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

2022-05-06 来源:步旅网
对于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观和指导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 忽视或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按同一要求、同~尺度对不同层次的学 进一步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论、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等。 生实施统一的作文教学,就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因作业过于轻松而抑制了 2初中语文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内容 个性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难以甚至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目标。在新课程试行的今天,从新的教学理念 分层递进作文教学,就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作文教学。 出发,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如下目标:使学生能够使用用普通话准 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分层;训练要分层;评价的 确地认读汉字、书写端正正确;具有~定的我国古典诗文的积累;能根 分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施分层递进作文教学,一般 据一定的情绪,正确得体地进行汉语言交际;能阅读一般的政治、文艺、 以纵向对比的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 科技等相关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3实施者的困惑 并具有一定的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其有一定的读、写、听、说的能力,更 在备课时,为如何给目标定性,将它分得所谓分明“A、B、c三层一 应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 清二楚”,有些甚至无法细分,即使勉强分出,也不知是否恰当。因此,对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内容。以语文阅读训练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 ABC三层学生提问,应有不同的设计提问。 为数学不少的学生不够重视“分层递进”,更有甚者竟然自愿进入本 阅读理解能力 有统计资料表明,中考阅读题的比重在逐年增长,考题 在注意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 不属于自己的低层次学习,令人可笑又可悲。 查,占了比较突出的地位 阅读材料的选择兼顾各种文体。记叙、议论、 由于没有经验、案例、办法可供遵循,如何评价实施的效果,这也是 说明以及实用文,至少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文体,且注意材料的文化价 实施者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课题经费无法得到落实 值取向,表现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读物、反映高新科技知识 在课题建档方面,由于实施的时间上、密度上、内容上不够广泛,很 和社会发展的读物及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阅读的首选材料。注意因体设 难有一套如数据、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具体落实,故建档方面可以说是处 题,能较好反映阅读的本质。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以课内为次。这使 于空档位置。 阅读能力的考查有了广阔的天地,课文只是例子,能力要向课外迁移,这 在语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能通过目标分层,让每一位 个道理不容置疑。开放性的试题已经步人阅读测试领域,所谓“开放”, 学生激起参与的兴趣,通过训练分层,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兴趣,通 是指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不追求一种解题思路和唯 过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它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 答案,注重肯定学生的创见,使答案的界定有~个合理的自由度,鼓励 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 一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作文教学实施分层递进,努力提高学生作文 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 水平。 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 分层递进作文教学的科学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如果 索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蓬勃地发展。 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 王永彬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 河北 永年中图分类号:G623 2 文献标识码:8 05715O) 文章编号:1008—925Xf2012)08—0199—02 【摘要】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发展,他们的思维理性逐渐强于感性,反映在作文中,思辩性逐渐增强,喜好写议论文。高考中选 择议论文的约占7o 。但是,一般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通病——肤浅,不严密。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或事物的一个方面,不 会深入分析事物形成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质,观点也谈不上具有启发性,常常是点到为止;有时虽有分析,但分析得不全面,不严密,经不起推敲;文 章多半是观点加例子的椎砌,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分析说理时不能很好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容易产生思维偏向,常 前后脱节,顾左右而言他。因而,文章的说服力不强,缺乏逻辑力量,思辨色彩不浓。这又是与他们思想不成熟和平时缺乏有效指导与训练相关 联的。 【关键词】说理能力;能力训练 作文就是展示思想 议论文成功与否,就决定于思想深刻与否。语 些原理来解释 只有掌握了这些哲学基本原理,看问题才能更全面,更 文考纲在规定作文的发展等级时首列“深刻”,并做出了三条具体说明: 深刻。如2008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用现象与 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和 其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其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三,观点具 本质的原理来阐述:有启发性 具体说来,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第一,全面考虑问题的能 思想境界等。 力,既能多角度思考问题,依据充分的理论或事实做出全面的评价。第 2 多读点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学习说理艺术 二,透过现象揭露本质的能力,既能运用正确、较抽象的概念,经过深入 鲁迅先生说过,一切好的文章本身就说明着怎么写。要想写好议论 分析,抓住对象的最本质特征,不受表象束缚,把对象本质揭露出来。第 文,还要多读好的议论文,尤其是报刊上常登载的一事一议性的小论文。 三,分清主次的能力,既主要和次要都能得到应有的反映并明显分清了 这些文章道理明晰,结构简单,常能启人心智,多读对提高自己的议论文 主次。要做到这些,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练 笔者 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中国青年报》曾登载过一篇小评论《一棵 以为,以下这些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大树死亡的背后》,说的是北京某饭店的大楼旁边的一棵古树最近死亡 ~l学点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进行理论武装 了。但作者却从中挖掘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内容。第一,这棵大树处在 议论文是要以理服人的。这个理,不是歪理,不是自己想怎么说就 座档次不算低的饭店旁,每天进出这个饭店的各级领导一定不少,难 怎么说,必须符合社会公义,符合社会伦理。讲的道理要想使人信服,就 道这么多的领导就没一个人看见这棵大树在日渐死亡吗?第二,这棵百 必须使观点深刻,全面,严密。而学生在原理的掌握方面是极端缺乏的, 年古树紧临这座饭店厨房的烟囱旁,当年建造这座饭店时,难道就没想 尤其是现在一些学校分科过早,学生对本该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原理 过要保护古树吗?作者就是由一件生活小事,经过深人挖掘,提出了一 毫无印象。由于头脑的信息库缺少必要的理论,因而无法进行信息的加 些常人没有注意的问题,发人深省。一些大块的文章固然很好,但如果 工组合,自然也就说不出道理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一 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很难学到其中的妙处。常读这类小评论,多悟一 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 悟,品味品味,是可以学到一些说理艺术的。 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内因与外因关系原 3 平时开展各种辩论。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等等。社会 常言道,理不辩不明 许多现象如果不深人思考,不加以辩论,其中 上的许多现象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例都蕴含着这些原理,或者可以用这 蕴含的道理并不明了。在经过思考、辩论之后,才能使问题明晰化,同 199 壤 时,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做教师的就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 服人。注意思维的独立性(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思维的批 形式的辩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选取足以引起学生思索和争论 判性(是非分明,思维具有思辩性),思维的辨证性(实事求是,一分为 的命题,如生活中的某件事,某类人,某种言论为评判对象,要求学生发 二)等。 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学生也可 4多写评论性的小论文、小片断.掌握说理方法 以自选话题,利用课余的各种场合开展辩论。辩论时,注意聆听对方的 常言道:“光说不练是瞎把势 ”懂得的道理再多如果不落实到写作 观点,看对方观点有哪些可取的,有什么漏洞,才好抓住对方的漏洞展开 中,终究是一句空话。所以,要想学会说理,还要靠扎扎实实的训练。平 攻击。当然,辩论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从辩论中培养各种思维方法 时,可以就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通过写日记、周记、小评论等形 和思维品质,防止重求异,轻求同,重横比,轻纵比等思维偏向,做到以理 式发表自己的评论。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牛振祥 (河北省曲周县西呈孟中学 河北 曲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057250) 文章编号:100B一925x(2012)0B一0200—01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i'I课程的设计中,始终 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对情感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语 文教学应做好以下三个转变。 【关键词】教学;情感教育;方法;目的 i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 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 学生情操 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刨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者与作者 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 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接受教师教条式讲解,对中心思想做单一把握, 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段落、层意的理解上众人一辞,缺乏新意,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 2.3从朗读中体会情感。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 就是没能够让读者自己与作者本身建立起很好的交流渠道。新课要 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 求注重引导学生进人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文学作品研 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 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 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 创造。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 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 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 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 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 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 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 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 3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 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 效果 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 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盂德东 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或缺,而新 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昕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 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 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 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 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 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 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 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效果 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 2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 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 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 不同的学 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 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 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 育呢? 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 2.1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 感因素。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教师就要熟练地掌 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 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 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拥有丰富 情感教育的基本目的。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忽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情感融人到教学当中,引发学 和审美教育,知识将是一片“散沙”,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掌握驾驭学生 生的共鸣,使教学情境进入最佳状态 情感的技巧,不善于使用情感艺术,不可能是一个优秀教育实践者。 2.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 “没有水就不会有鱼,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让我 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 们荡起情感教育的双浆,带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 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人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 200 嘲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