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空间发展形态

2023-05-07 来源:步旅网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空间发展形态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发展1.1工业城市的主要发展因素和空间增长结果1.1.1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仅包括城市和乡镇居住、工作人口数量的增加,它也是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科技、环境和社会等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城市化使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动态和特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市与城镇之间,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模式的改变、社会生态学(socialecology)的改变(社会和邻里人口结构)、建筑环境的改变和城市生活(urbanism)的本质的改变。1.1.2工业化推动城市化1.1.3高速化美国在1945—1972年间,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强烈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结构经济转向与福特主义(Fordist)大批量生产相关的发达资本主义(advancedcapitalism)。・现代主义城市模式大生产现代主义城市的大生产是福特主义(Fordism)时代特征显著。福特主义通过联合、装配线生产和高工资等手段,建立在标准化商品的大生产基础上。大消费福特主义的大生产是与高消费相配合的,这种大生产与高消费协调发展,借助于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支持,保持高工资和高产出的水平。郊区化福特主义的大生产与大消费的城市直接产出就是郊区化。随着高速公路等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已出现新型企业、大型购物中心,高档别墅区向高速公路等节点扩张的趋势。・汽车城市的形态伴随着小汽车导向的郊区铺开,城市发展的整体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依赖交通线路而呈现星状的廊道特征,趋向一种更为匀称的形态。・交通技术促进空间结构变化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立以及区域和次区域间大运量喷气式客机航空网的发展,网络效应从就业和交通方面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结构,产生了两个看似矛盾的(实际上相互关联的)结果:(1)区域扩散;(2)大都市区合并。可达性的提高,加之便宜的地价、较低的税率、低廉的能源成本、地方支持(10calboosterism)和更廉价温和的劳动力等的吸引力,使得西部和南部的城市得以快速增长。・福特主义城市32・福特主义郊区郊区化福特主义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住房建设的显著增长。几乎所有这种增长都是再没有任何总体规划或者都市区管理的援助下实现的。新郊区最流行的房屋形式是有低悬屋顶的单层结构楼,一个停车位或停车库和宽大的窗户。・从商业城市到福特城市・大都市带由戈特曼(JeanGottman)1960年提出,是大都市区发展所扩展的区域。美国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连成一体的城市地带。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包含有日本1.26亿人口的44%。共有三个主要的城市产业区组成,分别以东京一一横滨、大阪一神户一京都和中京地区为中心。1.2城市空间增长调控1.2.1城市蔓延蔓延的这些前提条件鼓励了开发商“蛙跳”到郊区外围,在沿着新的高速公路廊道附近的高可达性地点建造大型购物中心,智慧的运用这些购物“天堂”作为巨大新居住社区的营销工具。工业区被吸引到新高速公路和干道廊道,侧重于轻工业制造以及批发/仓储运营。而办公区则集聚于有声望的、人流集中的地点,而这些地点又往往是风景优美、具有校园氛围的高速公路交叉地带。1.2.2大都市区的合并美国商业的重组既导致了经济体系的区域扩散,也造成一定数量的大都市区的合并。两个关键的经济功能一一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R&D)一一在较大的大都市区内日益倾向于地方化。这种地方化主要是为了适应(1)通过合并与收购的合作重组和(2)城市体系中的差别增长和经济专业化模式的转变。通过合并,亚特兰大、休斯顿、洛杉矶和达拉斯等作为商业中心城市快速形成;辛辛那提、底特律、费城和匹兹堡等地区作为制造业带城市的相对衰落。与此同时,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集团总部合作得到进一步巩固。至1970年最大的500家工业集团中大约2596将总部设在了纽约,在银行、保险、零售、运输、公用工程领域的最大的300家公司集团也有同样比例的总部设在纽约。1.2.3历史上的“城市合并”在工业城市时代(1875—1920),异教徒、工人阶级与新城市精英常常发生利益冲突。市区的商人和专业人士组织起来恢复城市秩序,以实现“更完善的城市运行环境”;并将城市政府的重心转移到吸引投资者的活动上一一繁荣主义(boosterism)。与此同时,通过进步时代(1895—1920)的政治运动,在工业城市时代晚期,逐步壮大的中产阶级支持减少腐败和消除城市机器政治的改革,建立了城市向前发展的基础。通过地方合并、中产阶级郊区化导致城市空间管辖范围的扩张。到20世纪早期,进步运动取得成功。德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敦(Galveston,Tex.)是第一个以商业模型经营的城市。一次飓风后出现的紧急情况促使州立法机关以商业领导人组成的委员会来代替城市议会和市长。委员会中的每个成员分别管理和负责地方事务的一个部分。这种政府组织形式最终被永久地采纳。到1915年,超过450个城镇和城市采用了委员会这种城市管治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市长通常是负责公共安全的委员)。城市的地理空间通过加速合并(annexation)(把未包括在内的土地加进来)而发生转型。随着电车系统的出现和住宅建造技术的新发展,城市人口开始分散。合并创造了政府部门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所以经济发展可以使郊区和中心城市同时获利。例如,芝加哥(Chicago)在1889年合并了133平方英里的地区。到1920年,有超过一百万人口住在1889年合并进来的地区。纽约市民担心芝加哥将变成全国最大的城市,于1898年,布鲁克林(Brooklyn)(在那个时候布鲁克林已是美国第四大城市)加入了曼哈顿(Manhattan),包括昆斯区(Queens)的大部分、斯坦顿岛(statenIsland)以及西切斯特郡(Westchester)(布朗克斯theBronx),大纽约由此产生。合并运动,对于早期的郊区居民来说,所带来的服务是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合并,郊区居民可以获得更好的城市服务(城市用水、下水道、安全和火灾保护,等等)。其质量比他们自己提供的服务更好。同时,对于中心城市来说,合并提供了重要的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阻止了政治生活中和税单上中产阶级的流失。当然,郊区居民意识到一旦合并他们就必须支付更高的税收。他们也必须和城市居民共享学校和都市服务。1.2.4后福特主义城市1.2.5“城市合并”后的再发展在1920年到1940年期间,郊区化与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使郊区各管辖区域相互联合开始出现,并迅速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特点:排他性与竞争性。这一变化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城市中心区不仅丧失了大量受过优良教育的中产阶级投票者与纳税人,又丧失一群重要的潜在政治领袖。大都市区碎化与支持增长联盟的形成(1920—1945)。大都市区碎化的三个主要后果是:(1)中心城市处理城市发展变化的能力受到阻碍,(2)大都市区社会空间隔离进一步加剧,(3)大都市区政治生活碎化。城市作为增长机器和服务的供应者(1945—1973)财政危机和企业化政治(1973一至今)2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发展2.1城市发展的新因素19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原料和能源价格急剧下滑,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原动力,计算机正在将世界联结起来,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大趋势。全球化所导致的产业转移,或者被迫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重组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化、全球化、去经济化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城市的成长的新因素。2.1.1信息化19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变革了信息处理,电讯成为处理单元间全面利用新技术和新技术扩散的关键媒体。信息化使信息、社会的建设成为可能。(1)网络技术和结构萨森(Sassen,1997)提出电子空间的出现营造了全球资本运营的新场所。城市发展受信息枢纽和影响力作用趋于全球化整合,有些未能跻身于信息空间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城市则被逐渐边缘化。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全球性无边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杨汝万,2004。)(2)新时空观’网络技术从根本上压缩短了传统的时间和距离。一个由信息、空间和信息通道可达性界定的新时空观开始出现。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创造了崭新的空间,如电子空间,令传统的处所和距离都逐渐消失,另一些具有中心性和重要性的新中心兴起(Sassen,1996)。(3)网络社会结构由于所有生产过程的弹性增长,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经济与社会间的距离,正在铸造一个新型的网络社会空间。对城市而言,这种新型的网络社会空间,既不会替代现实城市空间,更不会摧毁原有的时空体系。可以说,网络空间将与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构成以现实城市空间为基础,并与之相互交错的一个新型城市社会空间。两者的相互叠置互补,构成了网络时代多形态、多构化、多功能的城市空间(陈果等,1999)。2.1.2全球吖匕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全球化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它还包括文化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以及政治的全球化。这样一来,全球化过程又开始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资本、技术的流动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全球化,~方面,允许跨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引进资本和技术;另一方面,允许跨国公司在任何地方兴办子公司,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全球化也带来了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加快流动。此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信息科技(IT)、计算机、机械人、电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成为研究的热点。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行为使技术、知识、人才、资金、物质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提高了地区的发展能力并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不断深化着全球产业体系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2)生产的全球重构与转移核心国家与世界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高层次的产业,而低层次的生产制造业、装配活动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一方面,产业总是朝着成本比较低的地方流动,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使得小企业、小城市也能切入全球生产链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发达国家加速将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积极转移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产业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使得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变得更为广泛。(3)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全球制造业生产依赖于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赢利,全球性制造业转包合同成为主流,例如IBM微机在美国设计,在台湾组装,元器件则在太仓生产。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主要向东亚和拉美区域转移。近年来,东亚和东南亚制造业超过拉美制造业,并使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东亚转移,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为核心的广泛地域正在形成全球制造业的基地。2.1.3去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制造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国家的城市,另一方面,原有的城市正在经历去工业化(Deindustrilization)的过程。(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已经让位于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2)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是流通部门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降低,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部门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由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呈现一种强烈的增长态势。在最近10余年,生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大多数城市最动态的、增长最快的部门。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对制造业升级换代起关键作用的服务业部门,主要包括金融、法律、管理、创新、开发、设计、行政、个人服务、生产技术、保存、交通、通讯、批发、广告、情报服务、保密和储藏等,其核心内容是商务活动和消费市场的结合,主要由保险、银行、金融服务、房地产、法律服务、会计和专业协会组成。2.2城市空间增长过程2.2.1镶嵌结构城市间各种要素流动的迅速增加使得各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导致了多级、多层次的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城市在地理空间中是一组充填式布局,是被赋予等级概念的、功能互补的、具有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组集合,形成一个交互有序、整体高效的等级镶嵌体系,其中既有系统统一性,也有镶嵌结构的异质性。城市空间的扩展已经从无序的蔓延走向精明增长,从盲目的数量扩张走向质量的提升。2.2.2新全球城市体系由于全球化力量和地方化力量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作用一一称为全球化或者全球一本地联结,全球化在城市和城市系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后果也包括在城市之后综合城市之间的非均衡发展(unevendevelopment)。全球化导致了新全球城市体系的出现:世界城市(worldcity)、区域控制中心、专业化生产服务业中心和依赖性中心。(1)世界城市(globalcity)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先驱人物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Geddes)1915年首先提出世界城市概念。盖迪斯用这个词来突出少数城市的首位性,这些城市中汇集了异常多的全球商业活动。相比于盖迪斯的时代,现在全球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世界城市这个词已被用来强调那些作为“流空间”中心的城市一一它们是跨国生产和销售与国际金融的控制点。(2)区域控制中心区域控制中心拥有高度集中的国家和区域性大型企业总部、发展很好的银行机构、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如保险业、会计业、广告业、法律咨询业、公共关系行业、研发行业等)的密集网络和重要教育、医疗、公共部门机构的集中。它们中的大多数也是重要的制成品批发集散中心。(3)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第三级城市即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能够较精确地划分,它们依赖于世界城市和枢纽中心所提供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比如银行业与广告业。它们中的大多数在特定产业的管理和技术生产上实现了专业化(例如美国罗切斯特的办公设备或圣何塞的半导体),而它们也因此集中了那些产业的办公总部、研发机构和大公司的技术导向型生产车间等等。这些功能性枢纽中心存在于美国旧的制造业带(例子包括底特律、密尔沃基、匹兹堡和托莱多),并在南部和西部地区日益增多(例子包括奥兰多和圣何塞)。(4)依赖型中心大多数第四级城市即依赖型中心大多是较小的城市,当然也有几个例外(包括美国的圣地亚哥、布法罗、阿尔伯克基和坦帕)。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它们的资产一般取决于全球、国家和区域的控制中心所指定的决策。可以划分为四个亚类:・传统制造业中心・工业/军事中心・矿产/工业中心-度假胜地/退休疗养/居住中心2.3新城市空间类型新城市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巨型城市区(Mega—cityRegion、全球城市区(GlobalurbanRegion)、全球区域(GlobalRegion)、多核心城市区(P01ynuclearUrbanRegion)、走廊城市(CorridorCity)、网络城市(NetworkCity)、边缘城市(EdgeCity)和非边缘城市(EdgelessCity)等。2.3.1边缘城市一方面,由于工业化时代的终结,城市的生产性功能不断弱化,消费性功能逐步强化,城市的吸引力也就不断地衰退;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环状与放射状高速公路的发展,在高速公路的交叉互通口,新一代新城逐渐发展起来。在美国,表现为低密度低控制,伴随绿色空间中的“边缘城市(EdgeCities)”或“新兴商业区(NewDowntowns)”,依靠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形式边缘城市与老城区传统的卫星城市不同,是扩散的新城市,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作为城市的具备的功能。2.3.2走廊城市在双中心的城市体系中,由于快速交通走廊的建设,核心城市间的联系得到明显加强,不仅仅局限于距离限制,并且城市间的联系更倾向于水平互补性。于是,地域空间结构逐渐形成走廊城市(CorridorCity)。Fishman研究1980年代美国城市体系发现,蔓延50-100英里的“增长走廊”(growthcorridor)没有明显的核心和可定义的边界,它们呈现出多中心性(multicentred)。在欧洲一些火都市圈内部,那些邻近国家级高速公路或者高速铁路的城市开始发展,出现了走廊城市的趋势。2.3.3网络城市网络城市是全球化和知识化经济正在培育的一种创新性的多核心城市结构,指的是两个或更多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的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丁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米,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Batten,1995)。网络城市的突山特点表现为(1)强调水平联系和互补性;型活动;(2)注重科研、教育、创新技术等知识(3)城市增K滞力并不受制于城市规模,而与弹性相关,网络城市的增长率明显快丁中心地城市(Batten,1995)。功能互补为主的网络城市水平联系为主的网络城市交互增长为主的网络城市。2.3.4多中心都市区随着上述边缘城市的迅速增长,逐渐与母体城市相连,传统的向心性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向低密度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变。所谓多核心巨型城市区,一般是由30—40个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巨大的网络化城市复合体(VastNetworkedUrbanComplexes),总人口达到或超过2000万,通过交通和通讯网络连接起来的网状城市体。地理学家PeterHall归纳出六种位于多中心都市区内的节点类型:(1)传统的中心城区;(2)较新的贸易中心;(3)外部边缘城市;(4)远离中心的边缘城市综合体;(5)专门化的次中心。2.3.5星云状都市区地理学家刘易斯(PierceLewis)创造了术语“星云状都市区”(Galacticmetropolis)来描述北美20世纪末期分离且分散的城市景观特质。星云状都市区碎化而多中心,混合密度,在形态和功能方面也有前所未有的并置特点。主要特征是边缘城市(EdgeCity)一一购物商场和办公楼的郊区核心,甚至其光芒能够遮蔽主城区。边缘城市是坐落于都市区外围的购物和办公空间的节点集聚区,通常靠近主要的高速公路相交处。2.3.6无边界城市由于多核心巨型城市区核心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核心间的廊道逐步形成,城市发展表现为开敞性、模糊性(blurring)和非嵌入(disembedding)式的过程,致使城市密集地区的多核心巨型城市区空间结构进一步向低密度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转变。无边界城市(EdgelessCity)是办公空间的蔓延导致的空间新形式,它未达到边缘城市密度、集聚性和综合功能的指标要求;无边缘城市具有城市的功能,却不具备城市的形式(Lang,2003)。3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3.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理论3.1.1经济转型37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化社会按连续过程进行的经济转型。类似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模型,宣扬开发手段。这个模墅展示了5个连续阶段,并认为这是欠发达豳家获得与核心经济(coreeconomies)的经济趋同的必经之路。3。王.2累积因果理论Myrdal的累积因果(cumulativecausation)理论按照欧洲核心地区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模式来探讨边缘地区的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激发强烈的需求,包括对食品、消费品和本地生产者不足以提供的其他产品的需求。这静鬟求会为边缘地区酶投资者创造橇会,让他们能够建立当建满是需求竣能力;投资者(entrepreneurs)会利用边缘地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如果足够强劲,这些扩散效应(spreadeffects)将使边缘地区能够发展他们爨己的累积因果良性循环。3.1.3核心一边缘模型弗璺德曼的核心一边缘模型提出,经济领先、不断发展的城市核心,其周边的农业区域融于临近核心的区位而不断发展,更远的边缘则处于停滞或萧条。3.1.4依赖模型Frank的的依赖理论(dependencytheory认为,发达和不发达是同样的全球进程的两个对立方面:独立发达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地方的发达就会需要另一个地方不发达。。3.1.5世界体系理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theory)对依赖理论展开批评。从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世界经济整体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经济系统,形成核心、半边缘和边缘组成的国家序列。核心国家刹用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有利位置,剥削边缘和半边缘国家。半边缘国家也剥削边缘国家,假同时它们也被核心国家剥潮。这种对次发达国家的观念,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等级序剜的组成是可变的,可能发生双向的变动,包括从边缘到半边缘、从半边缘到核心。3.1.6新殖民主义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欠发达国家工人整合到世界经济体系的方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新圈际劳动分工(new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涉及到发达国家静跨国公镯《transnationalcorporation),它们把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过程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匿家政府的支持下,欠发达藿家的大部分城市发生了这些变化。国家在从墟方致意夺取对善都城市的管理权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大加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为了鼓励经济增长,很多政府借了重贷,用于建设现代化城豢、薪建机场移会议中心以及爨由贸易区。这些城市,进一步麓尉了毫经存在鳇基本城市服务短缺的现象。3。2发展孛圜家城事发展模型3.2.1拉丁美洲城市改良模型当代的拉丁美洲城市的城市形态秘±地利用基现了一些薪特征。图l显承了商业脊背和附近的糟英社区,周围是一系列环形的居住区,熟品质随着离中心商务(central离增大藤衰减,这被描述为逆阉心圆(inverseconcentricusebusinessdistrict,CBD)的距zone)。图2显示在拉美地区不受土地利用区划(1andzoning)约束的大背景下,一种结合了商业、居住和工业类型的典型的±地利用模式。(1)国非正式经济部门主导的地区;(2)广为分散的个体蕊业场所,如百货商店,专门商店(家具、衣服和家用器腮)和旅馆,这反映了绝大多数人没有私人汽车的事实。(3)沿着主要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型购物中心。(4)遍布城市大部分地区的低收入住房,包括靠近中心区环境不好的地方,尤其楚靠近老工业区的贫民窟。3.2.2墨西哥边境城市结构模型・鸟拉T美洲南部相反,在墨西哥的j艺部,许多城镇经历了宙外国意接投资(foreign38directinvestment,FDI)带动的显著发展。从1965年开始,边境产业化项目允许许多美国企业免税出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到墨西哥,只要求这些成本低廉的由墨西哥工人制造的产品重新出口到美国。・CBD包含着一块不大的旅游区。・相互连接的主要商业带从CBD向外辐射,其中包括一条高档的商业带支撑着区域商业中心。・工业向建成区的外围迁移一一靠近铁路和主要高速公路布局。・边境产业靠近美国边境和机场。・城市的外围毗邻高速公路的地方是相对较小的棚户区。・内城的贫民窟,从CBD呈扇形分布在铁路和边境线之间。-精英社区占据了有限的空间,并相互保持独立,平稳的向此地区外围扩散。・新建的中上等和中等收入社区围绕着精英社区布局。・公共房屋布置在靠近工业区的地方。3.3.3延伸的大都市区在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最近出现巨城市(megacities)的扩展已经突破其城市和大都市边界,形成延伸的大都市区(extended3.3.4东南亚门户城市metropolitanregions)。众多因素导致了圣保罗发展成为扩展的大都市区,这抵消了整个巴西国内投资更大的分散化。殖民城市体系的门户城市(gatewaycities),基于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发展包括港口城市、统治中心、矿业和贸易城镇,相互联结并由于扩展的交通系统发展成为生产地区。3.3.5巨型城市周围“城市边缘”郊区位于城市中心通勤距离之内。McGee所说的desakotas.印度尼西亚语中乡村(desa)和城镇(kota)的合称,它概括了城市外围和沿着连接主要城市的交通走廊地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及其混杂的状态。六个要素刻画了desakotas区域。大量人口从事家庭的水稻生产。在原先农业为主的地区,非农产业比重不断增加通过使用相对便宜的交通工具,如两轮摩托车、客车和卡车,人流和物流加速流动。土地利用高度混杂,其中有农业种植、屋棚工业、工业区、和郊区居住区开发。非农产业中,女性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在政府管理缺失和不严的地方,出现了“不可见”或“灰色”的非正式部门活动。3.3.6巨型城市化1950年世界最大的30个城市化地区之中,21个是欧洲和北美的核心国家。到1980年情况就已经完全逆转,30个最大的城市化地区中,19个位于欠发达国家。到2015年,30个最大的城市化地区中将只有5个位于发达国家。而且,居住在最大的城市化地区的人口数量在飞速增长。亚洲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典型。从一个村庄地区,亚洲快速变为一个城镇地区。1950年至1995年,亚洲的城市人口翻了两番,达到约12亿。到2030年,预计50%的亚洲人将居住在城市中。巨型城市(Megacity)。一种从中心向外扩散半径达到150公里的城市体,并且是一种伴随着由私人小汽车所支持的在通勤腹地内就业的地方性集中发展模式。这种巨型城市区具体的空间形式也因各国文化和规划体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巨型城市区一般是由30—40个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巨大的网络化城市复合体(vastnetworkedurbancomplexes),总人口达到或超过2000万,通过交通和通讯网络连接起来的网状城市体。尽管多数巨城市没有世界城市(worldcity)功能,但它们确实在世界城市体系的顶层、省城和乡39村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功能。巨城市不仅将地方和省域经济与世界经济相联系,而且还代表了城市经济的正式与非正式经济之间接触的重要方面。3.3.7中国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变改革开放前,中国传统城市向社会主义生产和管理中心的转变,显示对旧城的细节关注不多,而偏重于周边地区。改革开放后,全球化的影响在巨型城市和大都市区中最为明显。在中国的上海和北京,韩国的首尔,城市政府正抓住机遇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这使得城市在经济、社会和内部结构上将发生深刻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