运共同体。经济上,西域胡人与河西走廊各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络绎不绝,尤其是魏晋时期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文化思想上,中原儒道与佛教思想在河西地区的繁荣发展,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河西文化的融合,表现了河西地区的多元文化的共生繁荣以及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注释:

①关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诸说纷呈、各存其蔽,有待进一步探讨。相关研究有:赵相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第81-84页;郭永利:《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墓葬画像砖上的披发民族》,载《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602-618页。李怀顺:《河西魏晋墓壁画少数民族形象初探》,《华夏考古》2010年第4期,第122-125页;孙彦:《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32-258页;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社会生活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中共高台县委等编:《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7-151页;贾小军:《文字、图像与信仰:墓葬所见魏晋十六国河西社会》,载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编《简牍学研究》第六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99-207页,等。

参考文献:

[1]沙武田.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兼谈河西走廊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定位和宣传侧重[J].

丝绸之路,2014(12):17.[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4]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5]赵雪野.从画像砖看河西魏晋社会生活[J].考古与文物,2007(5):84.[6]许地山.道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孙昌武.十六国时期佛教与民众大迁徙大融合[J].中华文史论丛,2008(3):3.[9]朱浒.汉画像中胡人图像的宗教意义[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6):91.[10]戴春阳.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78.[11]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西北民族论丛第三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12]张力仁.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3):85.[13]廖肇羽.贯古通今臂指相连:西域文明视野下的民汉文化大融合[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1(4):121.[14]切排.河西走廊多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88.[15]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09.[1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7.

[责任编辑:朱耀善]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